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柏榮/缺水的台灣 需要微型氣象站、智慧水管理科技面對氣候變遷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施柏榮/缺水的台灣 需要微型氣象站、智慧水管理科技面對氣候變遷

2020年10月12日
文:施柏榮(作家)

聯合國於2020年3月發布的《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水資源與氣候變遷》,再次針對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水資源問題進行示警。聯合國在報告之中提出,在過去的一百年內,因為人口增加、經濟活動等因素,全球用水量增長6倍,而且還以每年1%的成長速度增加,而且「氣候變遷」因素,也將持續影響水資源供應的穩定度,並且讓人類的維生系統的安全性變得脆弱。

石門水庫枯水期長滿草的河床,攝於2015年3月。圖片來源:tsaiian(CC BY-NC 2.0)

降雨量為全球平均的2.5倍 卻面臨缺水壓力的台灣

依據經濟部水利署的說法,台灣在2020年之時,可能出現自1964年以來,首度在汛期沒有颱風的現象,部分水庫集水區的降雨量,更會創下歷史上的新低點;一些重要的水庫如石門水庫、翡翠水庫,10月上旬的蓄水率皆不到50%,而曾文水庫的蓄水率更是不到35%。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工業、農業與民生用水仰賴的水庫,都已經或多或少面對的泥砂淤積的問題,因此,即使汛期的降雨、台灣皆在平均值之內,在未來的十年之內,台灣也幾乎每年都需要面對缺水問題。

看似降雨豐沛的台灣,其實也具有高度的缺水危機。如果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研究來看,台灣在1949-2010年期間的年平均降雨量大約為2500毫米,這樣的降雨量大約是全球的2.5倍左右,而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針對全球各國所進行的「水資源壓力國家排名」(Water Stress Country Ranking),台灣則大概落於第30位,雖然水資源壓力不如北非、南亞國家來得嚴峻,但仍被類歸在「高水資源壓力」(High Baseline Water Stress)的警告國家之中,也就是必須立即針對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出應對方案的國家。

曾文水庫。圖片來源:林務局

事實上,過去台灣在討論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之時,主要的思考有二:第一,依循「加法思考」,也就是嘗試再藉由新的水庫開發,來擴大水資源的供應量;第二,特別凸顯出農業用水的比重(按經濟部水利署統計2018年部門用水量,農業、工業、民生用水比重大約為70%、10%、20%),再藉此提出如水旱田調整利用、輔導輪作、休耕等政策手段,試圖降低農業部門的用水量,以滿足其他更高經濟部門的水資源需求。

不過,無論是上述的何種思考與討論,其實都存在著爭議,首先,尋覓新的水庫位置,可能會延伸出新的生態、環境問題之外,最重要的是,即使在未來十年內大量興建水庫,可能也無法緩解缺水問題。其次,農業部門的用水,除了涉及到糧食安全與農民生計問題之外,如以農委會「台灣水田公益機能評估與實例探討計畫」的成果來看,水田的用水,對於地下水補充其實存在著不可抹滅的效益,降低農業部門的用水,未必符合國土永續發展的目標。

氣候變遷 驅動全球「水資源管理」思維的改變

參考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統計,2016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相較於上一個世紀的平均溫度,要高出1度,而在2019年的平均氣溫也要高出0.95度,如果以更長的時間來追溯,可以發現全球氣溫的成長速度非常快,而這也是全球目前在探討氣候變遷之時,最常連結的背景因素。

氣候變遷的問題,也直接反映在降雨等情況,尤其是對那些原先就有水資源匱乏問題的國家、區域來說,更是首當其衝;比如北非、南歐、阿拉伯半島,或者東太平洋的美國加州、智利等地,近年缺水問題就更加嚴重。甚至部分國家、區域已經將「缺水」視為一種新的「常態現象」,或者更準確來說,已經認知到現在所要面對的是一個持久性的缺水且「不可逆轉」的發展狀態。

非洲撒哈拉地區乾旱。圖片來源:EU Civil Protection and Humanitarian Aid(CC BY-NC-ND 2.0)

近年深受缺水、火災所苦的美國加州就是一個明確的案例。加州在2013、2014年時便由州政府糧食與農業部(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ood and Agriculture)所轄的環境農業與創新辦公室,推出所謂的「州用水效率提高計畫」(State Water Efficiency and Enhancement Program, SWEEP),這個計畫便是對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缺水問題,並且嘗試以財務支援的方式,鼓勵農業投入更為精準化的灌溉技術,比如土壤溼度監測、滴灌系統、低壓灌溉系統,或結合再生能源的利用,來驅動自動化設備.都是加州政府所鼓勵推動的科技項目。

除了美國加州之外,長期處在相對乾旱的以色列,更是早在1958年就通過四部有關水資源利用的《水法》(Water Law)更是被OECD當作水資源管理的經典案例,除了規定水資源使用權利之外,水法更要求任何民生與經濟行為,都應該以更為符合經濟效率的方法來使用水資源,並且鼓勵國家科技研發資源導入在農業滴灌、環境控制等新興技術項目,讓水資源可以被有效地管理、避免浪費。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以色列如今已累積非常大量的農業水資源管理、農場管理等專業知識,並且將相關的技術,以技術貿易的方式對外進行技術輸出。

