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山屋9月6日重新開放 國際專家指處理人熊衝突須多方專業加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向陽山屋9月6日重新開放 國際專家指處理人熊衝突須多方專業加入

2018年09月0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整理報導

近一個月來,黑熊相關的新聞事件不斷,從南安瀑布失母小黑熊、向陽山屋熊出沒事件;在台東鹿野,有民眾家中飼養的雞疑似被黑熊捕食,南橫也有熊蹤出沒,而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甚至發生黑熊闖進飯店大廳閒晃的驚險事件。

上述都屬於人與野生動物衝突(Human–Wildlife Conflicts)事件。WWF指出,「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是許多物種存續的主要威脅之一。」並提醒,「如果解決衝突的方案成效不彰,當地居民對保育的支持也會下降。」

根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卑詩省高貴林地區近日有黑熊至少兩次闖入住宅區尋覓食物,相關人員表示,若確定黑熊已習慣在社區出沒,或是有攻擊人類的可能,通常會將其人道毀滅。這也顯示人與野生物衝突已成保育重要課題。

捕捉重新安置是處理人熊衝突的最後手段之一,必須經過嚴謹的科學評估與操作。圖為佛羅里達州魚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異地野放黑熊照片。圖片來源: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C BY-ND 2.0)
捕捉重新安置是處理人熊衝突的最後手段之一,必須經過嚴謹的科學評估與操作。圖為佛羅里達州魚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異地野放黑熊照片。圖片來源: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C BY-ND 2.0)

人與野生物衝突成保育新課題  民眾教育刻不容緩

對於近日層出不窮的黑熊事件,「黑熊媽媽」黃美秀亦指出,「野生的黑熊其實並不危險,可怕的是不怕人的黑熊。」提醒民眾勿因熊毛茸茸的可愛形象,而忽略野生動物有其天性。目前為止,在台灣發生的人熊衝突都還未危急人類安全,不過專家提醒,要在人們對熊的容忍度開始下降以前,先積極採取行動,否則人們對保育的意願也會隨時間逐漸喪失。

針對向陽山屋事件,林務局日前邀集各界專家代表召開人熊衝突管理預防會議,會中提出五項重點工作,包括改善山屋防熊設施、加強登山客食物管理措施、訂定黑熊進入山屋強制驅離SOP、建立熊出沒監測通報機制及加強登山客防熊教育等。這是台灣首次針對人熊衝突提出具體的管理政策,也符合部份國際人熊衝突專家團隊的建議。

由國際人熊衝突專家團隊(IUCN-BSG)所提出的〈降低人熊衝突處理原則〉,分析已知的人熊衝突狀況,並提出可行作法。其中特別強調,必須正視衝突事件受害人的權益。

人類開發行為造成棲地破碎,是許多動物面臨生存危機的主要原因。然而另一方面,居住在這些高衝突頻率地區的人們,同時也可說是保育的第一線人員。

近日中央社報導,法國政府針對預計在南部庇里牛斯山區野放兩頭母熊以促進繁衍一事,調查約6千名網路使用者的意願,在88.9%的贊成者中,只有27%是庇里牛斯山區附近省份的居民,而若將範圍再縮小到實際受影響的亞納地區,贊成比率就降到58.6%。
這份調查數據顯示出實際受影響的當地社區意見,在全國性的調查之中會遭遇到的「稀釋」的問題。

照顧所有權益關係人/物  首先正視在地需求

報告指出:「地方社區承受了因人熊衝突所產生的經濟與社會負擔,這點無可否認。如果忽視社區所面對的風險,不能重視受害人的損失,那麼只會造成居民的怨怒,抗拒保育,甚而引發私下的報復行動。」而民眾一旦提出對於熊的抗議,政府若能迅速地回應,傾聽社區民眾的心聲,短期內對於緩解衝突是有幫助的;長期而言,則有賴政府主動,以漸進式的政策平衡地方與整體環境的利益。

台灣黑熊。(資料照片)
台灣黑熊,黃美秀攝。資料照片。

報告指出,解決人熊衝突的第一步作法,是辨識衝突的具體性質、程度與地點。現行各種策略相差甚大,效果不一,有時反而會導致衝突頻度與強度升高。必須先瞭解熊與地方居民兩方的需求,找出平衡,才能兼顧雙方的福利。而有效的決策結構,其前提是:具備有效性、有資源可以運用,並且重要的權益相關人都參與合作。

報告強調,讓關係人參與是很重要的。成立地方工作小組,找出可能的阻礙、鼓勵創新作法,也有助於擬定有效計畫。衝突事件中的權益相關人——大多是在地社區居民——為求降低人熊衝突,通常都願意參與其中,然而不同的關係人之間,觀念、價值、需求都不同,必須予以同等重視、彼此協調,才能找出長期有效的雙贏解方。此外,一定要在人們對熊的容忍度開始下降以前,就積極採取行動,否則人們對保育的意願也會隨時間逐漸喪失。

不只是生態學  解決人熊衝突有賴人社專業加入研究

科學調查是提出解決方案的基礎,不過目前關於熊的科學知識尚不完備,無法做出周延的決策。而人類文化與社會體系的知識,卻可以協助理解當地社區對熊的態度和想法,有助於提出兼顧地方需求與保育目的的解決方案。因此報告中指出,人熊衝突問題不僅是生態或生物學,而是一門跨領域的研究,社經、生物、文化與政治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為衝突事件的成因很複雜,每一種都需要仔細分析,並將所有受影響的關係人納入考量。

報告指出,要找出長期有效的解決辦法,可以運用各種知識系統、技術和工具,來整合人與熊的需求。這些方法可能是直接介入干預(以降低衝突之強度或頻度)、間接介入干預(以提高人們對衝突的容忍度),或是結合以上二者。(詳細內容詳見下表。)

9月6日向陽山屋將重新開放,不僅檢驗政府舉措,也是正式叩問台灣社會:「我們準備好成為有熊國度了嗎?」

 

人熊衝突表一  以人為導向的人熊衝突解決方法

以熊為導向的人熊衝突解決方法

參考資料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