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冷杉(又稱杉木)是一種起源於白堊紀晚期、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物種。氣候變化導致其大多數親緣物種滅絕,只有它倖存了下來。雖然杉木是一個古老的倖存物種,但直到最近一千年才廣受推崇。作為如今中國南方最常見的樹種,相比於它的史前足跡,杉木的成功主要還是在於它與人類之間建立的一種與眾不同的關係。
它的不少天然特質受到人們的注意和欣賞,比如樹幹通直、生長迅速、耐腐蝕,以及具有針葉林中罕見的樹幹發芽能力等。發現杉木的這些優點後,人類便掌控了杉木從籽苗到樹苗再到長成後被砍伐的整個生命週期。西元1100年左右開始,土地所有者們開始種植杉木,其種植範圍和強度在西元1500年後開始逐步提升,並替代了中國南方大部分的天然林。
人類學會種樹的時間遠遠早於西元1100年。這一點可以從西元16世紀出現的文字記載中得到佐證,甚至有可能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林木種植技術。然而直到11世紀或12世紀,天然林面積依然非常廣闊,人類日常生活的燃料和木材需求完全可以得到滿足。到了宋代,城市化、戰爭、堤壩建設、商貿往來等因素導致木材供應趨緊,對木材短缺的擔憂推動人們開始大規模種植樹木,並將其作為一種利潤來源和戰略資源。國家和私人都曾嘗試加大各自土地上的森林培育力度,但官方的努力最終還是敗給了逐利的動機。中國古代的國有林逐步消亡、甚至被遺忘,直到20世紀才又回歸;而私有商業林則存活了下來,並不斷擴張。
西元1200年前後,徽州(今安徽南部地區)和浙江西部成為商業林增長的核心地區。長三角城市的木材需求以及景德鎮瓷窯的燃料需求讓林木種植者和商人賺得盆滿缽滿。由於這些森林往往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長成,他們還成立了專門的防火防盜組織,並通過持股機制來共擔森林的成本與風險,並允許林木種植者提早套現。
16世紀中葉,杉木種植擴展到了江西中西部、福建北部、浙江和江南大部分地區;18世紀中葉,這種擴張深入到湖南中部、廣東北部,並最終達到貴州東部以及四川、廣西部分地區。人力作用之下,杉木開始遍及中國南部內陸地區:大部分資本、市場渠道和經營模式都由徽州商人掌控;負責種植和採伐工作的則主要是福建和江西的客家移民;杉木插條和籽苗都是通過人力運輸到山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原生於中國南部並由南方地區移民推廣種植的樹種卻並不是以徽州商人或客家勞動者的名字命名的,反而是以一個英國醫生詹姆斯·坎寧安(James Cunningham )的名字命名。因為是他將杉木引入到了西方,並在那裡作為一種異域品種進行小範圍栽培。
雖然中國朝廷並沒有在杉木的推廣種植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它對商業林生存發展的作用卻不可或缺。合同和土地登記系統得到官府的承認對私人林權的發展至關重要,否則林場所有者就無法通過種植林木獲利。由於杉木原木及木材是製作桅杆、木板和一般建築施工的理想材料,因此中國朝廷監管林業市場的部門還給予其優惠政策。當時的官船多以杉木建造,因此杉木的課稅也低於其他大部分木材。
在西南地區,為了給京城的皇宮建設提供大量木材,中國朝廷派人砍伐了大量的原生林,並通過修建道路、打通關係將木材商人吸引到了這個地區。邊防駐軍和河流疏浚項目讓國家權力滲透到了地方土司的領地,為漢人進一步遷居此地奠定了基礎。當西南地區的大部分原生林被砍伐殆儘後,江西來的工人和徽商便幫助當地人種植杉木作為替代。
杉木的大量種植也讓人與生態都付出了代價。天然林長期以來都是一種開放的資源,當地居民可以在林中砍伐樹木、撿拾木柴、採收野果或是捕獵來滿足生活所需。儘管有風險和利益共享機制,但是新種植的私有商業林卻無法發揮上述這些功能。相反,它們基本上不允許外人進入,婦女、窮人自然也無法進入其中獲得所需的燃料、食物和牲畜飼料。
而且,這種在同一時期種植同一樹種的模式還大大降低了此前以闊葉常青樹種為主的森林生物多樣性,無法支持複雜的生態系統。此外,華南大部分地區也再難見大象和老虎的踪影,一同消失的還有數十種動植物種群。相比於原生的混交林,這種缺乏生物多樣性的人工林更容易受到火災和侵蝕影響,對土壤肥力的消耗也更快。
人為控制杉木的生長周期,並讓這種理想的木材樹種逐漸佔據並統治森林生態系統,這背後是「種植園時代」這一更大的歷史背景,也是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和羅安清(Anna Tsing)所稱的「種植園世」(Plantationocene)。
人類從有歷史記錄之前就已經主導了草本植物(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穀物)和草食動物(包括大多數牲畜)的生命。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曾經指出,對穀物、草食動物的生長以及從事相關生產的農民進行控制既是城市、政府和成文歷史本身發展的關鍵,也與奴隸制、疾病、環境破壞等人類文明陰暗面有著密切關係。
過去的幾千年裡,特別是過去500年,這一趨勢不斷向前發展。人類用之前掌控草地的方式逐漸主宰林地的發展,比如簡化和縮短少數木本植物的生命週期,人工種植和採伐樹木,並清除了大多數其他動植物種群。在大西洋世界中,糖是大規模耕作的種植園時代驅動因素。這種殘酷的經濟導致大量非洲人被當做強迫勞動力運到了那裡,從而將雨林改造為甘蔗種植園。而在今天的熱帶地區,香蕉、咖啡、可可等木本作物大規模耕作的種植園對全球氣候和當地生態、生計都造成了威脅。
世界種植園發展史中往往很少提及中國,但他不應被忽略。在大西洋沿岸地區開展大規模醣類作物種植之前,中國就開始大量種植茶樹和桑樹,因此可以稱得上是種植園經濟的鼻祖。過去幾千年裡,中國還廣泛種植了松樹、樟樹、竹子、桐樹、烏桕、漆樹以及各種水果和堅果類樹木,以及棉花、煙草、靛藍和罌粟等一年生作物。但是,中國種植園歷史上最重要也是資格最老的主角還應該是中國冷杉。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中國冷杉與種植園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