而除了美國加州、以色列等原先氣候、降雨就相對乾燥的區域之外,其他包括:南韓、日本、泰國等國家,進行也紛紛提出應對氣候變遷的水資源管理政策。這些政策具有幾項共同的特徵:首先,對於氣候變遷的態度走向「提前適應」,而這無關降雨量的多寡,真正要面對的是高度不可預測、不穩定的氣候型態。其次,指引這些國家水管理政策的核心思考,並非再開發更多的水庫「加法思維」,而改以採用「減法思維」,也就是無論是哪一個經濟部門,都必須平等地降低對水資源的耗費,以減少對於自然水源的依賴。最終,也是最值得留意的是,這些國家也都積極尋求新興科技的協助,比如自動化監測技術、環境感測器與微機電技術、數據科學與資料分析模型,都是經常被提及的科技環節。

以色列死海近年面臨乾涸危機。圖片來源:Mussi Katz(CC0 1.0)

微型氣象站、智慧水管理 是面對氣候變遷的科技選項

正如前述,全球多數提出提前應對氣候變遷下水資源問題的國家,皆會尋求新興科技來提升用水的效率。而所謂的「提升用水效率」,以國土安全的角度來看,絕非僅是處理水源管線布建、輸送的問題而已,根本的問題在於--對於氣候環境更為細緻的掌握,而且可以針對不同地方的環境特性,來擬訂用水方案。

可以密集佈署在廣域區域的「微型氣象站」(Micro Weather Station)則是近年來在世界氣象組織(WMO)、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等科技研究社群之中,經常被提起討論的科技項目,所謂的微型氣象站,它意味著一種可以偵測溫度、相對濕度、氣壓與風速計的小型基站設備,它相對於傳統氣象站來說,擁有高度密集的特性,因此可以偵測到更小地理範圍(約2平方公里,視感測器規格而定)的降雨、溫度等天氣變化。然而,與傳統氣象站最為明顯的差異是,微型氣象站被預期水平連結成為一個「天氣偵測網路」,這個密集的氣象節點網絡就是一個擷取天氣數據的基盤,如果進一步將相關數據傳送至雲端,或者藉由高速運算(HPC)的設備來進行運算,倘若有良好的分析模型與巨型資料庫的設計方法,則可以掌握各個細部區域的氣候、降雨變化,這些資訊對於水資源管理平台而言,將會是至關重要的決策資訊。

如果說「微型氣象站」的建置,是為了即時擷取各種可以用來分析、決策的環境數據,那麼「智慧水管理」(Smart Water Management),則可以透過遠端控制的介面,來針對水資源的汲取、分流、分配進行控制。一般來說,智慧水管理技術,是由底層的水位計、感測器為基礎,感測水源的存量與流動情況,而在封閉管線或開放式的渠道中,也會搭配遠端控制的水閥,或是滴灌裝置,當感測器資料由無線通訊傳送到雲端時,便可以結合微型氣象站的數據分析,來模擬甚至預先判斷現場缺水、需水情況,傳送決策資訊到現場的水閥、灌溉裝置進行操作,甚至還可以藉由水位的精準控制來間接抑制病蟲害等問題。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無論是微型氣象站、智慧水管理技術,都會需要面對幾項課題:首先,由於屬於公共服務的範疇,企業普遍缺乏投資的誘因,因此會需要政府以基礎建設投資的角度來建構市場環境;其次,氣象站、水源管理設備,皆屬於電子、數位化工具,它們會需要穩定的供電與通訊環境,而且相關裝置放置在戶外等環境之時,也必須要釐清後續的維運模式,否則可能也會落入到損壞後無法即時維修、穩定維護的情況,反而成為新的公共投資耗費。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全球、台灣各地也有不少開放資料、開源軟體社群投入於此一領域,這些社群也累積了相當多的知識與工具,不過,必須面對的問題並非是技術層面,也並非是沒有民間組織、第三部門可以承接這種大規模的環境建置,最為主要的問題是:微型氣象站、智慧水管理技術是否能找出最佳化的商業模式與維運模式,還有國家是否對於未來國土、水環境的問題,有前瞻性思考與決心。

翡翠水庫。圖片來源:Ken Marshall(CC BY 2.0)

我們如何面對未來乾燥、缺水的國土?

除了氣候變遷的因素之外,在美中貿易競爭情境之下,預期有愈來愈多的廠商將遷移回台灣,屆時,不僅是對於土地的需求,對於水資源的需求也將持續攀高,不難預想的是,自然的氣候、降雨受到影響之外,未來不同經濟部門的用水也將勢必出現更深、更難解的「用水相剋」的排擠效應。

台灣確實在不同的政府部門,已有微型氣象網格、水資源管理系統的推動計畫,這是值得肯定的作為;不過目前仍然屬於單點、各別試驗的情況,缺乏整體性、整合性建置的思考。而且氣象站、感測器的佈署密度,以及能夠獲取的數據總量也還不足夠、不同資料的格式與資訊系統也有待進行整合。在技術層面,還不足以形成一個智慧決策的數據池,而在非技術層面,如何建構可以吸引私部門投入的環境,以及誰是應該推動的主導者,也尚不明確。這些都會是難題所在。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台灣的降雨情況仍不明朗,農業用水勢必成為第一個被檢討的主題,但短期的限水、休耕,甚至是補償,不僅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之外,也可能間接造成更多的地下水過量抽取的問題,更加速台灣國土環境的乾燥化、土壤鹽化,讓台灣的環境更加脆弱。此外,我們也必須認知到,每當該年度降雨不如預期,用水出現警訊的時候,農田用水的比例便成為檢討的對象,以及連帶出現農田用水是否要移轉到工業、民生部門,其實,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不過是反映出台灣缺乏對於水資源利用的長期發展目標。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將關注的目光放置在10年、20年後的台灣,如果現在的我們不做出任何嘗試與改變,不提前導入更多的工具與方法來調適認知水資源的方式,那麼,我們就只能面對一個更為乾燥、缺水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