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樹語:坪林亞歷山大椰子樹的回魂與轉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未竟的樹語:坪林亞歷山大椰子樹的回魂與轉生

【你來報報】

2021年01月27日
文:江欣樺;圖:陳科廷、Hen美的工作室、C-LAB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阿公說外面的椰子樹要被砍掉了。」

新北市坪林區坪林國中一側原有一排13棵矗立超過30年的亞歷山大椰子樹,疑似由於落葉損毀民眾車輛,坪林里辦公室及公所收到陳情、會勘後,遂將這些椰子樹宣告為「枯倒檳榔樹」(甚至誤認樹種),在一紙公文決議下,公告3天內就被匆匆移除。

儘管關心環境的在地人士利用線上、線下各種管道發聲,甚至尋求新北市的樹保委員廖鎮洲、關心環境的民代等外部奧援,試圖暫緩砍除作業,最後仍無法挽回。與椰子樹的離別匆匆,讓回鄉青年、同時是「採集人共作室」主理人的陳科廷開始思考,如何在好好說再見之外,更轉化為未來公民參與地方環境事務的新方向。

回魂:種子紙與環境反思

此意外事件讓社區民眾,尤其是青年們彼此串聯積極討論。陳科廷也將議題帶到學校課堂與同學一同反思,「其實大家都有聽到鋸樹的聲音」,在說明事件原委之後,引導同學站在居民、公部門等不同立場出發,重新思考新的解決方案,以避免這件憾事再發生。

經過多方的努力爭取,在9月28日時新北市政府發文給坪林區公所,依據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明文需於開工前14天內於工區設置施工說明及期程、診斷及會勘等相關資訊供民眾參閱,必要時也需要召開說明會,以達到資訊公開及溝通交流之目的。

這封公告雖然亡羊補牢,卻讓更多執行單位重視居民知情及參與討論的權利,更促使坪林民眾更主動地關注環境、積極為地方事務發聲,讓椰子樹的犧牲換來新的公民參與機會。

在此之後,另一場行動則是在12月初,陳科廷收到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創新實驗室與「Hen美的工作室」接洽,希望能用在地的茶渣素材製作再生紙,因緣際會在坪林新北好茶節催生了「期待長出的未來-茶香種子紙工作坊」。

活動中在地青年鐘振紘為參與者導覽遺留的樹根與軀幹,在種子紙完成後,邀請每個人在自己製作的種子紙上寫下心願,「種下會發芽的希望」。

同時陳科廷也在遺留的樹穴裡設置立牌,展示事件當初的討論資料及公文,並在活動現場將當時留下的亞歷山大椰子樹幹排成圓圈,於焉長出了邀請大家坐下來討論的公共空間。

轉生:藝術介入與公民啟蒙

在地課程與茶節的嘗試後,陳科廷繼續將議題帶到他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Lab Kill Lab」「植托邦(Phytopia)」工作站,以《回魂術,樹魂回》為題,結合生態、科技藝術、跨物種溝通等多元取徑,試圖讓這些意外死亡的樹「回魂」,聽取祂們未能聲張的話語,進而從科學和藝術角度,探索植物如何擁有治理權和政治性。

工作坊分成田野調查和科技裝置實驗兩個階段,在現地的田野踏查中,陳科廷首先帶領參與者從市街上的樹木遺跡出發,採訪周邊居民意見,到公所索取當時的會勘資料;也到樹木被遺棄的虎寮潭,採集亞歷山大椰子樹殘骸;晚間則邀集居民、區公所代表參與回顧餐敘,真正交換並了解不同立場與觀點,眾人在樹保委員廖鎮洲老師的主持下完成簡單的和解儀式Sbalay,象徵放下成見、迎向共同未來。

隔天所有參與者再一起拜訪坪林山林裡自然生長,展現自我意識的原始森林,也讓大家回歸所有生物應有的生命權力。

第二階段的樹語工作坊,則邀請林業試驗所研究員葉若鋆、科技藝術家詹媛安,各以植物的化學訊號-氣味;開源儀器偵測植物體內的電流、振幅、環境中光線、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試圖解讀樹木的訊息,成為人能夠感受、解讀的語言。

大家也從採集的樹木殘骸中發現沒能來的及綻放的花序,竟然來能測出像脈搏一樣的電位波紋。參與者便嘗試以不同感知、想像,嘗試解讀這些未竟的「遺言」。陳科廷回憶某天一早進到展場,發現搬來的椰子樹幹長出了蕈菇,可見這些植物的死去並不代表終結,更是新循環的開始。

空總展覽結束之後,團隊上週六(23日)也受邀參與台北植物園志工培訓課程,將配合植物園二月的解說主題「療癒庭園」,帶領大家跳脫原本著重在介紹植物名稱、特性的導覽方式,重新開啟每個人的五感六識,用多重的感官認識身邊的自然,除了紓壓放鬆,也讓我們能更感同身受身邊的樹、植物、與多元的生物和環境。

告別之後:如何長出我們的明天?

展望未來,陳科廷指出行道樹種篩選是新的關鍵:「當初種樹的人可能想不到,30年後對環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此外,從公民行動到藝術介入,也帶動了在地居民、學生和外界人士,重新檢視這些習以為常的街角風景,區公所更承諾未來將在決策之前,加強與居民溝通。儘管坪林市街亞歷山大椰子樹筆直參天的景象已不復見,但在樹穴殘骸之上,彷彿可以看到公民社會萌生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