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灣怎麼拆? 藝術展與公民論壇 尋求杉原灣未來共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美麗灣怎麼拆? 藝術展與公民論壇 尋求杉原灣未來共識

2020年12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溫于璇 台東報導

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今年10月仲裁結果出爐,裁定台東縣政府以新台幣6.29億元買回後,各方對於建築物存在於否各持許多意見。

4日由反反反行動聯盟串連藝術、環保、建築等關心環境生態與地方發展人士聚集於杉原海灘上,向縣府提出「全民藝起拆」行動方案及白皮書,表達拆除美麗灣願景,並舉辦公民論壇,回應縣長饒慶鈴的「全民開放討論」,邀集民眾發表對於杉原灣的未來具體想像,以及美麗灣飯店建築物的解決之道。


杉原灣沙灘上的藝術展覽。攝影:溫于璇

公民論壇 說出對於杉原灣未來具體想像

本次除了藝術展覽外,規劃了公民論壇。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強調,不管6.29億元買回是否妥當,建築物已經是縣政府的資產,更重要的是廣泛討論拆除的可能或是保留的原因,凝聚杉原灣未來想像的共識。

台東大學副教授蔡政良提及韌性(resilience)概念下的社會生態系統,表達過去環境保護常忽略社會面向,反之亦然。因此,如果建築物沒有立即危害生態的狀況,以及縣政府願意等待全民共識的情況下,他主張先修復社會生態系統的社會面向,也就是在地部落的主體性——凝聚部落共識之後,就會有社會力量。

知名歌手巴奈庫穗表示,美麗灣案需要釐清過去錯誤與責任歸屬,政府需要在錯誤釐清的事實基礎上反省,才有機會帶領大家往前邁進,談及下一步行動。也有民眾表達支持保留建物,因為建物的建造已經撕裂在地,沒有考慮對立方的想法,且縣府花了6.29億元買回,除了拆掉選項外,需要傾聽更多人的想法。

台東縣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處長余明勳也來到現場,對於美麗灣建物的未來發展,他以「開放、整合、創新」回應,表示縣府持開放態度,沒有預設立場,除了整合各方意見,他也提及公務人員需要守法,建物後續如何使用,需依相關程序進行。

不管是拆除方或是保留方,各方在本次論壇得出兩點共識結論:

一、生態環境是不能被破壞,恢復自然海岸是所有人的具體想法。

二、對於建物存續與否的討論,需要更多意見與收集,意見收集方式可以是由下而上的由民間主動舉辦論壇,讓更多想像力可以在討論中展現;而官方舉辦的意見表達平台,則須要讓資訊傳遞更加透明。

而此次也提到一點值得後續持續討論:決定這未來方案的人們會是誰?是部落的人決定?還是台東市民?還是全台灣人?這是需要深思。

沙灘上的藝術展 全民藝起拆 共創台東特色

本次藝術展由反反反行動聯盟發起策展,代表饒愛琴表示,他找了建築師「很具體、也很浪漫地」討論拆的可能性,實踐以藝術力量集體行動。

海龜蛋的血淚控訴
海龜蛋的血淚控訴。攝影:溫于璇

有藝術家以海龜為主要發想,表達這片沙灘其實是其他生物的棲息環境。例如以海龜蛋的血淚控訴為創作主題,或是以30幅海龜爬上沙灘的樣貌,為牠們的環境權發聲。也有藝術家用海中生物旗識展現生物在開圓桌論壇,表達「拆了比較賺、比較省」。

他也呼籲不要只想著拆掉很可惜,可以透過「創意拆」的方式創造附加價值。像是以「拆除美麗灣」行動帶動話題與商機,與拆除物的公益販售等。

東華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潘小雪也到場聲援,他以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的藝術創作「七千棵橡樹計畫」改變社會及都市景觀為例,期許「拆除美麗灣」也可透過藝術建立社會雕塑行動,透過各界討論、集思廣義讓拆除不僅是拆除,建立台東具特色的價值,形塑台灣的國際形象。

創造台灣史上參與人數最多、歷時最久的藝術行動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斐悅則提到,反美麗灣行動已經走向新的階段,目前已經不再是對立氛圍,所謂拆與不拆不是二元對立,而是光譜形式,這次展覽精神試著表達「怎麼拆才是重點」,例如拆美麗灣可拆十年,或是拆除比例調整,激發更多可能,讓創意拆引起關注,並且是利基在台東發展之上的行動。

本次沙灘藝術展即日起至12月20日,邀請民眾經過杉原海岸時,可以停下腳步來感受這片沙灘的故事。策展方也表達,預計由不同的策展團隊輪番接力,規劃後續展演活動。廣邀包括一般民眾、各類型藝術工作者、建築相關專業者等,共同發揮創意、持續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