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全台史上最高溫40.6度、秋行軍蟲現蹤台東、全球新增5處世界遺產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全台史上最高溫40.6度、秋行軍蟲現蹤台東、全球新增5處世界遺產

2021年07月25日
編輯室

7月23-25日

徐旭東:經濟復甦 兩岸水泥需求看增

亞泥董事長徐旭東指出,台灣雖有本土疫情、打炒房政策等干擾,不過,政府加速推動公共工程,水泥需求仍較去年成長。中國疫後經濟復甦,水泥需求將全面恢復。(中央社報導

農戶質疑下鄉溝通只是應付 南科局長澄清

橋科開發案正火如荼推進,園區預定地涵蓋31公頃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南科管理局長蘇振綱日前到地方與農戶溝通,中崎循環農業執行長楊登旭今(25日)指出,其實南科早已把環評補件資料送交環保署,27日環保署就要開第三次審查會議,「既然都已送件,還找我們溝通談什麼?真是開中崎有機農民一個大玩笑」。

高雄市農業局副局長王正一說,日前南科局長等人與農戶碰面溝通,共識是7月底要辦說明會,農業局已發文給中崎農場農友,7月30日就會辦新農場設計說明會。(聯合報報導

非核家園 台電:7/27前遞核三廠除役計畫

台電啟動核三廠除役前期作業,台電表示,將在7月27日之前提交核三廠除役計畫。主管機關原能會表示,預計民國112年2月底完成審查,隔年正式啟動除役。(中央社報導

秋行軍蟲現蹤台東秧苗 專家籲強化管理

台東7月中旬後農民插秧時陸續發現秧苗上有秋行軍蟲。台東縣政府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秋行軍蟲危害已經擴散,須盡快加強防治。(中央社報導

彰化太陽能發電案涉石虎棲地 縣府建議另選場址

漢特能源公司規劃在彰化縣花壇鄉設地面型太陽光發電設施,但場址部分土地位屬山坡地保育區林業用地,是八卦山北段重要野鳥及石虎棲地,縣府今天(23日)建議業者優先選址臨海土地。(中央社報導

強降雨致淹水 立院建議規範市區道路透水性

立法院法制局最新報告指出,目前台北市雨水下水道系統能夠容受每小時78.8毫米的雨量,但6月4日主要降雨區雨量每小時達到129毫米,顯示現有的排水工程已無法應付極端降雨事件。現行市區道路及人行道鋪面設計,皆未規範其透水性,建議應明確規範。(中央社報導

立委籲搭建防災防疫平台 完備勞工天災出勤辦法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賴香伶今天(23日)舉行記者會指出,因應極端氣候與疫情,政府應搭建防災與防疫整合平台。張其祿表示,未來極端氣候現象可能不斷發生,加上既有的疫情,政府不能由老百姓自行想辦法,呼籲政府應搭建防災與防疫系統平台,才能有效整合雙邊系統。(中央社報導

水庫支援外縣市卻先限水 議員爭苗水苗用酌情回饋

苗栗縣永和山水庫支援新竹用水,今年乾旱期間,頭份、竹南地區卻率先於4月6日分區限水,這次縣議會定期會包括議長鍾東錦交付議案,及多名議員於總質詢,發出不平之鳴,爭取「苗水苗用」,及使用者付費回饋苗栗亟待興辦的水利建設。(聯合報報導

苗台13甲護石虎 5公里2速限險象生

台13甲線苗栗縣造橋鄉豐湖村、後龍鎮校椅里約5公里路段,因保護石虎其間設置2段區間、2支固定桿測速,又分日夜間速限每小時60公里、50公里兩種版本,議員廖秀紅認為速限不一,反而造成交通混亂,縣警局長周煥興昨(22日)認同「速限要一致,不然民眾無所適從」,將提報道安會報討論。(聯合報報導

台東綠色隧道老茄苳 工務段認修剪過頭

台東綠色隧道因號誌桿改善,部分老樹遭斷枝,立委劉櫂豪接到民眾陳情,昨(23日)要求停止修剪,台東工務段也坦承「修剪太過頭了」,隨即將樹幹傷口處塗上藥劑,避免細菌感染。(自由時報報導

搶救一級瀕危草鴞 林管處攜手屏科大建構保育平台

屬於中型貓頭鷹的草鴞因棲地和人類高度重疊而數量逐漸減少,被列為一級瀕危動物,屏東林區管理處與屏東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建構保育平台,規畫復育草鴞棲地。(中央社報導

永豐餘工紙攜北富銀 籌組首檔綠色金融聯貸案

永豐餘投控旗下子永豐餘工業用紙今天(22日)宣布,委託台北富邦銀行籌組5年期的綠色金融聯貸案,金額達新台幣16億元,為全台首檔綠色金融貸款。(中央社報導

40.6度破史上最高溫紀錄 台東縣府啟動熱傷害防護機制

台東縣太麻里鄉今天(25日)中午因焚風出現全台史上最高溫40.6度,打破2004年台東市的40.2度舊紀錄,且全縣各地即使無焚風也非常炎熱。縣府已知會各鄉鎮市啟動熱傷害防護機制,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外出活動,也請工地減少工人曝曬在太陽底下的工作強度,避免中暑。(聯合報報導


