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鞘變工藝品 「拿鞘」的堅持:取自然落葉、不用黏著劑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檳榔鞘變工藝品 「拿鞘」的堅持:取自然落葉、不用黏著劑

2019年07月27日
轉載自太報;文:陳玠婷

第一次瞧見檳榔鞘做的置物盒,毫無裝飾且樸拙的外觀,四個手工摺角弧度,指尖可以清楚感覺葉片曬乾而凸起的紋路,特別吸引人。像個藝術品。

左邊為清洗整理過的檳榔鞘,每一片特性都不一樣,成品色澤紋路也都不一樣。圖片來源/拿鞘-1
左邊為清洗整理過的檳榔鞘,每一片特性都不一樣,成品色澤紋路也都不一樣。圖片來源:拿鞘

檳榔鞘盒來自2016年成立的「拿鞘Nature 」,以「傳承原民文化」結合「自然素材回收再利用」為發想,撿拾自然掉落的檳榔葉,簡單洗刷曬乾,不添加任何化學化劑、黏著劑,製作實用兼具美感的置物盒、燈具、拖鞋和壁畫。

拿鞘創辦人劉大衛表示,以前,檳榔鞘多半做成原民的石頭火鍋容器,不像月桃葉能多方利用,不過,他直說出重點:

其實不只原住民,以前人們就會使用大自然素材去解決生活問題啊,現在因為生活有太多便利的物品,環保才會出現。

成立拿鞘 找回自己與原民文化的連結

劉大衛分享,當初成立拿鞘的心情是「深思熟慮的衝動」。他是城市長大的泰雅族人,鮮少接觸原民文化,「我求學到工作4年之間,碰到的原住民大概不到七個。」

工作到35歲,他認為自己離開原民文化太久了,因此成立拿鞘,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原民運用自然素材「檳榔鞘」的智慧,扭轉檳榔的負面形象。

選定方向,他找店面、實驗檳榔鞘特性,在沒有周全營運規劃之下,他開始經營拿鞘,「我當時沒有想太多,只怕老了勇氣不夠。」不過他的傻勁獲得超乎想像的回饋:參加前兩屆台灣文化博覽會、與紅點得獎設計師都新羽合作設計檳榔鞘燈具、獲得和飯店長期合作機會。

有蓋子的檳榔鞘盒是店裡受歡迎的品項。攝影/陳玠婷
有蓋子的檳榔鞘盒是店裡受歡迎的品項。攝影:陳玠婷。

檳榔鞘取自自然落葉 製作過程不添加化學劑料

拿鞘的作品,從材料來源、製作、成品,都把資源消耗降到最低,而且不過度設計。檳榔鞘過去在部落運用有限,不如月桃葉廣泛運用,劉大衛和夥伴用兩年時間,自行摸索檳榔鞘葉特性,「這是很難掌握的材質,每一片厚薄度、纖維不一樣,收縮也不一樣,我們決定順著材質特性,讓每一個作品都長得不一樣。」

每年四、五月是檳榔落葉的時節之一,從屏東開始一路向北,劉大衛委託的取葉人慢慢地收,堅持只選用自然落葉的檳榔鞘;製作過程也遵循自然手法,不採用化學藥劑軟化檳榔鞘,他堅持使用水浸泡,而且有冷熱之分:「用冷水浸泡需要4個小時,用熱水只需要20分鐘,可是要費瓦斯,我們一次要大量浸泡,所以還是用冷水最好。」

拿鞘堅持使用自然落地的檳榔鞘,實現取之有度。不過未來需要克服不易找到取葉人的難題。圖片來源/拿鞘。
拿鞘堅持使用自然落地的檳榔鞘,實現取之有度。不過未來需要克服不易找到取葉人的難題。圖片來源:拿鞘。

最後,善用檳榔鞘脫水硬化的特性,拿鞘選擇不用黏著劑。以置物盒來說,把泡水軟化的檳榔鞘入模,凹折成立體盒狀,等脫水風乾就完成了,「我們的作品不用黏著劑,如果東西不能用了,放到土裡也會自然分解,不會造成土地環境污染。」

劉大衛手工示範檳榔鞘置物盒製作流程,一個凹折就有弧度,非常美。攝影/陳玠婷-1
劉大衛手工示範檳榔鞘置物盒製作流程,一個凹折就有弧度,非常美。攝影:陳玠婷

環保不難 難在擺脫不了「方便」

劉大衛說,他曾經被質疑做拿鞘的必要性,樂觀地想,其實大家不認識檳榔鞘才有會產生疑問。

若跳開檳榔鞘,放大到材質層面來看,其實大多數人認識的材質很有限,所以遇到新材質,運用的想像力也有限:「台灣環保概念很好,可是很少真正實踐在生活裡。」

舉例來說,大王椰子樹在市區很常見,他撿了落葉回家,陰乾脫水製成一個有弧度的長型花器,把曬乾的小米花束擺上,就是很美的擺設。材料一切取自自然,未來也會回歸自然。他希望以後,檳榔鞘回收量穩定,能夠提供對檳榔鞘有興趣的民眾購買葉片,自己動手做成需求的物品,他說,其實生活需要巧思,不需要被設計侷限,生活會有很多驚喜出現。

本文轉載自《太報》,原文標題〈取於森還於林!部落的禮讚 檳榔鞘變身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