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旅程的起點
大一下學期,受到朋友的邀約,一起參加了教育部「2019年度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我們以去年823南部水災為發想,設計出讓豬舍能夠適應洪患的「漂浮豬舍」,過程中我們參考他國案例、親自拜訪嘉義豬農、請教動科與工程背景教授,最終順利產出企劃與模型,在決賽中取得銅牌獎項,得以與其他獲獎隊伍一同至德國參訪。
以往對德國的印象就是工業、能源產業興盛的國家,對於其發展與現況沒有過多的了解。此次我們拜會了柏林工業大學(TU Berlin)、漢堡的都市規劃區Hafen City、德國能源署智庫(IKEM)等,參訪景點跨足了教育、都市計畫、學術、新創等領域,讓我對於能源產業、環境保護有不同的認知,也有更多憧憬與想像。
農村與綠能的相遇
最後一天下午的行程,我們驅車前往位於柏林外郊的Feldheim,沿途景色逐漸由熱鬧市景轉變成寧靜鄉村,最後抵達被玉米田圍繞與可愛農村。
Feldheim是一個能源自給的村落,透過風力、沼氣、太陽能,配合獨立電網、與電池儲能技術,提供整個社區用電所需。能源村的創立來自於1995年一位工程背景學生的提議。因為該村落地勢平坦、風大穩定,該名學生建議在此處建立四支風力發電機,後來又由一家能源公司Energiequelle投資擴建,成為今日47支風機的發電園區。
風力發電
我們首先參觀村莊中的風力發電園區,從展覽館步行到園區的路上,從遠處便可看見一支支高聳的風機,在無雲的藍天中穩定旋轉著。風機園區本身即是一座玉米田,一望無際的金黃色中穿插著巨型白色風機,形成一幅獨特的景象。特別的是,置身在轉動風機群中,卻鮮少聽到風機運轉的聲音,與以往對風機的印象有所不同。
沼氣發電
自主風力發電的成功,使當地居民決定以此為基礎發展更多的綠能設備。以農夫為主體的Feldheim社區,當時面臨到農產價格下跌、能源價格上升,造就了沼氣發電廠的誕生。
進入沼氣發電園區,撲鼻而來是像啤酒般的發酵味道。左側有個封閉的養豬場,右側則是沼氣設備機器。沼氣發電過程會先將玉米渣與牛豬糞便於混和槽均勻混和,再進入消化槽進行厭氧、脫硫處理,產生沼氣進行發電。此外,發電的廢熱亦用來加熱熱水,由管線分送給住戶使用。
太陽能
參觀完沼氣設備,我們走了一段小小路程到達太陽能園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排列整齊、方向一致的太陽能板,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這些太陽能板建立在一個廢棄的蘇聯軍事用地,廣大的草地太陽能板有足夠空間獲取陽光。太陽能板會隨著太陽仰角變化、每10~15分鐘旋轉面板,而整個園區所產生的電足以提供6000戶居民使用。
綠能科技的背後——社區參與與凝聚
Feldheim從原本市郊的農村,搖身一變成為綠能發展的示範村落,除了技術令人驚艷佩服之外,身為地理系的學生,我們關心在推動這項計畫的過程,社區中是否有反對聲浪,居民又是處於何種態度?
導覽員解釋,村落的綠能發展可以說是由下而上的浪潮。從最初商業建立風機場之後,其他設施皆由居民向政府提案興建,透過自酬經費與政府贊助建立而成。溝通過程中重視居民參與、意見交流,召集不同領域的專家評估,並將效益留給社區居民。綠能園區提供當地工作機會、將生產過量的電外銷販售、能源更穩定便宜,都是讓居民願意投入的原因。
啟程台灣與反思
Feldheim先進的綠能技術、成功的社區營造,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來訪參觀。居民稀少而連結緊密的農村社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都是Feldheim成功的原因。也許我們無法完全複製他們的經驗,卻可以從中學習社區溝通、綠能產業規劃。回頭思考台灣其實也有許多綠能發展的優勢,如何讓政策、社區、技術共同配合,讓綠能產業發展效益極大化,正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Feldheim是我們德國參訪的最後一站,隔日即要搭上飛機返回台灣。回程的路上看著金黃玉米田在風中搖曳,矗立的風機逐漸縮小遠去,這趟德國行在我心中種下的種子,將伴我穿越大洋,回到我生長熱愛的土地繼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