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拚3年內禁用保麗龍浮具 技術、成本疑慮仍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南市拚3年內禁用保麗龍浮具 技術、成本疑慮仍存

2021年01月13日
摘錄自2021年1月12日中國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南是養蚵大鎮,然而傳統的保麗龍浮具,容易破碎漂流,形成「白色海灘」景觀。對此,台南市農業局預計要在3年內,修法禁用保麗龍(EPS)浮具,並於去年起接受漁業署補助3840萬元,替換超過5萬顆保麗龍浮具為發泡聚丙烯(EPP)、聚乙烯(PE),然因技術上仍有疑慮,導致EPP浮具仍易破損,讓環團批評是治標不治本;農業局漁管所代理所長吳俊傑則表示,會再與蚵農溝通。

台南市淺海浮筏式牡蠣養殖數量約9000餘棚,面積達1400公頃,年產量約5000公噸,產值超過5億元,目前以安南區、安平區、南區居多,是南市重要的養殖漁業之一。而過去竹製蚵棚使用期限大約1至2年,目前南市共設有6處海岸蚵棚回收區,政府雖有編列每年920萬元由廠商清除,但由於清理量過大,無法完全清除,僅能逐年、逐步清理。

至於保麗龍浮具污染問題,台南市雖喊出將於3年內修法,禁止使用保麗龍浮具,但目前政府輔導蚵農使用的發泡聚丙烯(EPP)、聚乙烯(PE)浮具,仍會如保麗龍般,形成破碎顆粒,對環境造成污染。蚵農也反映,浮具最重要的就是易綁、不吃水,但目前政府推行的環保浮具,仍無法克服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