貝索斯突發奇想:要把地球污染產業移到別的星球

常有驚人之舉的全球首富傑夫·貝索斯又有驚人之語。他在20日太空之旅結束後突發奇想稱,要把地球上全部的「污染產業」移往別的星球,以保護地球。貝索斯表示,太空之旅強化了他對氣候變遷、對環境的承諾。(香港中通社報導

打造「極安全」的核能發電廠確實可行!馬斯克主張採用核分裂技術

馬斯克21日與推特(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方舟投資(Ark Invest)執行長凱薩琳伍德(Cathie Wood)共同出席「The B Word」線上論壇時指出,「極安全」的核能是可能存在的,並強調是針對「核分裂」(fission)。核分裂是傳統核子反應爐採用的程序。(數位時代報導

能源專家警告:未來5年內將出現石油危機

能源專家、對沖基金Maglan Capital總裁塔威爾(David Tawil)週四(22日)指出,就石油供應方面來看,隨著經濟開放帶來強勁需求復甦,石油企業爭相退場的趨勢越發嚴重,這可能導致在未來5年內出現石油危機。(自由財經報導

11月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前 英國先邀51國開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11月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召開,英國今天(25日)先將當起東道主,接待51國的氣候與環境部長前來參加「重要的」氣候會議。(中央社報導

G20未能達成氣候協定 義大利:中俄印難溝通

20國集團的環境與能源部長,22日起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舉行為期兩天的氣候會議。第一天就有好幾千人聚集在會場外遊行示威,倡議團體AVAAZ阿根廷代表索里亞強調,「今天要講的話是不能再有貧窮,不能再有環境危機,我們呼籲20國集團,最富有的國家償還生態債。」

會議通過了G20那不勒斯環境宣言,各方就生物多樣性、高效利用資源和循環經濟、可持續金融三個方面的多項議題達成共識。不過,義大利生態轉型部長辛哥拉尼(Roberto Cingolani)在23日表示,全球20大工業國(G20)的能源環境部長們未能在最終的關鍵氣候變化承諾中達成共識。(公共電視北京新浪網自由財經報導

德媒:梅克爾「謝幕記者會」談五大危機

據德國《時代》周報網站7月22日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她16年任期內最後一次出席夏季聯邦新聞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報導稱,她承認了自己在氣候保護方面所經歷的失敗和失望。梅克爾說,從把全球變暖限制在2°C以內的雄心來看,在她擔任總理期間「發生的事情還不夠多」,因此必須加快步伐。(參考消息網報導

研究:鳳頭鸚鵡擅學習 會開垃圾桶覓食還教同伴

今天(23日)刊登在美國「科學雜誌」(Science)的研究結果顯示,某些高智商的澳洲鳥類懂得如何撬開垃圾桶覓食的方法,並迅速向雪梨近郊的鄰近鳥群散布這項福音,而使之普及化。(中央社報導

印度破紀錄雨量釀洪災 至少136死10萬人避難

印度西部瑪哈拉施特拉邦和果亞邦出現破紀錄雨量,豪雨導致洪災,近10萬人被迫撤離,瑪哈拉邦至少136人死亡。(聯合報報導

全球新增5處世界襲產 法國燈塔沙國岩畫入列

世界襲產委員會第44屆年會在中國福州舉辦,今天(24日)的線上會議新增5處文化襲產,法國哥杜昂燈塔、沙烏地阿拉伯的希馬岩畫,以及多國聯合申報的歐洲SPA勝地等均入列。(中央社報導

澳洲成功遊說 大堡礁暫不列瀕危世界遺產

儘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擔心氣候變遷加速破壞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珊瑚生態系統,但在澳洲遊說下,大堡礁今天(23日)暫時未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單中。(中央社報導

賓士將投資逾470億美元 2030年前全面轉向電動車

德國汽車巨擘戴姆勒旗下的賓士(Mercedes-Benz)22日宣布,加速朝生產電動車轉型,準備在2030年前全面轉為生產電動車。目標是2025年後推出的所有新車都是純電動車。(經濟日報報導

法國噪音污染的經濟代價高達每年1560億歐元

法國國家噪音議會及環境能源管理局的研究顯示,為改善噪音污染影響每年花費高達1,560億歐元。約900萬人受噪音困擾,因而導致壓力、抑鬱和心臟問題。約2,500萬人表示噪音影響生活,約43.2萬人稱需服鎮定劑。(東網報導

對抗氣候變遷 葉倫籲多邊開發銀行調動民間資本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今天(23日)告訴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其他多邊開發銀行首長,要想出具體計畫,大幅調動更多資本對抗氣候變遷和支持減碳目標。(中央社報導

中國推動新能源儲存技術 2025年達3000萬千瓦

周五 (23日) 中國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公布新型能源儲存技術發展方針,到2025年,要達到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裝機規模要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鉅亨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