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空持續受太平洋高壓籠罩,創下7月零颱風紀錄,連帶讓海溫飆高,東沙環礁、太平島等都已經出現海水溫度30℃的紀錄。美國觀測系統27日針對台灣周邊海域發佈珊瑚白化2級警報(Alert Level 2),表示已進入可能發生嚴重珊瑚白化的範圍。
國內專家表示,NOAA珊瑚白化警示二級的海溫條件,預告引起的珊瑚危害效果將非常嚴重。而根據學者與民間團體的回報狀況,目前澎湖東吉、西吉、東嶼坪、墾丁、蘭嶼、東沙環礁的淺水域,皆有珊瑚白化現象。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7月22日的數據顯示,台中以南的海域,包含墾丁、小琉球、台東等地區海域都已進入警報等級2,若是持續加溫,將導致珊瑚白化死亡。對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國內大氣與海洋等六位專家提出看法。
美國NOAA監測:台灣海溫升高 珊瑚白化拉警報
NOAA的珊瑚礁觀測系統,是以衛星監測海水表面溫度,並標示水溫較高、可能導致珊瑚白化的海域。
NOAA的警告分為三個等級,警示(warning)意味可能發生白化;警報等級1(Alert Level 1)意指可能發生明顯的珊瑚白化事件;警報等級2(Alert Level 2)則可能有嚴重的珊瑚白化狀況,同時可能導致珊瑚大量死亡。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究員陳昭倫解釋,NOAA用以評估珊瑚白化風險與溫度累積效應的指標為DHW(Degree Heating Week),計算方式是將海水溫度減去閾值,再乘上星期,得到的數字以攝氏度/週為單位,若數字超過4,將有嚴重的珊瑚白化風險;超過8則會看到廣泛的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的情況。
陳昭倫指出,根據NOAA在27日更新的資料,台灣周遭海域四個測站的DHW多已超過4,北台灣(東北角)的DHW為4.166;南台灣(嘉義、高雄、屏東、台東、花蓮)為10.454;東沙環礁為9.591;南沙太平島為10.136。
提出台灣附近海域珊瑚白化證明,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指出,目前墾丁恆春半島南向海域,包括貓鼻頭至鵝鑾鼻沿岸水深6m以淺,均有珊瑚白化現象,最深10處只有尖枝列孔珊瑚群體白化。
小琉球和澎湖南方四島(東、西吉)白化現象較為明顯;澎湖本島青灣北岸至風櫃(2020年7月27日觀測)潛水實測只有些許珊瑚白化現象;東沙島在環礁大潟湖內(2020年7月18日觀測)已有30-40%珊瑚白化,據現場研究學者調查,珊瑚在7月10日已經有明顯白化。
上述測點海水溫度均已超過30℃。比較水溫和珊瑚白化面積,尚未超過1998年。
颱風少、雨水少 海水溫度居高不下
珊瑚白化主要是由水溫升高造成珊瑚蟲開始驅除體內的藻類,因而呈現白色。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曾于恒解釋,通常快速的溫度變化並不會造成白化,但是持續的異常增溫則是造成大量白化很重要的原因。
而海溫異常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台灣7月少了颱風干擾,失去了讓海洋冷卻的機制。
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謝宜桓說明,颱風經過後,造成的海水攪動,讓下層冷海水向上,會造成海表溫度降低。但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位處的西北太平洋,大氣環境不利颱風形成,且颱風形成後皆無往台灣方向移動。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研究員李逸環團隊,比對墾丁南灣的降雨量與南灣5米深的海水溫度後發現,梅雨季以及颱風帶來的降雨明顯可降低海表面溫度,雨量多則溫降多。
雨量的影響大致上可使海表溫度下降 1~3°C,維持1~3天。因此若是颱風減少,進而影響降雨量也減少,的確會使海表面溫度維持高溫。
珊瑚耐熱力大考驗 生物多樣性元氣大傷
海生館助理研究員、東華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研究所副教授唐川禾指出,南海表層水體已達NOAA珊瑚白化警示二級的溫度條件,預告引起的珊瑚危害效果將非常嚴重。
唐川禾表示,珊瑚種類或生長環境不同,對於熱緊迫的抵抗力與耐受力以及後續的復原能力也不同。環境暖化已使珊瑚出現物種篩選的現象,導致珊瑚群聚傾向以熱適應力亦或耐受力強的物種為主,這將大幅降低珊瑚礁生物多樣性。
唐川禾認為,在環境暖化緩和下來之前,維持良好的珊瑚礁環境品質,則能為許多珊瑚留下一線生機。
鄭明修也指出,珊瑚嚴重白化會使大量珊瑚群體死亡,造成該區海洋生態系崩毀及食物鏈瓦解,以東沙環礁1998年白化至今22年來,尚未完全恢復過往的豐富多樣。
鄭補充,目前仍無法以人力抽冷水來幫大海降溫,人類只能節能減碳,降低污染大氣,小心不要讓《明天過後》的電影情節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