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等川普回頭 在全球無樹土地廣植1.2兆棵樹 可吸收2/3人為排碳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不必等川普回頭 在全球無樹土地廣植1.2兆棵樹 可吸收2/3人為排碳

科學家:即便得等待50年以上才能見效 仍值得馬上去做

2019年07月11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發表於「科學」期刊的最新論文分析,截至目前為止,在全世界種下上兆棵樹是因應氣候危機最有效也最省錢的辦法。樹木生長便能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科學家估計,這種規模的全球性植樹計畫可以吸收多達2/3人為碳排。

科學家首先計算在不縮減農田或都市地區的情況下,可以種植多少樹木,發現全球有17億公頃的無樹土地,可供1.2兆棵原生樹苗自然生長。這個面積約佔全球陸地的11%,相當於美國和中國的面積總和。分布在熱帶地區的無樹土地可以完全100%種滿,其他地區的會比較稀疏些,平均大約一半的面積可被樹冠覆蓋。

研究中的「無樹土地」明確排除了農地和都會用地,但包含放牧地,因為研究人員認為,部分的樹木覆蓋對牲畜也有好處。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7543/15841940572_414cee5e68_c.jpg
蘇門答臘雨林。彭瑞祥攝。

根據衛報報導,研究團隊動員數百人測量Google Earth上80,000張高解析度衛星圖像中的樹木覆蓋面積。接著,用人工智慧運算將這些資料與10個關鍵土壤、地形和氣候因素相結合,畫出全球可植樹地圖。

結果顯示全球陸地還有2/3即87億公頃的面積適合種植森林,而其中55億公頃的土地上已經有樹木。剩下32億公頃的無樹土地中,15億公頃已經是農地,17億公頃是過去劣化或植被稀疏的潛在林地。

研究主持人、瑞士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克勞瑟(Tom Crowther)教授對衛報表示,這項新的定量研究顯示,重建森林不僅是氣候變遷解決方案之一,而是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令我震驚的是植樹的效果。我原本認為重建森林的效果可排進前10名,結果發現它比其他所有氣候變遷解決方案都強大得多。」


雪山的冷杉林。彭瑞祥攝。

克勞瑟強調,淘汰化石燃料和防止森林破壞導致碳排增加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阻止氣候危機惡化的必要條件,因為研究所設想的森林重建,仍需花上50至100年才能完全吸收2,000億噸的碳排。

但是植樹不需等到川普轉性相信氣候變遷,也不需等到科學家提出將二氧化碳排出大氣層的高深技術,克勞瑟說,「現在馬上就能做,最便宜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種樹、捐款給森林復育組織,以及避開不負責任的伐林企業來發揮影響力。」

其他科學家們都同意,必須從大氣中除去碳才能避免氣候災難,但技術性的解決方案難以發揮大規模的作用。

同樣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學者巴斯丁(Jean-François Bastin)說,「各國政府必須立刻將森林重建納入國家減排策略中。」

前聯合國氣候首長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也說,「總算有研究針對全球到底有多少土地可以種樹而不影響糧食生產或都市生活進行權威性的評估。這對政府和私部門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引。」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卡斯特羅(René Castro)指出,「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確切的可種樹土地面積、這些土地的所在位置,以及可以儲存多少碳。」

不過,該研究雖然確定了植樹的潛力,但沒有談到如何資助和實踐全球植樹計畫。

克勞瑟認為,最有效的計畫就是花每棵樹30美分的成本進行復育工作,3000億美元就能種下1兆棵,「是截至目前為止最便宜的解決方案」。他指出,用獎勵金鼓勵地主種樹是唯一的實踐辦法,而對億萬富翁慈善家們和大眾募款3000億美元並非遙不可及。

世界各地都可以進行有效的植樹活動,克勞瑟說,「全球都很有潛力。就碳捕獲的效果而言,熱帶地區報酬率最高(樹冠覆蓋率為100%),但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潛在森林重建面積有約一半在全世界最大的六個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洲。

然而,也有些科學家表示,研究高估了大規模植樹的吸碳能力。倫敦大學學院的路易斯(Simon Lewis)教授提醒,植樹前就已經在土地中的碳並沒有被算入,而且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實現最大的碳儲存量。他指出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1.5℃報告也有計算過本世紀新森林封存了570億噸碳的情境。

其他科學家則補充,應避免單一栽培人工林,並尊重當地居民和原住民,才能確保成功復育森林、減少碳排放和增加野生動植物。

參考資料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