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環境】光電躉購費率調升、美首認氣候變遷威脅國安、中國首發全球礦產報告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午安環境】光電躉購費率調升、美首認氣候變遷威脅國安、中國首發全球礦產報告

2021年10月25日
編輯室

10月22-24日

經部救援 光電躉購費率調升

因應國際成本上升及台灣5月三級警戒衝擊到台灣太陽光電案場工程,經濟部能源局21日召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審定會」,會中決議太陽光電設置案件於2019至2021年取得同意備案,在費率寬限期內且於第四季完工者,每度電外加費率0.2245元。(聯合報報導

拚2025年綠電達標 蔡英文:上任後太陽光電已增加4.3倍

力拚落實再生能源政策達標,經濟部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預計2025年太陽能裝置容量達20GW,總統蔡英文今天在「雲林麥寮天機太陽能電廠」啟用典禮上表示,自上任以來,太陽光電已增加4.3倍,目前整體裝置容量已達7GW目標,能源轉型是她總統任內最重要的任務,未來要繼續努力,讓國內綠電大幅前進,與國際接軌。(自由財經報導

流浪犬攻擊野鳥暴增 台南市議員促管理

安南區和七股區為黑面琵鷺在台灣最主要的度冬棲地,但這兩區的流浪狗也最多,市議員吳禹寰22日質詢說,流浪犬攻擊野鳥至9月底有120件,比六年前暴增六倍,要求農業局要做好流浪犬管理,以免影響台灣的國際保育形象。(自由時報報導

動保園區周圍毒狗頻傳 鄭文燦:加強巡邏

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周圍上個月頻傳毒狗事件,五隻流浪犬無辜殞命,動保團體撻伐虐殺,大聲疾呼改善,市長鄭文燦昨赴園區視察時說,已請警方成立專案小組加強巡查、宣導,並在事發地點藻礁路周圍裝設路燈及監視器,期能改善棄狗毒狗行為。(自由時報報導

大批廢棄物太空包 枋寮魚塭區飄臭

枋寮鄉養殖區在9月25日查獲不明惡臭太空包,民眾黨屏東縣黨部執行長蕭禾秦表示,經過追蹤半個月後,發現該廢棄物內容包含集塵灰、鋁渣、污泥等事業廢棄物,引起養殖戶疑慮。屏縣府環保局表示,已將非法堆置該廢棄物的涉案人移送法辦,並將要求儘快清運。(自由時報報導

花蓮新設畜牧場 距離住家周界300公尺

花蓮縣議會延審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草案,22日完成二、三讀,通過周界距離為300公尺以上、不包含農舍,另外也通過飼養豬場、家禽需設置密閉式禽舍等環境改善、環保節能設施。縣府表示,將設監測系統,進行滾動式檢討。(中央社報導

憂坤輿廢掩埋場敗部復活 自救會赴苗栗縣府陳情抗議

苗栗坤輿廢棄物掩埋場爭議至今20年,近期環保署宣布退回苗栗縣府「終止坤輿試營運」的行政處分,當地民眾擔心主管機關不作為,22日到縣府抗議。(公視新聞報導

獅子鄉鼬獾驗出狂犬病 屏東動防所加強犬貓疫苗

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在獅子鄉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拾獲一鼬獾屍體,13日經檢測呈狂犬病陽性反應。為避免疫情擴及犬貓危害人畜安全,屏東縣動物防疫所30日上午將前往獅子鄉草埔村加強犬貓狂犬病疫苗注射工作。(中央社報導

台江公民會議發聲護生 要把台江厚葉牽牛種回來

台江國家公園位於曾文溪出海口南岸的珍稀植物「厚葉牽牛」棲地,上個月底遭到第六河川局施工破壞,只剩下一株。台江公民會議為地方發聲,經與台江國家公園、第六河川局研商,決定要把厚葉牽牛種回來,將復育40株。(自由時報報導

黑面琵鷺澎湖度冬 一口氣發現13隻創新高

黑面琵鷺來了。澎湖野鳥學會調查組長鄭謙遜24日於進行鳥況調查時,在馬公菜園濕地一口氣發現有13隻黑面琵鷺棲息度冬,創下澎湖最高紀錄。(中央社報導

小海豹罕見現蹤新北鼻頭漁港 潛水員將圍捕適時安置

新北市鼻頭漁港出現一隻疑似海豹的動物,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24日派員查看,確認是小海豹;動保處25日將在不傷害小海豹的情形下,動員潛水人員下水圍捕,希望能適時安置,保護小海豹的生命。(中央社報導


印尼法院首判決 男子涉狗肉交易遭判刑罰款

印尼一人士因運送狗隻供狗肉市場買賣,獲判10個月刑期以及約新台幣29.3萬元罰款,這是印尼首起販售狗肉遭判刑案件。 印尼動物保護團體組成的「印尼無狗肉」聯盟(Dog Meat Free Indonesia,DMFI)指出,這個判決傳達清楚訊息,販售狗肉是違法、不應被容忍的行為,呼籲印尼政府明文立法禁食狗肉,以徹底杜絕夠肉交易。(中央社報導

