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國小好魚慢食 重拾海島子民的食魚文化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岳明國小好魚慢食 重拾海島子民的食魚文化

2019年11月17日
轉載自綠主張;文:曾怡陵;圖:陳應欽

在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小四年忠班教室桌上放了一條金目鱸,導師方尹君用誇張的口氣告訴學生:「我看到這隻魚就說:『好大的魚啊!』結果徐伯伯說:『這隻算小的呢。』」學生們激動又驚訝:「啥物(台語:什麼)!」接著,氣氛隨著師生「5、4、3、2、1」的倒數逐漸拉升,方尹君撐開魚嘴,學生們興奮地大叫:「好大!」方尹君口中的「徐伯伯」、學生口中的「魚老闆」,是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從2018年11月開始與岳明國小合作「好魚慢食」課程,金目鱸是教案的第16個海洋物種。

因為可以看到、摸到真正的金目鱸,學生們對於其外型的印象更深刻,也激發了學習的熱忱。
因為可以看到、摸到真正的金目鱸,學生們對於其外型的印象更深刻,也激發了學習的熱忱。攝影:陳應欽。

課程開始前,不僅學生對海洋物種陌生,老師也是。「其實過去海洋跟我們的生活是很緊密的。」徐承堉說。從許多台語諺語如:「鹹水烏,卡贏雞肉箍」、「臭腥鯎,煮鹹菜」、「老人食蟳,管無效」等,可以看出過往的食魚文化及伴隨而生的世態道理。「但現在大家對這些不會有感。我們不是沒有食魚文化,是文化斷掉了。」歸納其原因,一是來自1949年頒布戒嚴令,海洋被劃為禁區;另一是源於1950年代展開對方言的打壓,台語諺語中記錄的海洋文化也由此截斷。海洋文化的斷層,加上徐承堉在推動海洋資源管理時,遇到許多人因著近利、不願意考量永續海洋帶來的長遠利益而溝通膠著的狀況,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不在學校裡建立正確的觀念,長大以後就要拚命導正,意識形態已經形成,要改變很困難。」

透過魚種延伸出形容詞和名詞的學習,拓展學生的語彙能力。
透過魚種延伸出形容詞和名詞的學習,拓展學生的語彙能力。攝影:陳應欽。

徐承堉為學生帶來野生的金目鱸,要他們依據尾巴和身型來判斷其棲地和游速等生理特性。
徐承堉為學生帶來野生的金目鱸,要他們依據尾巴和身型來判斷其棲地和游速等生理特性。攝影:陳應欽。

解鎖魚刺關卡,從動手挑刺剝殼開始

2018年11月,徐承堉受岳明國小之邀,到教師研習講座分享如何扮演好消費者的角色,為永續海洋盡心力。講座結束後,與校長黃建榮交換對食魚教育及營養午餐的想法。

徐承堉說,營養午餐預算有限,加上學校沒辦法接受有刺的魚,若增加業者挑刺的費用,連吳郭魚都吃不起,也因此午餐最常見添加「發劑」的巴沙魚,及標示為白旗魚、魚柳、魚排的鯊魚。其實,只要跨越魚刺這個石頭,不只吳郭魚,很多魚都吃得起了。但依據他過去向各單位溝通的經驗,只要卡到魚刺就談不下去,也因此當他向黃建榮開啟營養午餐的話題,心裡並不抱期望。

但小孩終會長大成人,何時才要正視魚刺的問題?如果學校的目的是教育,就應該教育孩子具備生活的技能。」談話隔天就收到黃建榮傳來的訊息,岳明國小決定從兩個禮拜之後的12月開始吃有刺的魚。

學生們先從難度低的白蝦開始吃,然後鯖魚、白帶魚⋯⋯每週學習嘗試不同的物種。物種以在地、當令的優先,讓學生出了教室也能接觸得到。此外,為了完整認識海洋的生態結構,物種遍及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最後,必須是學校吃得起的,才有未來性。

剝殼和挑刺的教導從認識物種構造開始。去年擔任中年級導師的學生活動組長侯季伶說:「小朋友會發現好玩的地方,邊剝就會邊玩。」學生學到白蝦用於防禦的劍額(蝦頭前端尖刺處)「很刺、很厲害」,「就會想要嘗試到底有多刺」。有學生拿劍額當牙籤刺小番茄,也有學生將劍額刺入另一隻蝦的尾部,串起五隻白蝦。吃魚則是先辨認中間骨等構造,再依學生習慣,用筷子或湯匙或手挑刺,甚至有學生拿起魚刺梳頭髮。「小朋友熟悉後才有可能引發興趣,接著慢慢理解某些漁法可能讓他們再也吃不到喜歡的魚,然後進階到漁業管理的認識。」

此外,營養午餐的料理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要挑刺、做部位的教學,魚的外型必須完整,烹調更為費工。徐承堉記得煮烏魚時,為了保持魚塊的完整,廚房還把1鍋分為7鍋煮。此外,料理得要好吃,「不好吃的話,教學是失敗的,因為小朋友不會認同。」麻油烏魚是廚房媽媽口中「反應超好」的一道料理,擔心學生抗拒麻油的味道,加上少油少酒的考量,最後加入味噌增添味道的層次。「拿醬汁來拌飯也非常好吃。」廚房媽媽說。

