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爬蟲類的健身狂熱者 斯文豪氏攀蜥用伏地挺身嚇退敵人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爬蟲類的健身狂熱者 斯文豪氏攀蜥用伏地挺身嚇退敵人

2021年01月31日
文、圖:羅崇峻(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實習生)

走在森林的步道上,常常會看到樹幹上有矯健的身軀穿梭著,背部兩條黃色條紋特別醒目,嬌小的身軀拖著長長的尾巴。雖說嬌小,牠可是台灣最常見且體型最大的蜥蜴——斯文豪氏攀蜥。通常在草叢綠地、農田、公園、校園或郊區,只要有幾棵樹或是樹叢,都有機會看到斯文豪氏攀蜥的身影。因為能夠非常適應環境,斯文豪氏攀蜥在台灣具有非常穩定的數量。

小時候還是個小鬼頭,在校園時常看到樹上有隻攀蜥,就靜靜的靠近牠朝牠尾巴出手,就抓到了,然後向其他小鬼頭們炫耀。而第一次認識到斯文豪氏攀蜥是小學時,拿到的生物介紹卡上面是一隻趴在蕨類植物上、鱗片分明、頭型如恐龍般的蜥蜴。如此特殊的特徵,讓我之後在森林看到這類形狀的蜥蜴都稱為「斯文豪氏攀蜥」,殊不知台灣共有5種攀蜥,其他分別為黃口攀蜥、短肢攀蜥、呂氏攀蜥和牧氏攀蜥。


攀蜥是野外常見的生物之一。

台灣低海拔地區比較常見的是斯文豪氏攀蜥與黃口攀蜥。比較好分辨的方式是看牠背後的兩條黃縱斑,再來就是看牠的口腔外緣的顏色是否為灰白色及下顎是否有白斑。有機會看到牠張口,看看口腔內是灰灰白白、還是黃澄澄的,黃色的話就必定不是斯文豪氏攀蜥,而是黃口攀蜥。


斯文豪氏攀蜥的公蜥,體側會有兩條黃色的條紋。

到自然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每一次走入步道時,都一定會有攀蜥陪伴。常常走著走著,猛然一抬頭,一隻攀蜥就趴在樹枝上動也不動,圓潤的眼珠子轉呀轉著打量著這個龐然大物。試著靠近牠時,牠依舊不動如山,可能還認為沒有人注意到牠,直到伸手接近時,才如同觸電一般彈了起來,一溜煙跑到樹上,在沒有人碰的到的地方做起了伏地挺身的姿勢,彷彿在嘲笑敵人的笨拙。

即使攀蜥在台灣數量非常豐富,為了繼續能夠看到如此的生態風景,並能讓後代子孫能夠一起共享,保護棲地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及義務,愛護地球就從今天開始做起。

動物小知識:催眠攀蜥

假死,是生物遇到敵人時的本能反應,並趁敵人不注意時趁機溜走。只要把把攀蜥四肢離地並將其眼睛遮住約10~20秒,在不驚動它的情況下,攀蜥有可能會像被催眠一樣進入假死狀態。


攝影:羅崇峻

中文名: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

科名: 飛蜥科 

學名: Japalura swinhonis Gunther

分佈: 平地至1500公尺以下低海拔山區,以及離島蘭嶼、綠島、小琉球。 

特徵:

  1. 體長約8公分,最大全長可達31公分的蜥蜴。
  2. 尾部不會自割,體背以黃褐色為主,背部兩側有菱斑連貫成黃綠色縱帶。
  3. 嘴的外緣為白色,口腔內為灰白色或與黑色,喉部有白斑。
  4. 體色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色,以增加隱蔽的效果。
  5. 遇到危險時,會鼓起身體做伏地挺身的姿勢以嚇唬敵人。

生態: 棲息環境以樹林邊緣為主,或是樹叢旁的小徑、大樹樹幹上都不難發現其蹤跡。斯文豪氏攀蜥領域行為明顯,當發現有動物接近時,便會將喉部擴張,同時喉部的白斑也因喉部顏色變暗而更加顯著,並藉由持續做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來宣示領域。斯文豪氏攀蜥為日行性,夜晚時會趴於葉面上休息。主要以昆蟲或是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