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6日
摘錄自2018年9月6日中國時報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新北市金山區一處魚塭,近期發現5萬多尾鱸魚集體感染寄生蟲,約1000多尾死亡。動保處將魚檢驗後,發現魚群集體感染寄生蟲「車輪蟲」,推測因養殖池飼養密度過高、溫差過大、水質循環不良等。
金山區養殖業者葉順興先前曾飼養鱘龍魚、大閘蟹等,養殖場面積寬廣,供氧設備完善,2018年3月中以10萬購入鱸魚魚苗,不料卻在7月23日開始,連續三天發生大量魚群翻肚、漂浮水面。
動保處透過顯微鏡發現,葉順興的魚鰓部及部分體表出現「車輪蟲」,該蟲是養殖魚類常見病原,好發於春夏兩季,主要感染原因為養殖池飼養密度過高、溫差過大、水質循環不良等;感染初期,魚隻會有激癢情形,在池底或池壁磨擦魚體或於水面跳躍,造成活力減弱,食慾減退,感染嚴重時,魚隻會出現呼吸困難、浮頭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