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台灣最大滯洪池光電廠啟用、南極臭氧洞顯著擴大、比爾蓋茲籌資乾淨能源10億美元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台灣最大滯洪池光電廠啟用、南極臭氧洞顯著擴大、比爾蓋茲籌資乾淨能源10億美元

2021年09月21日
編輯室

9月17至21日

黑面琵鷺先頭部隊4隻 現蹤台南四草保護區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巡查員昨(16日)中午在台南市四草保護區「大池仔」發現4隻黑面琵鷺,疑似今年秋天南下渡冬的黑琵先頭部隊,但因距離過遠,無法判斷是成鳥或是亞成鳥。 全球黑琵族群逐年成長,2021年全球普查總數達5222隻,首次突破5000隻大關,較去年4864隻增加358隻,其中在台灣的黑琵有3132隻,約佔全球總數6成,創下歷年新高。(中央社報導

中油大林廠氫氣外洩火警 居民掀抗議行動

中油大林廠昨天起開爐試俥,今天上午第六媒組工場將廢氣排往燃燒塔燃燒,卻因管線閘閥墊片老化,造成氫氣等廢氣外洩起火。大林蒲遷村權益促進會今晚率居民拉白布條抗議,認為居民已忍受污染50年,國營事業和市府全不幫居民爭權益,叫居民如何想得開。(聯合報報導

聯合再生攜工研院、三芳 強攻易拆解太陽能模組

為拓展太陽光電循環新商機,工研院於17日舉辦「低碳太陽能模組國際研討會」,由工研院、三芳化學及聯合再生公司分享低碳太陽能模組開發經驗,並與荷蘭能源研究中心及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共同探討如何加速建構循環再生的太陽光電產業鏈。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發展目標之一,不僅是產業的巨大挑戰,也是綠色科技的發展契機。(中央社報導

試驗管布管成功 台東深層海水產業跨出關鍵一步

經濟部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究中心表示,重新布管的試驗管已布管成功並順利取得海水,工程目前仍由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團隊進行後續工程作業,預定年底前每日取水量為2400噸,取水深度超過300公尺,為台東地區深層海水產業發展邁出重要的一大步。(中央社報導

康舒衝刺綠能 台灣最大滯洪池浮力式光電建置案啟用

康舒科技衝刺綠能,旗下台康日能17日在嘉義舉行滯洪池電廠總啟用儀式,康舒表示,本案場區分為嘉義公館、高雄典寶溪D區、嘉義溪墘、彰化萬興四放,四座電廠總計發電建置量62.3MWp,每年發電數8,295萬度,每年減少的碳排量達4.38萬噸,並提供22,817戶一年用電量,為台灣最大滯洪池光電案。(聯合新聞網報導

世界竹日 台印論壇探討竹永續綠經濟

今(18日)是「世界竹日」,台灣與印度的學術與產業機構舉辦線上論壇,就竹永續與綠經濟,包括以竹代木與塑膠等議題進行交流。印度台北協會會長戴國瀾(Gourangalal Das)參與論壇,表示樂見印度與台灣加強合作,結合竹子與科技,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達到綠色經濟的理想。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科技參事王金燦介紹,竹炭材料科技在台灣有著充分的應用,除了生物燃料、民生、農業及工業用產品外,還能做為儲能的電極材料。(中央社報導

減碳潮流促電動車銷量翻倍 法人:未來20年百兆商機

電動車時代來臨,全球市場動能強勁,根據cleantechnica統計至7月底,全球電動車銷量破300萬台,年增率達153.8%,銷量成長逾倍,法人看好減碳效應、多國政府傾力支持,促使電動車產業長達20年新台幣百兆級商機加快到來。(中央社報導

可分解塑膠淪一次性包材 學者憂環境災難

面對趨嚴的限塑政策,可分解塑膠取代一般塑膠的使用量愈來愈大,台塑公司也宣布將加入生產可分解塑膠。學者、環保團體都認為,若不建立可分解塑膠的回收機制和成分標準,生產、使用更多的可分解塑膠只會造成更大的環境災難。

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郭昭吟說,很多企業採可分解生質塑膠只為企業形象,忽略回收再利用等環節,反而更不環保。她提醒,生質塑膠種類多,為了強靭、彈性、好用,有些在生產過程添加塑化劑等石化成分的副原料,目前環保署也沒有副原料的相關規範,民眾和回收商更難分辨。(聯合報報導

