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部分周期蟬感染「迷幻真菌」 出現瘋狂交配行為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美國部分周期蟬感染「迷幻真菌」 出現瘋狂交配行為

2021年05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隨著美國部分地區的土壤溫度接近18°C,17年一度的大規模周期蟬孵化日也越來越接近。科學家說,屆時將有數百萬隻蟬破土而出。然而這之中有部分周期蟬感染到真菌,不僅體內會被真菌吞噬,甚至會性慾大增。


蟄伏17年的周期蟬即將破土而出,其中有部分卻感染了「蟬團孢霉」。照片來源:Geoff Livingston(CC BY-NC-ND 2.0)

周期蟬的生命週期長達17年,卻幾乎都待在地底下,在生命的最後才衝出地面求偶交配,接著快速死亡。

不過,2021年這批被稱為「第十群」的周期蟬當中,有部分感染了一種會讓牠們更想要瘋狂交配的真菌「蟬團孢霉(Massospora cicadina)」。這種真菌帶有與迷幻蘑菇相同的化學物質。周期蟬被感染後,除體內會被真菌吞噬之外,還會性慾大增。

西維吉尼亞大學森林病理學和真菌學副教授卡森(Matt Kasson)說:「這種真菌一直在土壤中休眠,直到周期蟬離開土壤,它可以辨識蟬身上的激素信號。」

雄性周期蟬通常會大聲唱歌來求偶,雌蟬則拍動翅膀來回應。但是當周期蟬被蟬團孢霉感染,則雄蟬會同時唱歌和拍動翅膀,假裝成雌蟬,吸引雄蟬前來並傳播真菌。由於這種真菌會導致雄蟬失去生殖器官且腹部會充滿真菌團,無法成功交配。

這些北美特有的蟬僅在15個州出沒,需要13~17年才能完成牠們的生命週期。因此這批蟬是自2004年起就一直在地下生長,直到現在成年準備從地表冒出交配和產卵,最後達到其生命週期的盡頭。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北美這些地區將有數百萬隻蟬跑出地面。

卡森說,有些人會為了體驗類似嗑藥的感覺而吃這些蟬,因為牠們體內含有苯丙胺,也就是安非他命。儘管預計不到5%的蟬會感染真菌,但卡森建議還是別吃。「苯丙胺只是我們在蟬體內發現的上千種化合物之一,我們不知道其他化合物對人類有什麼作用。」

參考資料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