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義竹鄉的大佃農謝勝麒,種植玉米已將近十年,管理的玉米田至少有八十公頃,卻從2019年開始,遇上前所未有的難題—秋行軍蟲。
秋行軍蟲源自南美洲,2019年6月在台灣現蹤,擁有強大的繁殖力和堅韌的生命力,最嚴重的,是對禾本科作物,包含玉米、高粱等,造成產量威脅。秋行軍蟲入侵後,沒有任何縣市倖免,目前已有一萬九千多公頃的作物面積,發生蟲害,當中又以雲嘉南地區的大面積玉米田,成為最大的溫床。
農委會防檢局表示,因為秋行軍蟲已經在台灣完成世代演替,再加上還有可能從境外移入,為了阻止疫情快速擴散,擬定三階段緊急防疫策略,先前第一階段以防堵為主,只要發現幼蟲的農田,採取焚燒或掩埋,強制銷毀作物,從2019年6月17日起,因在本島發現成蟲,即刻啟動第二階段強制噴藥的防治作為,並持續監測與試驗,未來則視狀況進入第三階段的自主管理。
認清頭頂的倒Y字型頭縫線,體節末端的四個黑點,當有農民向區公所通報,疑似發現秋行軍蟲,台南市農業局經比對,發現是新的受害區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黃秀雯,就會趕往現場鑑定一旦確認是秋行軍蟲害,農民就可以透過地方政府,申請最多四次藥劑和一次施藥工資費用。目前防檢局參考國外研究,公告11種針對秋行軍蟲害的推薦用藥,各地農改場也與地方農會共同舉辦秋行軍蟲防治講習會,試圖推廣緊急用藥種類,與正確使用方式。
不過有農藥商認為,每種藥劑的稀釋倍數與作用機制不盡相同,各縣市執行藥劑購買與補助的次序也不一樣,如果發藥或賣藥當下,沒有跟農民詳細說明或農民使用不當,還是會讓藥劑失去應有的防治效果。也有農民擔憂,一旦藥劑使用過量,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作物食品安全,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農試所助理研究員江明耀則建議,未來必須注意定期輪用不同種類的藥劑,才能避免抗藥性問題發生。
在花蓮縣光復鄉的食用玉米田,文化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謝佳宏,與花蓮農改場、花蓮糖廠,正共同進行一場田間試驗。
紙片上,一粒粒如胡椒般的外米綴蛾卵,實際上已經被赤眼卵蜂寄生,一旦赤眼卵蜂順利誕生,就有機會將卵再產入秋行軍蟲的卵塊,阻止秋行軍蟲幼蟲孵化。
不過赤眼卵蜂既然會寄生在秋行軍蟲卵塊上,對其他昆蟲是否也會造成衝擊?謝佳宏認為影響有限,目前的田間試驗中,並未觀察到赤眼卵蜂攻擊其他益蟲的現象。
初步排除赤眼卵蜂防治法對生態系造成的威脅,緊接著要做的,是確認試驗後的結果,和做法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然而赤眼卵蜂以往用於抑制玉米螟與甘蔗螟蟲,如今秋行軍蟲卵塊型態不同,究竟能否奏效?還需更長期的觀察。
找出各種蟲害防治策略,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課題。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楊平世建議,農政單位必須做更深入的研究,加強對秋行軍蟲的了解,才能研擬出真正有效的防治策略。而在貿易自由化與國際化的時代,入侵種問題未來勢必日漸增加,相較於提出緊急防治策略,如何長期抗戰,將更值得思考。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防蟲急行軍】
02/17(一) 22:00首播
02/22(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