老師展示金目鱸和七星鱸外型上的差異不同。
老師展示金目鱸和七星鱸外型上的差異不同。攝影:陳應欽。

金目鱸-教學目標圖表
根據不同學科提供不一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認識海洋。

學生們在學習本中透過心智圖等方式,學習整理接收到的資訊。
學生們在學習本中透過心智圖等方式,學習整理接收到的資訊。攝影:陳應欽。

學生們寫下對金目鱸的感謝,有學生說希望金目鱸可以讓家人身體健康,自己也會用感恩的心情吃下,不會浪費。
學生們寫下對金目鱸的感謝,有學生說希望金目鱸可以讓家人身體健康,自己也會用感恩的心情吃下,不會浪費。攝影:陳應欽。

從認識魚到愛海洋

每教一個新魚種前,徐承堉會幫老師們上課。接著,老師們會一起討論、備課,賦予每種魚一個中心思想。方尹君說,鱸魚的中心思想是「價值」,會告訴學生鱸魚的價格、營養,以及更高層次的價值。「鱸魚的外觀是很刺的,捕食獵物時是很兇的,可是卻有堅毅的個性。產卵跟生長不在同一個地方,所以需要迴游。我們想帶給孩子這樣的價值:不要用外觀否定一個人,要看內在。」

「好魚慢食」課程融入跨領域的學科,沒有測驗,那要如何得知學生已內化新知?讓學生用遊戲、劇本等方式呈現,會是很好的檢視方法。2018年,岳明國小的學生到台灣博物館舉辦的「永續年夜飯」,教導民眾如何為鯖魚挑刺,並把鯖魚特徵、生活習慣、漁法、生態資源、文化等面向的知識,透過演出自編劇本綜合展現學習成效。

翻開四年忠班的學習筆記,學生們寫下他們的改變:「以前吃魚的時候,都是家人幫我夾魚刺的,現在我不但可以自己夾魚刺,還可以自己剝蝦殼。透過吃魚,讓我更愛海了!」侯季伶觀察,過去學生對陸地生物比較熟悉,「問他會吃豹、獅子這些高階物種嗎?他們很明顯地厭惡這件事情。但是鯊魚、鮪魚生魚片對小朋友來說感覺就沒那麼深刻。」透過食物階層、回復力的學習,學生們如今已有了多吃小型魚、低階魚的概念。此外,因為認識漁法,有學生開始跟捕魚為生的爺爺聊起漁法的話題;因為珍惜海洋生物而願意減塑,學生開始拿鐵碗到早餐店買早餐,教務主任劉如旻口中「很難改造」的先生,也主動為家人採購不鏽鋼吸管。「現在的家長都是孝女孝子,比較聽小孩的話。」侯季伶笑著說。

在方尹君的引導下,學生們用食魚課程的內容將學習本封面設計成大富翁遊戲。
在方尹君的引導下,學生們用食魚課程的內容將學習本封面設計成大富翁遊戲。攝影:陳應欽。

岳明國小的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吃魚,侯季伶說:「我們其實很害怕孩子為了趕時間而把吃不完的魚丟了,希望他們可以慢慢吃,很珍惜地把魚吃乾淨。」
岳明國小的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吃魚,侯季伶說:「我們其實很害怕孩子為了趕時間而把吃不完的魚丟了,希望他們可以慢慢吃,很珍惜地把魚吃乾淨。」攝影:陳應欽。

挑戰不在技術,在於觀念

岳明國小的食魚課程已見成效,但挑戰還有很多。徐承堉認為,其他學校不太可能採用主題式課程,要將食魚教育融入現有的課程,是個挑戰。他將岳明國小視為研發團隊,設計出來的教案可供其他學校參考。目前建國中學等位於雙北市的學校已有教師組成團隊,把岳明的教案融入國小、國中、高中的教材; 荒野保護協會也計畫培養出一百位種子老師。「每個單位有各自的優勢,合作社的優勢是社員的混齡教育。」他舉例,由綠食育小組推動家庭食魚教育,或者在站所舉辦長期的課程,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觀念的問題大於技術的問題!」徐承堉說。如何讓學校面對魚刺的問題,是非常大的挑戰。由岳明教案衍伸出的跨校教育能量正在匯聚,期待能找到新的切口,讓食魚教育在校園生根、慢慢形成文化。

107學年度四年忠班編了一首曲子《大海給廚師的禮物》的歌詞這麼寫:「鰹魚有些三個點,有些四條線,切煮烘烤需要六個月,ㄟ~非常讚,成群結隊要平安,美味上桌一盤盤。」也許這些歌謠不會廣泛被流傳,但徐承堉從中看到台灣的海洋文化正蓄積力量,逐漸生成。

扮演曹操的學生說:「今天的聚會,山珍海味都準備齊全了,唯一缺少的,只有吳國松江中的鱸魚。」由此展現鱸魚在歷史中的價值。
扮演曹操的學生說:「今天的聚會,山珍海味都準備齊全了,唯一缺少的,只有吳國松江中的鱸魚。」由此展現鱸魚在歷史中的價值。攝影:陳應欽。

老師透過金目鱸和七星鱸對水溫喜好的比較,讓學生熟悉不同魚種的生理特徵。
老師透過金目鱸和七星鱸對水溫喜好的比較,讓學生熟悉不同魚種的生理特徵。攝影:陳應欽。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主張》。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