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毒性最強雨傘節 你怕牠但牠更怕你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毒性最強雨傘節 你怕牠但牠更怕你

2020年09月06日
文:周昭蕊(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專案經理)

常常在帶生態導覽時,會有民眾詢問「你們這邊有蛇嗎?」,並一臉希望不要看到的表情出現。但對於在自然環境中工作的人,一聽到「有蛇!」,通常會和一般民眾往反方向行動(大多數人聽到前方有蛇會後退,我跟同事則會興奮地往前)。但不同種類的蛇,出現時間和喜好的棲息環境皆不同,因此要遇到牠們,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害羞又膽小的雨傘節。攝影:林哲安。

台灣共有16種毒蛇,其中六大毒蛇包括雨傘節、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眼鏡蛇、百步蛇和鎖鏈蛇,在自然谷可以看到前四種。說到「毒蛇」,好像很容易讓人感到害怕,但要知道,除非你遇到巨蟒(而台灣野外並沒有),不然人的身形比蛇大上好幾倍,牠們根本吞不下去。

由此可知人們並非牠們的食物,況且製造毒液也需要耗費許多能量,因此若可以的話,牠們一點都不想浪費毒液在非食物(人)身上,除非生命受到威脅,才會以此抵抗。


停在水溝邊,同事沒注意到差點踩到牠(還好沒踩到)。仔細觀察,雨傘節身上白色條紋從到尾都是相對較細的。

雨傘節算是個人在野外觀察中發現最多次的毒蛇,一身黑白相間的紋路,非常好辨識,但有時不小心會將白梅花蛇誤認成雨傘節。雨傘節成蛇頭部全黑,身上的白色環紋較黑色細,且紋路較平整,不像白梅花蛇的條紋周圍呈現鋸齒狀,且多半會帶有一些灰黑的顏色參雜其中。


白梅花蛇頭部帶有白色斑塊,身體也並非黑白分明條紋,白色明顯比黑色多一些。

雨傘節屬於夜行性蛇類,身上的斑紋讓它們隱身於環境中,若是躲在枝葉散亂的森林底層,沒受到驚擾移動的話,我們很容易錯過。有一次筆者在白天發現一隻雨傘節,竟是在怪手整理農地時,已經被壓得奄奄一息的狀態。

後來雖知道怪手師傅是好意除害,擔心毒蛇咬傷人,但是說實在的,牠真的一點都不可怕。因為雨傘節是隻空有毒液,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毒蛇,但實際上牠的膽子卻小到不行。每次看到牠,都像有人拿刀在追殺牠一樣,逃走速度之快,想幫牠拍張美照真是不太容易。若發現真的逃不了,還會捲起來然後把頭藏在最下面,來個眼不見為淨(但各位請不要因為想看這個反應就去逼迫人家)。

雖然膽小,雨傘節仍是六大毒蛇中,毒性最強的一個!蛇毒屬於神經性毒素,若被咬到通常沒有明顯感覺,過一段時間後神經麻痺,進而造成呼吸及吞嚥困難,致死率極高。

仔細想想,人們對生物的恐懼或害怕,多半來自對其的不熟悉或曾經聽聞類似「牠很可怕!」的說詞,進而對此類生物感到害怕。若可以放下成見,稍微認識牠們的話,你會發現牠們許多有趣的行為以及可愛的一面(我真的覺得牠們很可愛),而且牠們多半還是滅鼠專家喔!下次在戶外看見蛇類時,不妨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靜靜欣賞牠們,或許能發現因恐懼而錯失的美麗!


環紋赤蛇的身體也有一圈圈條紋,雖然不是黑白相間,卻讓人常想到雨傘節(誤會超大)。攝影:林宗以。

動物小知識:外溫動物 
外溫動物,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名稱是冷血動物。但一講到「冷血」好像就有刻板印象,覺得是負面不好的(常拿來形容冷酷無情的人),但個人覺得真蠻冤枉的。所謂外溫動物,其實代表著這類動物的體溫是由外界(太陽、空氣、地面或水…等等)所提供,這也是為什麼馬路上常看到爬蟲類遭到路殺的畫面,因柏油路經陽光照射後溫度上升,暖呼呼地躺在上面剛剛好,但遇到車子就來不及躲。 所以簡單來說,外溫動物其實就是一群,需要他人來溫暖自己的動物。下次再用「冷血」形容一個人,也可以代表他們需要大家的關注與溫暖喔!

中文名:雨傘節

別名:百節蛇、白節蛇、 簸箕甲、手巾蛇 

科名:蝙蝠蛇科 

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分佈:分布於緬甸,寮國,越南,泰國,台灣,韓國,中國(海南,安徽,四川,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江西,浙江,福建)

特徵:

  1. 頭部形狀為橢圓形,頭頸部為黑色。
  2. 全身有黑白相間的環紋,黑色部分較白色長許多。
  3. 中型毒蛇,最大約可達170公分左右。

生態:夜行性蛇類,通常棲息在潮濕的山坡與農業開墾地附近。

※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