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
1500萬年前潘氏澎湖鱷 將在澎湖化石館亮相
澎湖出土的潘氏澎湖鱷化石,可追溯至1500萬至17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目前已在澎湖化石館組裝完成,可望配合5月「故宮國寶聚澎湖」展出時同步亮相,民眾可一睹這世界級珍貴化石的風采。(中央社報導)
紫斑蝶遷徙創最早封道紀錄 每分鐘最多達696隻
時節越接近清明節,也進入紫斑蝶遷徙季,而在雲林林內的觸口,12日上午出現平均每分鐘319隻,甚至10時還達到每分鐘696隻,是2025年以來的最大量。高公局也緊急將國道3號北上林內路段外側車道封閉,創下歷年國道讓道給紫斑蝶的最早紀錄。另外彰化市區則有水鹿出沒,是否是棲地受到干擾,引發外界討論。(公視新聞網報導)
三仙礁保育區違規捕魚 海巡勸離遭控損壞漁具
宜蘭蘇澳三仙礁被縣政府公告為水產動植物保育區,禁止採捕任何水產動植物,漁船也不得靠近作業。不過海巡11日在海上勸離在保育區內作業的漁船,雙方追逐的過程中產生衝突,漁民指控海巡的船損壞他們的漁具;而海巡否認有衝突以及損壞漁具等情事,只有依法勸離違規漁船。(公視新聞網報導)
國產署台東池上碳權示範區 攜手企業種13萬棵樹苗
國產署12日攜手中興大學及元杉森林「企業創森大聯盟」等企業,在台東縣池上鄉種樹苗,預計71.98公頃國有土地將種植約13 萬棵樹,推動台灣首批大規模自然碳匯新植造林案。(中央社報導)
新北推城市造林 盤點40公頃公有地媒合企業植樹
新北市於今(2025)年推出「都市造林-多元植樹」計畫,除於校園內進行植樹綠美化,更重新盤點出40公頃閒置公有土地,將媒合企業植樹,共同為新北綠地貢獻一分心力。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推動「三生永續」政策,從生產、生活、生態推動永續農業,透過計畫植樹,促進環境生態健康,更符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中央社報導)
瑞典電動車電池製造商Northvolt破產 歐洲曾寄望助降低對中國依賴
瑞典電動車電池製造公司Northvolt雖然在1月股東大會中,有絕大多數股東贊成Northvolt繼續經營,但因無法取得更多資金,12日向瑞典法院提交破產聲請,宣布破產。Northvolt成立於2016年,歐洲曾寄望Northvolt能夠減少西方車廠對中國競爭對手的依賴。Northvolt破產也是瑞典產業史上大型破產案之一,預計影響5000名左右的員工。(中央社報導)
川普再砍氣候研究資源 NASA首席科學家遭解聘
美國航太總署(NASA)11日宣布,依據總統川普的行政命令,解聘首席科學家及其他相關人員。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持續削弱氣候變遷研究的最新行動,首波裁員雖僅影響23人,但後續縮編已箭在弦上。法新社報導,此次裁撤重創NASA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Scientist),其負責人凱瑟琳.卡爾文(Katherine Calvin)是國際知名的氣候學家,曾參與聯合國氣候報告編撰。她與美國代表團上月還被禁止出席中國舉辦的全球氣候科學會議。(自由時報報導)
研究:塑膠微粒提供細菌優良繁殖環境 助產生抗藥性更強生物膜
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發現,塑膠微粒為細菌提供了優良的附著和繁殖環境,讓細菌能夠快速產生體積更大、抗藥性更強的生物膜。科學家擔憂,現今已幾乎無處不在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導致超級細菌更容易蔓延散播,特別是對充斥廢棄塑膠物的貧困地區,造成的影響將會更大。(公視新聞網報導)
印尼發現稀有蘇門答臘象寶寶 疑與家人走失已獲安置
印尼官方在一片棕櫚園裡發現了1隻大象寶寶,屬於非常稀有的蘇門答臘象。目前他被安置在當地的自然保護區。當局猜測,牠是過河的時候和家人走失了。蘇門答臘象非常珍貴,是體型最小的亞洲象亞種,身高只有2到3公尺高,特徵之一是小象的皮膚上有一層明顯的毛髮。而隨著象群和人類衝突、象牙盜獵嚴重,以及自然棲息地被破壞,蘇門答臘象目前在野外只剩下2400到2800頭,被列為有高度滅絕風險的物種。(公視新聞網報導)
暖化研究示警 全球多座大城面臨水火兩重天
非營利機構「水與衛生設施組織」(WaterAid)委託的研究發現,隨著氣溫升高打亂全球水循環,全球一些人口最稠密城市的天候正從乾旱轉變為洪災,這2種極端天氣還會反覆交替出現。路透社報導,研究人員分析全球100餘個人口最多城市42年來的氣象數據後發現,南亞和東南亞的洪災趨勢最明顯;歐洲、中東和北非則變得日益乾燥。(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