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原小熊Mulas野放轉眼兩個月了,從台東林管處發布的訊息得知,Mulas最近常在山區稜線西側活動!推測穩定的食源,是使牠流連於海拔1000-1400公尺山坡的主因,藉由翻越稜線、下切溪谷或高繞地形,探索、熟悉這個家園。然而,在失怙或其他原因救傷收容的個體中,Mulas算是幸運的。
根據林務局統計,過去5年有576件極度瀕絕保育類野生動物及穿山甲救援,其中有304隻救傷個體重返野外。Mulas是其中一隻,而牠之所以如此幸運,幕後功臣除了民眾通報、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受理,還有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即時伸出援手,讓野生動物救援網能幫助更多傷病個體。
為了完成全國野生動物救援網,野灣理事長綦孟柔、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林務局長林華慶今(20)日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東部第一座大型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為野生動物救援網補齊東部這塊拼圖。未來,花東野生動物不需遠赴台北或屏東救治,可以和Mulas一樣,就近受到治療照護。
陸域野生動物救援 首度加入民間團體
全國陸域野生動物收容救傷中心,北部有台北市立動物園和台大,中部有特生中心,南部則為屏科大,東部空缺將由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填補,形成堅強網絡。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台灣野生動物收容救傷業務,從過去以長期收容為主,轉型為救傷為主;過去以西部為主的收容救傷,也在今日補齊東部長久來的空白。
這種質與量的變化,近10年來,更因民眾保育概念抬頭,重視野生動物棲地的保護,讓以森林棲地為主的野生動物,在族群數量或分布上都逐漸擴張;再加上民眾通報概念,而使得野生動物救傷的案例大增。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及穿山甲之救援數量,從2015年77件,到2019年147件,今年上半年已達95件。
保育組長黃群策簡報中也提及,疾病、路殺、犬咬、誤入陷阱、失怙等,造成野生動物需要救援,近5年以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及穿山甲為例,救援及野放數量分別為576件、304件,一半以上的救傷個體有機會重返野外。救傷動物後續處理,包括復原後野放、無法野放者可能進入收容,以及傷重死亡等,其中穿山甲救傷數量最多,計349件,其中209件野放原棲地;其次為石虎,72件救傷個體中,22件重返野外,大部分傷重死亡。
東部野生動物傷病通報數上升 就近治療增加存活率
近5年(2015-2019)花東地區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數量從143件增加到319件,顯示東部野生動物救傷的需求不斷增加。黃群策說,花東地區的需後送醫療的重大傷病野生動物,往往需經長途車程至台北市立動物園或屏東科技大學進行醫治,不僅可能在路途上發生緊迫,也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
野灣的加入,無疑讓野生動物緊急救援與醫療照護更能把握黃金醫療時間,而提高動物復原野放的機率。事實上,2018年起,3隻失怙的小熊和2隻受傷的黑熊,5件中有4件都有野灣參與其中。
目前野灣選定台東縣池上鄉為救援基地,常態配置兩名獸醫師,執行醫療復健與教育宣導,以及2名保育員執行動物照養與活動策畫。去年12月到今年5月,野灣透過公益勸募,募得365萬整修救援中心。
野灣理事長綦孟柔說,在林務局經費支持下,除了瀕危物種緊急醫療與救援及野生動物救傷與野放訓練外,也將推動野外調查研究及在地的環境教育。此外,也將串聯全台各地的救傷單位,建立完整救援網絡。
野灣將協助花東地區台灣黑熊與穿山甲等保育類野生動物緊急救援醫療,以及其他本土野生動物的救傷與野放工作,而台北市立動物園、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屏東科技大學也將提供獸醫人力、器材設備及收容場域等後援,加上地方政府保育單位與委託之救傷單位,串連起完善之野生動物救援網絡,共同守護台灣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