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119通報到智慧防汛 水利署全台「淹水感測器」整合上線 資料首次對外公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從打119通報到智慧防汛 水利署全台「淹水感測器」整合上線 資料首次對外公開

2020年05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梅雨季節,淹水連連,高雄民眾第一次注意到馬路旁一根紅白色的柱狀物體,連當地里長也不清楚用途,有人以為是「量身高」用,一問才知是「自動淹水感測器」。事實上,淹水感測器遍佈全台1000多個地點,是水利署第一時間掌握積水情報的利器。

景美溪畔的淹水感測器與水尺,各地淹水狀況會連結到「行動水情」APP。鄒敏惠攝。

景美溪畔的淹水感測器與水尺,各地淹水狀況會連結到「行動水情」APP。鄒敏惠攝。

梅雨防汛靠數據 從打119到自動感測 每十分鐘回傳一次資料

有民眾不太瞭解感測器用途,質疑「不是用眼睛看就知道哪裡淹水了嗎,(感測器)沒有什麼太大的效益。」

對此,水利署水利防災中心主任林益生解釋,沒有感測器前,水利署要靠民眾打119通報,才能得知淹水狀況。民眾對淹水地點、深度的描述,通常不夠精準,水利署彙整資料也花上很多時間。

淹水感測器是自動連續監測,每十分鐘傳回一次資料,準確度高,整合快速,也能記錄淹水到退水的完整歷程。淹水感測器的主要功能是顯示淹水時的資料,沒有預報功能,卻能提升預測準確度。

林益生解釋,水利署另外設有淹水預報系統,是從降雨預報等資料進行分析,讓防災單位可針對2~3小時後可能淹水的地區提前佈署。藉由感測器顯示的回傳的數據,可用來驗證或修正預報模式,提高準確度。

林益生補充,以前分析防汛工程有多少成效時,往往缺乏數據佐證,需要到現場進行調查。淹多大,淹多久,都靠當地人記憶口述,沒辦法像感測器這麼精準。

林益生說,目前全台已連線的感測器約1030點,預計年底達到1900點,以易淹水、低窪、歷年常發生災情的地方為主。

今年首度公開 「行動水情」APP就能查 還能接收淹水預警簡訊

全台淹水感測器的即時資料,已全部整合在水利署「行動水情」APP上。民眾安裝APP後,點選「淹水感測」就可以看到感測器的即時資料與感測歷線圖。

林益生說,以往這些資料都是接到各縣市的應變中心,提供防災人員使用,今年是第一次,全部淹水感測器資料整合在APP上對外公開。

(左至右)「行動水情」APP首頁、全台淹水感測資料、單點感測與歷線圖。截取自「行動水情」APP

(左至右)「行動水情」APP首頁、全台淹水感測資料、單點感測與歷線圖。截取自「行動水情」APP

「行動水情」APP也提供了預警[1]功能,淹水發生前就可收到訊息推播。沒有安裝APP的民眾,到水利署防災資訊網上填寫「接收淹水警戒簡訊」,也可以收到簡訊預警。

防汛監測數據是智慧防災的基礎,民間如果能取得公開資料,也能提供加值的應用或氣象服務。對此,林益生表示,即時資料已經放在APP上,進一步的公開則視水利署決定。今年是第一年淹水感測器數據整合,妥善率與穩定度仍在調整中。

梅雨、颱風、突如其來的短時強降雨都可能致災。對於外界要求「不淹水」的訴求,林益生回覆,要完全不淹,需要付出很高的工程代價。現在努力的方向是「不怕水淹」。例如,淹馬路、淹公園,但不要淹到民眾。縮小範圍、縮短影響時間、降低淹水頻率,搭配部分撤離,讓損失降到最低,這是比較韌性的做法。

淹水警戒不同於淹水監測,其分級定義為:
● 一級警戒:發布淹水警戒之鄉(鎮、市、區)如持續降雨,其轄內易淹水村里及道路可能已經開始積淹水。
● 二級警戒:發布淹水警戒之鄉(鎮、市、區)如持續降雨,其轄內易淹水村里及道路可能三小時內開始積淹水。(地圖以黃色表示二級)

註:淹水警戒準確性受降雨時空分布不均、雨量站密度、地形地物、河川排水及其當時水位高低、沿海潮位、排水流路阻塞等因素影響。

參考資料

  • 「行動水情」APP下載點(iOS)(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