因應未來旱災 台積電去年砸28億節水拚生產零中斷

台積電內部評估未來旱災風險可能加劇,除加強節水力度、提高製程水回收率,並擴大再生水使用,據統計,台積電去年在節水與水回收方面共投入新台幣28億元。為了解未來潛在的旱災風險,台積電統計,民國75年至94年新竹縣市地區最大連續不降雨日數為40天,台中市52天,台南市62天,推測民國105年至124年新竹縣市地區最大連續不降雨日可能增加4.15%,台中市可能增加2.42%,台南市也可能增加2.28%。(中央社報導

梧棲大排又見魚屍 中市環保局:水中溶氧低死亡多日已腐爛

台中市梧棲大排又現大量魚屍,由於9日梧棲大排才出現魚屍,附近居民懷疑是附近不肖廠商利用中秋假期偷排廢水造成污染,才導致大量魚體死亡;環保局表示,已派員稽查,魚屍死亡多日早已腐爛,可能是之前死亡魚隻未全部清除淨,魚隻死亡主因是水中溶氧量太低。(自由時報報導

科技部首次為「牠」開專案 珍貴物種草鴞全台不到500隻

橋頭科學園區日前通過環評,高雄將邁入產業發展新紀元;科技部也接獲特殊任務成立草鴞小組,同步展開保育任務。這是科學園區首次為動物開專案,從圈上14公頃預定地著手,科技部的搶救貓頭鷹大作戰,意外比開發計畫受關注。(中央社報導

花蓮林管處保種部落豆 傳承布農食農文化

花蓮卓溪鄉布農族南安部落種植豆子已流傳百年,市面上都買不到,在部落的餐桌上才看得到。花蓮林區管理處將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結合里山倡議理念,保存傳統作物,不但改建傳統家屋成為「布農豆豆家屋」,更記錄部落獨有的豆子,傳承存當地傳統作物及文化。(聯合報報導

小金門海巡發現 瀕危中華白海豚死亡

瀕危物種中華白海豚需要被好好保護,但金門海巡18日在烈嶼的九宮碼頭巡查時,發現一隻死亡鯨豚。經過鑑定,就是中華白海豚。這也是繼5月和8月之後,近期發現的第三隻中華白海豚死亡個體。(公視報導

新北市動保處添購保育利器 倍率望遠鏡加入執法行列

為加強宣導保護野生動物,新北市政府動保處針對北海岸金山濕地等野鳥保育棲息地,採購移動式高倍率望遠鏡,強化進行野生動物觀察及保育工作,除了可以從遠距辨識蜂窩種類、清晰辨識蜜蜂種類,也可觀察濕地裡各種類留鳥的健康與覓食情況,如果發現民眾無故靠近搔擾野鳥,利用望遠鏡功能,也能夠直接照相搜證,新北市政府呼籲民眾一同來維護生態多樣性的環境。(新頭殼報導

基隆海域清出足球場面積垃圾 綠色和平籲立海保法

綠色和平今(20日)表示,在海洋保護區同時也是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海域清出422公斤海底垃圾,面積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以廢棄漁具、寶特瓶為大宗;呼籲應立即推出海洋保育法草案。(中央社報導

2050年淨零轉型 經部設定中油轉型氫能供應商

企業製造朝向碳中和目標,政府單位也力拚淨零轉型,經濟部旗下2大國營事業中油、台電為排碳大戶,同樣面臨綠色轉型。經濟部正設定中油未來經營朝向氫能供應商;至於台電則全力發展儲能系統。(中央社報導

在動物園工作是夢幻職業?南北保育員擬串聯表心聲

高雄市壽山動物園正大改造,預計明年9月重新開張,即使沒對外開放,動物照養、搬家等任務仍由保育員挑大梁。日前招兵買馬2個保育員職缺,入行起薪僅26K,吸引約30人應徵。對愛動物者而言,保育員是夢幻職業,低薪困境也讓保育員有感嘆,壽山、台北木柵等公立動物園保育員醞釀串聯,呼籲修訂13年沒調整的危險加給。高雄市政府表示,公部門薪資結構就是照體制,會盡力照顧保育員權益。(聯合報報導