美情報圈首提正式評估 直指氣候變遷威脅國安

美國情報單位21日首度表示,氣候變遷對美國國安和全球穩定構成廣泛威脅。情報單位指出,氣候變遷對國安構成三大類威脅。第一,由於各國為了誰應該出更多力而爭辯,並在能源轉型中互相競爭,以致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惡化;第二,各國試圖確保自身利益以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進而出現跨境地緣政治「引爆點」;第三則是氣候對某些國家內部穩定所造成的影響。(中央社報導

歐盟電動車銷量占車市二成 首次超越柴油車

歐盟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歐洲的電動汽車和石化燃料替代品銷售量正在飆升。數據顯示,歐盟第3季汽車銷售中,近五分之一是電動車型。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表示,第三季混合動力電動車的掛牌數佔歐盟市場總量20%,首次超過柴油成為歐盟第二大最受歡迎的動力車選項。(自由財經報導

氣候變遷嚴重 聯合國籲COP26峰會應避免失敗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21日表示,目前氣候的情況,像是(拿到)「開往災難的單程票」,並強調在格拉斯哥舉辦的氣候峰會COP26有必要「避免失敗」。10月31日到11月12日在格拉斯哥舉辦的會議,被視為是訂下全球碳排放目標,以緩解全球暖化的關鍵一步。主持COP26的英國部會大臣夏瑪23日警告,這場峰會若要取得成功,「肯定比2015年巴黎峰會更加困難」。(中央社世界新聞網報導)

氣候峰會前先做球!美國務卿:將推「減少伐木」區域協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南美國家的「民主之旅」已正式啟程,目前人在哥倫比亞的他透露,近日美國將宣布一項「亞馬遜範圍(Amazon-wide)區域協定」,盼能減少商用樹木砍伐的數量,近而降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自由時報報導

刺胳針研究示警:懶理氣候危機 危及數百萬條命

醫學雜誌刺胳針(Lancet)20日發表一篇文章,警告目前由於人類應對氣候變遷的腳步過慢,因此引發的糧食危機、致命災難與重大傳染疾病,將會使數百萬人的生命因此受到威脅;專家呼籲必須盡快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才能避免數百萬人死傷的悲劇。(聯合報報導

抗氣候變遷捐款「少得驚人」 去年只占全球2%

對抗氣候變遷的捐款去年有見增加,但只占全球總捐款不到2%,氣候工作基金會認為太少。 在氣候工作基金會負責全球情報的副會長孟能(Surabi Menon)說,極端氣候事件不絕於耳,能用來處理氣候變遷的錢卻那麼少,著實「令人震驚」。(聯合報報導

日本提高綠能目標 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36至38%

為了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日本內閣22日通過2030年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到36至38%,遠遠高於之前設下的2030年22至24%目標。日本不斷提高能源轉型與減碳力道,作為回應美國總統拜登4月時籲各國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日本政府已在4月擴大2030年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13年的26%提高到46%。(科技新報報導

反映氣候變遷 牛津辭典收新詞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牛津英語大辭典為了應對全球日益頻繁使用「全球暖化」一詞,又憂心這不足以體現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因此將「全球暖化」升級為「全球熱化」(global heating),還新增多個相關詞彙。辭典指出,全球熱化定義是「通常用來傳達比全球暖化更強烈的意念,更加強調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及解決這項議題的迫切需求」。辭典表示,全球熱化去年上半年的使用頻率,是2018年上半年的15倍。(世界新聞網報導

蘋果與中國電池大廠談不攏 電動車開發告急

因為電動車電池供應問題無法獲得共識,蘋果與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合作談判陷入停滯。知情人士表示,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已通知蘋果無法滿足其供應要求,但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蘋果並未放棄恢復談判的希望。(自由財經報導

中國首次發布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 首批涉及鋰鈷鎳錫鉀鹽

202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22日在天津開幕,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在會上發布《全球鋰、鈷、鎳、錫、鉀鹽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1)》,是中國研究機構首次評估和公布的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資訊。(香港01報導

中國定雙碳工作意見 要求安全降碳應對轉型風險

中國官方日前發布有關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見,提到要確保「安全降碳」,應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各項風險,目標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2025年達到20%左右、在2060年達到80%以上。

習近平22日在山東主持一場座談會時,也要求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落實好「能耗雙控」措施,嚴格控制「兩高」(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上馬」,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後產能和生產工藝。(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港垃圾徵費推行在即 有回收商指仍收到約10%垃圾

香港立法會早前通過《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政府將提供18個月的適應期,在正式落實垃圾徵費後,市民必須購買指定垃圾袋以棄置垃圾。有成立兩年的紙包飲品回收商表示,現時每日可回收約3噸紙包飲品,認為市民回收意識近年有所提高,但當中仍有約10%屬垃圾,包括未有潔淨紙盒,以及未有去除膠飲管,呼籲市民回收時多加留意。(東網報導

港府擬建1220公頃濕地保育公園 WWF:謹慎支持、憂有保育缺口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大計,包括在南生圍、三寶樹及蠔殼圍建設合共1220公頃的濕地保育公園,細節暫未公佈。在附近營運米埔濕地的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表示,對計畫「謹慎支持」,期望政府可盡快交代營運細節及收地方案等,又憂慮目前的地圖規劃有保育缺口。政府回覆查詢時指,公園範圍、管理模式及時間表仍待研究後敲定。(立場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