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當前環境議題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回應當前環境議題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2018年09月23日
整理:環境資訊中心編輯室;圖: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18台北雙年展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策展主題,本次展覽試圖運用美術館作為轉化生態議題的場域,透過藝術家的觀點賦予意義並進行檢視,打造跨領域的對話平臺。

2018台北雙年展

2018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 生態系統」
Taipei Biennial 2018, Post-Nature—A Museum as an Ecosystem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旨在結合生態系統的概念與其相互依存的結構形式。因此,我們將美術館與館外環境設想為一相互緊密關連的結構,透過展覽探索、描繪及研究不同的連結性與相互依存模式,以維持系統的活力。在本屆雙年展中,藝術、理論、社會和政治環環相扣,將有助於全面理解生態系統是如何產生,以及生態系統如何透過各種協作與適應變化而再生。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策展理念〉

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訂定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策展主題。兩位策展人將以此論題探究自然生態系統持續演變的特質,以及這項特質如何被反映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機制中。隨著生態議題日趨沉重複雜,生態不再限於單一學門領域範疇,其交互影響因其相依性特質(interdependency)而密切互相牽動。本屆展覽則欲審視系統理論如何體現在藝術與機構的運作上,並藉以凸顯各系統賴以維生的依存關係。

本屆雙年展有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及地區的 41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將參與其中。包含視覺藝術家以及非營利組織(NGO)、社會運動人士(activist)、影像工作者、建築師等,在議題相依的脈絡中呈現。兩位策展人將非傳統視覺藝術創作者在展覽場域中聚焦呈現、共同回應,企圖跨越藝術家與非藝術家(artists and non-artists)的二元界線、活絡議題與知識的流動,藉以處裡生態議題的多樣可能性。

2018台北雙年展

吳明益,《人如何學會語言》,2018。彩色插畫。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2018台北雙年展

黃信堯,《印樣白冷圳》,2018。單頻道錄像。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2018台北雙年展

柯金源,《1993 臺北八里海岸嚴重侵蝕,碉堡地標變遷》,1993。攝影。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策展人吳瑪悧表示,為了強調知識與議題的網絡相連,展場中部分展出計畫將採取生態實驗室(eco-lab)的概念規劃展呈空間,希望凸顯訊息的互動性,展覽場域中知識生產過程在展覽期間將同步有機發展,在展覽空間中打造數個可供訊息流通、並可讓觀者參與的訊息樞紐,與作品共構成為思辨生態議題的有機體。

2018台北雙年展與以往的差異正是策展選擇以更直接的方式面對觀者,用藝術的視角和方式面對社會上的壓迫與難題,並企圖提出更積極的回應。讓參與的人能夠更直覺的思考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與可能。

2018台北雙年展

烏蘇拉.畢曼,《聲海》,2018。錄像裝置、科學儀器,19 分鐘。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2018台北雙年展

鄭波,《蕨戀 2》,2018。單頻道錄像,4K 彩色、有聲,20 分鐘。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2018台北雙年展

柯艾桑南,《橡膠人》,2014-2015。三頻道 彩色錄像裝置、有聲、4 分鐘循環播放。Jeu de Paume、CAPA、FNAGP 共同製作。影像 由藝術家提供。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Post-Nature: A Museum as an Ecosystem)
展期|2018.11.17-2019.03.1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 本文整理自 臺北市立美術館 ,僅收錄部分作品,更多訊息請至其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