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孝宇:毒鳥 是農民殘忍?還是以往政策錯誤?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洪孝宇:毒鳥 是農民殘忍?還是以往政策錯誤?

2018年11月15日
文:洪孝宇(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

前幾天在嘉義發生的毒鳥事件,死鳥已經累計11種將近500隻,感謝當地熱血的學生們連續好幾天到現場清除死鳥,嘉義縣農業處和警方也都已經出動進行處理,感謝他們。


畫面擷取自公共電視晚間新聞

大家看到這樣的事情一定都很氣憤,於是出現了一些比較情緒性的評論,例如農民很殘忍很可惡、要拒買拒吃當地稻米等等,但我必須要說,這樣的留言不但對事情沒有幫助,而且可能導致往後的毒鳥行為更難被處理。

我一直強調毒鳥有其歷史因素,早年農政單位就是推廣用加保扶拌稻穀來防鳥害,當時普遍生態觀念不足,認為害鳥可以跟害蟲一樣用藥防治,大毒殺的年代也導致台灣的黑鳶幾乎滅絕。現在這種作法當然已無法被接受,高濃度的加保扶和萬靈都在2017年(或更早之前)禁止使用,但是難免仍會有少數農民已經習慣這樣的做法。

那為什麼說情緒性的留言會讓事情更難處理?因為鳥害的確沒有輕鬆簡單的防治方法,所以經常引發是人重要還是鳥重要的爭論,而抵制該區農產品甚至臆測作物有毒的言論,更會引起當地所有農民的反彈,指責貼文者要負擔損失責任。

毒鳥有其歷史因素,在生態觀念不足的年代,農政單位就是推廣用加保扶拌稻穀來防鳥害
毒鳥有其歷史因素,在生態觀念不足的年代,農政單位就是推廣用加保扶拌稻穀來防鳥害。(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這樣的爭吵和對立往往造成貼文者莫大的壓力,不想惹麻煩的人很快就會刪除貼文(甚至根本不貼也不通報),最終使毒鳥事件被掩蓋,粉飾太平,這樣的事已經發生過非常多次。

那到底要怎麼做?大家一樣可以關心毒鳥事件,但不要對農民做人身攻擊,請把關注焦點轉移到各縣市相關單位有無確實進行現場處理跟勸導(因為有的單位並不是如此積極),毒鳥事件不可能一夕消失,但每勸導一件就可以減少一件,這也是毒鳥社成立的宗旨。

發現農地毒鳥請通報各縣市1999,或臉書私訊「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過往毒鳥歷史請參閱〈從黑鳶中毒的線索,揭開過去大毒殺的年代〉。

 

1977年豐年雜誌的廠商廣告
1977年豐年雜誌的廠商廣告(圖片來源:豐年雜誌數位典藏資料庫。)

 

※ 本文轉載自作者臉書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