澳洲打造核動力潛艦 觸動國內反核敏感神經

美國、英國、澳洲15日達成三方安全協議,商定由美、英提供技術,協助澳洲打造核動力潛艦。美媒報導,澳洲此舉不僅讓法國暴跳如雷,同時也觸動國內敏感反核神經,在澳洲,多個反核組織與不少民眾也相當不滿。他們擔心新的核動力潛艦交易可能讓該國抵制核電產業的數十年努力化為雲煙。此外,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16日也親自與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通話,稱這些核動力船隻將遭禁止進入紐西蘭水域。(中央社報導

疫情「助攻」也沒用 聯合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降幅有限

COVID-19疫情擴散一年多,嚴重打擊全球經濟,原先以為同樣危急的氣候危機能因商業活動減少獲得舒緩,但據世界氣象組織(WMO)觀察,疫情對緩解碳排放效果不大,全球也沒有達成預計的減碳目標。WMO的「2021聯合科學報告」中提到,全球並沒有達成預定的減碳數字,且離《巴黎協定》所設立的目標越來越遠。(中央社報導

南極臭氧洞顯著擴大 面積超越整個南極洲

全球氣候危機逐年加劇,國際紛紛施行更嚴格環境保護措施力挽狂瀾。但據科學家觀察指出,位於南極上空的臭氧洞在上週大幅度擴張,如今面積已超越了整個南極洲。臭氧集中在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可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降低人類罹患白內障、皮膚癌等疾病的機率。臭氧洞則是指「地球的大氣層,臭氧含量異常稀少的區域」,南極的臭氧濃度在永夜期結束後受陽光照射開始降低,加上氟氯碳化物(CFCs)等人造化學物質破壞,才會在特定季節於南極上空出現。(自由時報報導

研究指海洋溶氧量跌 魚類遷淺水區 憂增過度捕撈風險

魚類透過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呼吸維持生命,不幸的是,整個海洋中的溶氧量正因氣候變化不斷下降,令魚類需要游離原本棲息海域。最新刊於Global Change Biology的研究發現,近20種海魚會在低氧條件下遷移到淺水區,凸顯漁業管理和魚類保育的重要性。(立場新聞報導

專門給路燈用的太陽能板,義大利研發「圓柱型」模組

太陽能產品愈來愈多樣化,義大利新創 Fly Solartech Solutions Srl 便打造出的「圓柱型」的太陽能板,有三種款式可以設置在各種大小的路燈上,也不用擔心模組會反光閃到用路人、釀成交通意外,這些太陽能板上還附塗防眩光保護層,兼具實用與美觀,遠看只是一個防撞套。該產品特色熱塑性塑膠聚合物封裝技術,更讓電池內部不容易產生裂紋;太陽能板與柱子中間的空隙,也會自然產生「煙囪效應」,在烈日下太陽能電池不會過熱。(TechNew科技新報

乾旱野火、濫伐樹木衝擊 澳洲無尾熊3年內銳減約30%

澳洲無尾熊基金會表示,受到乾旱、森林火災、開發商濫伐樹木等影響,國寶無尾熊的數量在過去3年內減少約30%;基金會敦促政府盡快採取行動,保護無尾熊的棲息地。(中央社報導

波蘭煤礦挨批跨境污染拒不關閉 日罰逾1600萬元

歐洲聯盟的最高法院今天以波蘭拒不關閉一座大型煤礦為由,命令波蘭每日支付50萬歐元(約新台幣1630萬元)罰款給歐盟。捷克先前投訴這座礦場危害環境,有違歐盟法律。(中央社報導

挹注綠氫、碳捕捉等四大關鍵能源技術,比爾蓋茲籌資10億美元

比爾蓋茨(Bill Gates)於2016年設立的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最近又迎來新的投資,比爾蓋茲已經從微軟、貝萊德投信、通用汽車等七家籌資超過10億美元,未來將應用在改變氣候變遷的關鍵乾淨技術中。這些資金主要應用在全新的能源計畫中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計畫,希望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的模式來為氣候智慧技術募集資金,加速綠氫、永續航空燃料、長時間電池儲能技術與空氣直接碳捕獲的四大關鍵氣候解決方案進展。(科技新報報導

6中資企業涉剛果共和國違規採礦 北京下令撤離

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南基伍省(Sud-Kivu)政府早前勒令九間採礦公司暫停營業,當中六間為中國企業,理由是這些企業非法採礦及造成環境污染。違規的中國企業當時未有理會,繼續運作,引發當地民眾上月到礦場示威,警方出動催淚彈驅散。北京政府命令該等中資企業立即停止運作,並撤出當地。(立場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