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急澄清三接已避開藻礁 環團批:避重就輕、誤導大眾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油急澄清三接已避開藻礁 環團批:避重就輕、誤導大眾

2021年02月24日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孫文臨報導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倒數5天,仍有25萬份缺口,保育團體進入最後衝刺,也讓大潭藻礁爭議再度浮上檯面。中油22日發出新聞稿說明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為維護藻礁生態已採取迴避措施;23日經濟部臉書更連發4篇圖文,強調生態工法可維持藻礁與潮間帶生態。

珍愛藻礁公投小組則發出聲明,怒批中油「避重就輕、誤導大眾」,指出觀塘工業港需要浚挖航道及迴船池的總水域面積高達913公頃,將破壞工業港範圍底下的藻礁生態系。

中油三接站在大潭藻礁持續施工

每年春季藻礁會呈現紫紅色,一旁的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則持續施工。桃園在地聯盟提供

桃園觀塘工業區與工業港開發爭議超過20年,中油擬闢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滿足鄰近的大潭電廠2022年擴建後的天然氣需求。然而,當地擁有生長7600年的大潭藻礁,又發現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等豐富生態環境,從環評階段就爭議不斷,仍於2018年通過環評,目前已經進入施工階段。

台灣中油表示,建設三接是為供應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及北部市場用氣需求,可穩定台灣天然氣的供氣能力,對整體用電、用氣及環境而言,觀塘案可確保電力供應穩定,也有助於降低空污。

中油:三接開發面積已大幅縮減  環團:工業港仍會破壞324公頃

中油強調,三接已通過環評審議,依法取得開發許可,並依環評承諾採迴避替代修正方案,避開藻礁生態敏感區域,僅使用既有填地興建接收站所需儲槽等設施,「未新增任何填區,對觀塘潮間帶保留現況不予開發,不影響藻礁生態,藻礁會被完整保留」。

經濟部也說,通過環評的新方案用地範圍約23公頃,是舊方案的1/10,「使用的是既有用地跟既有的排水渠道,避開藻礁」,增氣減碳的過程中,兼顧穩定供電及友善環境。

151348808_5304409496265850_7025430526118028066_o

經濟部強調,中油三接已縮小面積,避開藻礁區與潮間帶。圖片來源:經濟部臉書

對此,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則說,事實上中油三接「有」新增填區,而非僅使用18年前已開發的既有填區,「依環評資料,工業港將新增填海造地約21公頃,設置碼頭海堤長度1688公尺,北防坡堤4280公尺、450公尺,浚挖航道及迴船池,總水域面積為913公頃」,中油與經濟部絕口不提,是誤導大眾。

大潭藻礁開發範圍。圖片來源:窩窩臉書

中油:工業港離岸設置可維護藻礁  環團:開發範圍仍是藻礁生態系

中油強調,工業港採離岸配置,以鏤空棧橋方式與工業區連接,「經學術及顧問機構以數值模擬及水工模型試驗確認,不會影響沿岸流自然流動,完工後可以繼續供應潮間生態帶所需營養鹽」,也依環評承諾,於2018年成立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監督計畫區生態保育措施執行,對藻礁生態系進行環境維護及生態監測,以實際行動保護藻礁生態系,顯示工程並未對鄰近生態造成影響。

不過,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則反駁,觀塘工業港開發範圍,就是藻礁生態系,「依相關論文顯示,桃園藻礁地形向海延伸範圍至少5公里」。環評資料也載明,工業港計畫區浚挖範圍皆有礁岩覆蓋,厚度自0.4~1.2公尺不等,「三接目前方案仍在藻礁區,中油與經濟部的說法避重就輕,誤導大眾」。

00000000000001-1200_orig

保育團體指出,三接工業港開發將破壞324公頃的海岸面積。圖片來源:珍愛藻礁公投

經濟部:三接可穩定北部千萬人用電  環團:海象不佳、選址錯誤

經濟部發文強調,選擇在桃園觀塘建設三接,就近供應桃園大潭燃氣電廠的機組,可維持台灣的供電穩定,以及北部電力均衡。核二廠跟協和燃油機組從今年開始陸續除役,北部將會急需新電源,「能源局預估,全國需電量,會從2020年2704億度,成長至2025年的3068億度,5年就要增加364億度電,必須開發新的電源」。

經濟部也強調三接如期完工的重要性,三接供氣後,能讓大潭電廠7、8、9號三部燃氣機組上線,補充北部電力缺口,「否則電力缺口必須由燃煤發電支援,得依賴中電北送、南電北送,長程輸電耗損,也難以持續目前台電在空污季降載的措施」。

經濟部強調,大潭電廠新增機組,主要供應台北、新北、基隆、宜蘭、桃園,關係到1000萬人口的用電,是全國區域電網均衡重要的一部分。

對此,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則指出,三接工程開始後,因當地海象條件不佳,數度將船舶開到台北港避風浪,且工作船已發生兩次擱淺意外,其中一次更刮除0.58公頃大面積珍貴藻礁(G2區)。

公投工作小組指出,2004年,中油就曾評估桃園觀塘冬季海象不佳、潮差過大,天然氣接收站安全操作日數過短等狀況,如今卻避而不談,誤導大眾,「政府不該將接收站蓋在海象惡劣的大潭海域」,主張選址不當的三接應遷址。

中油工作船於3月28日擱淺造成藻礁大面積遭破壞,右側深色為藻礁原始樣貌,後方為大潭電廠。孫文臨攝

中油於2020年3月28日發生擱淺造成藻礁大面積遭破壞,後方為大潭電廠。本報資料照,孫文臨攝

經濟部:天然氣發電降低碳排  環團:破壞7600年藻礁卻用25年就部分閒置

經濟部也說,天然氣發電的排碳量,只有燃煤發電的一半,是未來台灣因應全球減碳轉型的重要過渡能源,「從國外進口天然氣時,則需要接收站接收跟貯存,再供氣給天然氣電廠,所以必須興建接收站」。

珍愛藻礁公投小組則說,天然氣碳排放量雖較燃煤低,但仍屬化石能源,依據《溫管法》目標在2050年達到減碳50%,學者推估屆時將會有4成的接收站閒置,「花1000億破壞7600年的藻礁蓋三接,25年後閒置4成,划算嗎?」


搶救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左一)與台電副總方振仁(藍衣)於大潭藻礁現勘。本報資料照,孫文臨攝

時代力量也發文表示,當初三接選址其實有台北港、林口港等替代方案,但中油卻一直堅稱不可行、不願評估,「若在台北港興建要10多年,時程來不及,用缺電來恐嚇人民」,批評中油是先射箭再畫靶,並非綜合考量後的最佳地點。

時代力量也強調,民間團體發起公投希望打破「經濟優先」的傳統思維,把「環境永續」融入台灣發展,期望重新啟動評估合適廠址,並守護7600年的大潭藻礁。

不過,中油表示,已針對各替代方案進行評估,但遷址台北港等,皆無法滿足大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的用氣時程。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