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悠瑪事故、高雄氣爆不是個案 學者籲檢討系統風險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普悠瑪事故、高雄氣爆不是個案 學者籲檢討系統風險

2018年11月0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與其想辦法維持既有體制的穩定,不如著手藉由轉型治理。」包括台鐵普悠瑪事故,近年讓人震驚的天災、交通等重大公共安全、食安事件不斷反覆發生,在學者眼裡,這些不是個案,而是「系統風險(systemic risk)」問題。

pinocchio CPH(CC BY-NC-ND 2.0)

普悠瑪事故原因,可追究至台灣系統性風險的根源。圖片來源:pinocchio CPH(CC BY-NC-ND 2.0)

普悠瑪事故根源「唯經濟導向」的台灣

5日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舉行座談,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周桂田提醒,普悠瑪事故的原因近日的確陸續提出,但原因絕非只是現在眼前所能看到的,追究台灣系統性風險的根源,其實是「唯經濟導向」所致。若是仍以褐色經濟的思維,在低薪、低環境支出、追求低價便宜,慣性使用低價的煤電、核電,台灣將會卡在這裡,失去改革的機會,繼續長期的忽略風險下去。

而目前世界正在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包括3D列印、先進材料、自動駕駛、新能源、數位革命、物聯網的新科技的運用,面臨這些新挑戰,台灣國家品牌形象要是什麼?是不斷重複發生災難的地方?周桂田強調,這是需要政府重視的課題,而不是選舉一時的嚷嚷就可以解決。

5日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舉行座談。賴品瑀攝。

5日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舉行座談。賴品瑀攝。

事故調查防專業壟斷 還要有內部「搗蛋」的吹哨者

對於普悠瑪事故,台大土木系教授、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張學孔指出,十多年前就曾建議政府提高事故原因調查的層級,以確保調查的客觀性,而當台鐵公司化,進行組織改造,可惜的是這一段時間卻沒有做。

張學孔強調,要求有國家層級的獨立調查機構,是為了處理飛安、高鐵、台鐵這樣面臨「專業壟斷」,在調查時恐落入球員兼裁判的問題。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張國暉指出,包括台鐵的組織改革,要加強風險管理,就必須要做到兩點,來降低改革的門檻。一是認知上要擴大視角,納入不同領域的分析,二是在策略上,要有內部的另類團體,在內部「搗蛋」、「吹哨」,讓組織具備自我治理、能引導變革的能力。雖然目前台灣陸續在法規上加入鼓勵吹哨者,但目前多數的組織都還有待發展。

致死原因未必是技術失靈 災後看向轉型創生

高雄科大造船系副教授洪文玲認為,災難後除了對系統風險咎責,更是轉型、創生的機會。以韓國世越號促成韓國的政治更新為例,雖然也有許多不算成功的調查,但事故後一年提出的300頁報告,由跨黨派、家長代表、相關公正人士一起做,雖非已經完美,但宣示了韓國社會對這件事的持續重視。

反觀台灣,包括高雄氣爆等工程災難,到現在都沒有調查報告,足以給社會一個交代,洪文玲認為,應該納入科學家、科技專家、科技、社會,進行多元的調查。有調查,才有公民社會與技術體系檢討的更新與進步。

「船沉,人還可以求生;丙烯洩漏、爆炸,還可以求零傷亡。」洪文玲指出,技術物失靈,不一定致災致死,例如鐵達尼號會發生死亡,是當時為了利益,拒絕立法要求郵輪安裝足夠的救生船,高雄氣爆不是因為氣體洩漏,而是發生洩漏後業者因為不願工廠停工,而繼續供氣而造成,不少鐵路事故,也是因為守時不願誤點的堅持所致。

高雄氣爆等工程災難,到現在都沒有調查報告。圖片來源: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石化驚爆: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高雄氣爆等工程災難,到現在都沒有調查報告。圖片來源: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石化驚爆:高雄氣爆特別報導

SOP防不了的「反處理」反應

然而台灣戰後發展至今,基礎建設已然老舊,洪文玲指出,以發生氣爆為例,管線、鐵路都是老舊的,管理觀念也是過時的,面臨SOP之外的異常發生時反而會做出「反處理」,例如把ATP關掉等,這些舉動都讓系統變為不穩定。

「人的安全如何真正成為所有人的價值?」洪文玲以台北市當年願意忍受挖捷運的交通黑暗期,重生出一套穩定的交通系統為例,認為目前的社會應該討論出,是否願意為了改變做出犧牲。

車禍成國安問題 機車族僅負1/3外部成本

張學孔更指出,台灣每10萬人口車禍死亡人數高達11.6人,跟國際比較,雖然美國也是11.6人,但反觀南韓的8.1人、日本3.7人、甚至瑞典低至2.5人。

過去10年,台灣因為車禍,死亡3萬5000人、受傷300萬人、重傷40萬人,估計起來,包括醫療支出等損失,台灣每年因為車禍失去150億美金,等於3.17%的GDP,更等於一條高鐵的建設總投資金額。

更何況,傷亡高風險群第一順位是15到24歲的年輕人,每週有六名年輕機車騎士死亡、第二順位是65歲以上高齡,佔了車禍死亡的35%。張學孔強調,這些交通事故的風險,尤其在少子化的今天,卻大量因為車禍失去青年人口,也讓老人無法安享天年,這當然是國安問題。

而矛盾的是,污染、安全風險、噪音、健康支出等,這些成本沒有內部化,機車使用者付出的代價只有應付的1/3,機車族享受低廉成本、卻承擔巨大風險。


機車族付出的外部代價只有應付的1/3。圖片來源:Koika(CC BY-SA 1.0)。

「弱勢族群的需求,與過度擴張的自由。」洪文玲如此看待台灣人使用機車的狀況。她指出,雖然「行是人權的展現」的說法沒有錯,但台灣卻也過度便利,其實互相要求快速移動,卻也是一種剝削,目前是重新思考與討論我們要付多少代價、是否願意少一點便利?也許必須願意重新分配才能得到改善。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