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8日
摘錄自2021年5月18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變少,但在大自然世界卻反其道而行,位在澎湖唯一國際級濕地的青螺濕地,小燕鷗的繁衍正是大張旗鼓的「進行式」,現在已有116窩,7月繁殖期過後可望突破去年208窩紀錄。
澎湖青螺濕地保護區位於本島的湖西鄉北岸,總面積約100公頃左右,是澎湖重要的生態敏感區之一,1994年環保署即列入澎湖重要生態敏感區,2007年列入國家級濕地。
2019年澎湖縣政府在青螺濕地擴大棲地整治,約1000平方公尺之後,小燕鷗的產卵空間較大。而農漁局也在此增加燕鷗棲息的告示牌,呼籲民眾不要餵食干擾它們繁殖。另外疫情爆發、觀光客減少,導致人為干擾降低,也是小燕鷗繁殖增加的原因,由高師大地理系教授羅柳墀研究顯示,2019年在青螺濕地產卵的小燕鷗窩數208窩,已超過2018年總數119窩,接近倍數成長。由於繁殖期一直延續至7月,小燕鷗的人為干擾愈少,繁殖速度可望增快,相當有希望突破去年208窩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