【你來報報】記下廢PET飲料容器品牌 港環團發起「短命膠運動」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你來報報】記下廢PET飲料容器品牌 港環團發起「短命膠運動」

有一種塑膠,叫短命膠

2018年07月20日
文:朱漢強(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短命膠運動
參與清理郊野及灘岸垃圾的活動時,記錄廢PET飲料瓶所屬品牌名稱及數量。

|第一階段|
邀請大家在2018年9月5日前共襄盛舉,就廢PET飲料瓶進行調查。我們將會在9月中舉行發布,並會鳴謝各合作單位。

|第二階段|
這是一個持續監測的行動,故9月後仍歡迎參與,以便進行年度公布。


大熱天時,你跑進便利店打開雪櫃,掏出一支冰水,付款後隨即扭開蓋子咕嚕咕嚕往喉嚨灌,不消兩分鐘便KO,再把膠樽丟進最就近的桶子裡。這個從石油提煉出來,歷過高溫切割拉扭各種折騰甚至可能要坐飛機遠道而來的膠製品,所有使命只是為了跟你命中注定的兩分鐘,之後便落入堆填區掩埋在一層又一層的泥土下,待個數百年,你和我都不知哪裡去了,它才得以分解,真正回歸大自然的懷抱……

產品周期短得不能再短,成為垃圾被人嫌棄的日子卻像悠悠長水。

如此吊詭的短命膠戲碼,在我城天天上演:香港人每日棄掉600多萬個膠樽、每年用掉90億件以上即棄餐具、天天丟棄690公噸膠袋進堆填區……

Roland Geyer等學者去年中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發表題為「塑膠」的重量級環境科學論文。論文整理了1950年以來,人類生產超過80億噸塑膠製品的命運,當中一半的生命周期只有四年。生命周期指,一件貨品從工廠生產到消費後棄置之間所花的時間,例如汽水,平均只得三個月命。

留意以下圖表,會發現「塑膠包裝」之短命可謂「一枝獨秀」,大概一年便淪為垃圾,卻在整整65年統計期內佔塑膠量的四分之一,十分驚人。但這其實不難理解,試回想我們的生活:在超市買一盒蕃茄、一袋蔬果回來,一頓飯便吃掉,而盛載食物的膠托盤、發泡膠果網甚或膠袋,隨手便扔進垃圾箱。如果說,工場製作、倉存、陳設是漫長的「懷胎期」,那麼甫「出世」送到消費者手上的短命膠,注定很快「夭折」。

圖片來源:香港綠惜地球。

全球近年談膠色變,然而,從生命周期分析的話,並非所有塑膠都是萬惡;例如汽車配件、基建、住房用上的塑膠,短則熬個十年八載,長則可持續使用5、60個寒暑。

相對而言,短命膠的禍害在於其製造量大、回收量少、棄置量大。轉化成數據,會發現在所有棄置塑膠中,真正回收的僅得9%、12%被正規或非法地燒掉、餘下79%則長埋堆填區或自然環境中。難怪無論是在郊野或海洋,鯨豚雀鳥或市郊牛隻的身上或體內,都有短命膠的蹤影。

正因為短命膠多得「一地都係」,激發了不少朋友到灘岸清理膠樽、飲管、塑膠包裝。大家流一身汗,弄乾淨眼前髒亂,既治癒,也是很好的體驗。所以,我也參與淨灘。但說實在,我對此既愛又恨。

任誰都知道,幾個月後重回灘岸,短命膠仍然陰魂不散;一年半載回來,情況已回復未淨灘的舊貌。再治癒,面對執極都執唔完的海漂垃圾,難免令人感到挫折、失望。這裡並非潑冷水,只是數據告訴我們:1964年以來,塑膠生產量已從1500萬噸急增至超過3億噸,增幅達20倍,預計到2050年,塑膠總重量遠比海中所有魚都要來得重。大家縱有愚公之志,但試問光靠執,治本嗎?

前陣子出席某國際飲品集團的減塑集思會,在總結討論環節,集團代表高度推介一份海洋垃圾報告《Stemming the Tide》。這份報告我也看過,還記得兩個重點:第一,全球超過一半的海洋垃圾來自中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及泰國;第二,關鍵的對應之道是興建更多焚化爐。

不確定這位代表是否知悉,該報告激起部分國際及東南亞環團的憤怒,甚至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質疑,研究把海洋垃圾的責任推到發展中地區去。誠然,這些國家在廢物管理上並未到位,但報告怎麼不同時去竭力質問,這些都是誰生產的短命垃圾?而大力推動焚化,並無助於減少資源耗用,倒是讓短命膠繼續熾熱地燃燒,生意大做特做。

近幾年全球的反塑膠運動,背後是爭奪話語權的角力。短命膠生產商作為問題根源,有其不可推諉的責任,但很多時諉過於人,或躲到暗角迴避責任。以走飲管為例,別以為一根飲管好處理。美國麥當勞近8%股東月前提出動議,要求逐步淘汰塑膠即棄飲管,提案在美國獲48萬人聯署支持,但董事會卻以「不必要」和「多餘」(unnecessary and redundant)為由,予以否決。

在大家落力淨灘的同時,國際間亦已系統地梳理出「排行榜」,把膠樽、食物包裝、瓶蓋等海漂垃圾的分類和數量整理出來,並且年年公布。可是,似乎一直欠缺疾聲追問,除了消費者責任外,究竟有哪些飲食業品牌參與污染海洋、荼毒生態,賺完厚利拍拍屁股走掉,卻毋須承擔減量及回收的責任?倘若沒有人尋根究底,這些企業便可置身事外,大家也只好認命,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周而復始地替生產商撿垃圾、替別人「擦屁股」。

我是有點不甘心,因此,綠惜地球正發起短命膠運動,率先推出「廢PET飲料容器品牌調查」,邀請公眾、團體參與淨山、淨灘時,記錄膠樽飲品品牌的名稱及數量,製成另類海洋垃圾品牌排行榜,並於九月「國際淨灘日」前公布結果。調查特別聚焦排名前列的商號,尤其是國際大企業,推動它們做好減廢及回收的責任。而海洋垃圾無分疆界,行動亦會連結內地和台灣環保團體的力量,持續監督,按年公布。

一支竹仔易折彎,幾支一紮斷折難,我們呼籲大家響應品牌調查行動,集合數據,匯聚能量。

期待香港出現更強行動力的淨灘運動。

預告:在飲食及消費品集團背後,還有隻躲得更深的短命膠大老虎,下期再續。

※ 本文轉載自綠惜地球,原刊於2018年7月15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