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潟湖是全台最大的潟湖,為了延長沙洲壽命,守護七股潟湖的生態與產業,台江國家公園與慈心基金會合作,計畫要在沙洲沖刷最嚴重之處種下7萬棵樹,3年內造林面積達15.7公頃。然而,團隊準備開始造林時,卻遇上了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樹苗苦於無水澆灌。
慈心表示,將等到5、6月下第一場雨時,再開始大面積種樹。台管處則將於沙洲上佈設貯水設施,因應未來可能成為常態性的缺水現象。
沙洲可阻絕風浪 庇蔭生態多樣性與獨特產業文化
由青山港汕、網仔寮汕、頂頭額汕三座沙洲與本島陸地圍塑而成,七股潟湖總長度約6.6公里、水域面積約1100公頃左右,為古台江內海淤積陸浮的遺跡之一,當地漁民也稱為「內海仔」。
由於沙洲阻隔了風浪,七股潟湖成為有利物種生長的環境,孕育約258種魚類、71種螺貝類[1],更是瀕危的黑面琵鷺等200多種候鳥每年過境必訪的重要棲地,數百年來在地漁民利用環境優勢在此養蚵、捕魚,形成獨特的產業文化景觀。
1990年代在保育人士等各界努力下,替七股潟湖擋下了「濱南工業區」,並於2009年成立台江國家公園,然而近年來七股的沙洲、潟湖仍在環境變遷、人為開發下快速改變。
每年倒退數十公尺 七股潟湖內縮、陸化陷危機
近年來七股潟湖不斷往內縮,根據航測圖資料,1998年至2012年間,網仔寮汕內已內縮了285公尺,平均每年倒退20~30公尺。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課長王建智指出,由於曾文溪水庫興建後從上游攔截了泥沙;以及西南沿海漁港為保護港灣設施,延伸強化堤防工程,導致突堤效應,使沙源不足導致沙洲流失、窄化,「沙洲以往平均高度為6.5公尺,現在降到約1公尺。」
此外,沙洲面向台灣海峽的防風林因缺乏維護而快速消失,無法發揮攔截風砂的功能,使內部潟湖逐漸淤積、陸化。對此,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台管處)去年底與慈心基金會合作,透過海岸造林鞏固沙洲。「植樹可以把沙留在沙洲上,延長沙洲壽命,爭取更多時間進行監測、研究,以找出更多好的解方。」
台管處處長謝偉松表示,啟動沙洲植樹造林是重要的里程碑,「未來應如何增加沙源並將沙固住,是台管處要積極面對的重要挑戰。」
造林鞏固關鍵沙洲 選植最耐逆境樹種
台管處選擇於網仔寮沙洲上沖刷最嚴重的窄點,優先進行植樹造林工作,預計將於3年內種下7萬棵樹,造林面積共達15.7公頃。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表示,在這裡造林會面臨強勁的東北季風、地下水鹽化、不定時暴潮等多重逆境,「這件事真的很難,但若繼續拖延,保護沙洲的希望只會更渺茫。」
根據慈心基金會的網仔寮沙洲造林計畫,第一年(2021年)將分別在3公頃的窄域沙丘種下1.6萬樹、3.3公頃的破空林種下9400棵樹,2公頃的紅樹林則種植4000棵樹。
程禮怡進一步解釋,面對台灣海峽的這一側,將種植耐鹽、耐淹且能固沙的林投,「就算整個被沙埋掉、被風浪淹過,林投都還是可以存在。」接著,往內陸依序種植檉柳、原生種黃槿,在地勢低窪易淹水處種植白千層,在面向七股潟湖(內海)一側種植紅樹林。
程禮怡強調,規畫內容都是根據慈心多年來在全台沿海造林累積的經驗,選植的外來樹種都不會有入侵、破壞生態的問題,「先讓已知最強悍、耐鹽擋風的外來種樹種(檉柳、白千層)改善環境,後面原生樹種才能代代生長。」
除了植樹外,慈心團隊也先一步於造林區佈設防風堆沙籬,攔住風砂後植樹以抬升海岸地形,根據王建智的觀察,今年初起築起的堆沙籬目前已累積近20公分厚的沙。
此外,台管處亦於沙洲岸際設置間隔、弧形排列的柳杉木樁作為消浪設施,取代傳統消坡塊等強制工法,程禮怡解釋:「木樁間隔的設計減緩海浪的力量,使浪把沙帶進來,緩速退出去時沙就會沉下來。」
萬事俱備只欠降雨 年中預計啟動大規模種樹
然而,今年台管處及慈心團隊始將正式執行造林時,卻遇上了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
王建智說明,沙洲本來是很好的天然保水基地,以往常態性的保水層約在地下50公分到2公尺之間,往下才是淡水與海水的交界處,然而去年起的乾旱,使沙洲上的淡水幾乎蒸發殆盡。
慈心團隊現場實測剛抽取到的地下水,導電度竟高達10.6ms/cm,「一般灌溉用水是0~1ms/cm,海岸樹種的忍耐極限約2ms/cm,10ms/cm以上沒有樹可以活下來。」
「只好延後等到5、6月下第一場雨時,再開始大面積種樹。」程禮怡表示,在樹苗種植初期,若沒有穩定供應的淡水,就算是廣用於缺水地區、慈心的種樹利器「水寶盆」也無用武之地。
「未來缺水的情況可能會週而復始的發生,我們將設置貯水設施,將雨季的水保存下來。」王建智表示,自己水利工程背景轉到保育工作,將善用沙洲的地形與重力等條件設置軟性、最簡化的水利設施,「國家公園基於保育立場,不希望為了搜集雨水就去做強硬、永久性設施,破壞既有的景觀。」
王建智說明,未來將在沙洲的制高點挖設水坑,讓蒐集到的雨水順著重力,透過導管流至各處的水池供水,「就像配自來水的概念。」而最重要的是,這樣注重「減法」的水利設施,將可彈性拆除移動、重複利用,達到節省成本與環境友善的雙贏。
註釋
[1]引自《台江國家公園》專書,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