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永安濕地生態教育 高市府與台電創雙贏
位於興達發電廠東南側的永安濕地,經高市府輔導台電公司在兼顧開發與保育永續發展原則下,將所屬土地部分提供為重要濕地且負責維護管理,規劃有環境教育區、核心保育區,以及15公頃的其他分區,讓濕地未來能更有效執行利用。(中央社報導)
空污減量模擬 台中以南縣市PM2.5多超標
宣示要改善空氣品質,行政院核定2023年要將PM2.5的年平均濃度,降至每立方公尺15微克。有學者受環保署委託進行模擬,結果發現全國的年平均可以達標,但台中以南的縣市還是高於15微克,差距比較大的包含雲林和嘉義。在研究中也發現臭氧問題更嚴峻,西半部的縣市恐怕很難在2023年達標。環保署表示接下來會規劃將PM2.5與臭氧,並列防制重點。(公視新聞報導)
通霄電廠擴廠說明會未提及二跨縣市輸氣管 議員︰影響民眾權益
台電目前推動通霄電廠第二期更新改建計畫,將利用通霄電廠既有四、五號機除役拆除後,空間設置五部一對一單軸式燃氣複循環機組,預計可將目前發電量由376.2萬瓩提升至630萬瓩。之前台電在地方召開說明會,但苗栗縣議員陳品安質疑,台電當時僅提及新建取水管、排水管,關鍵將從台中港鋪設二條至通霄電廠的輸氣管卻未告知民眾,影響民眾知情權。台電僅推說是內部招標計畫尚未完備。(自由時報報導)
六輕總體檢成果發表會 台塑:要做到員工想受傷都難
台塑安衛環中心相關主管針對製程安全、環保管理及能源管理等總體檢三大面向,說明自六輕建廠以來的努力成果;台塑安衛環中心以2007至2020年的排碳數據,強調目前正朝205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同時在能源管理也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循環經濟作業,利用AI推動工安管理及節能減排,將跨廠、跨公司原物料、水資源、能源、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研發生產綠色產品,幫助消費者減碳等。(聯合報報導)
國有地遭丟廢棄物 屏東環保局要求財產署清除
屏東縣枋寮鄉一處國有地9月間查獲非法棄置廢棄物,由於附近多處魚塭引起民眾憂心。縣府環保局今天新聞稿說明,經進行廢棄物採樣檢驗,包括廢棄物中八大重金屬檢測值都沒超標。環保局表示,涉案人已遭羈押,已行文要求國財署及土地承租人立清除廢棄物。(中央社報導)
成大綠能實驗站開幕 強化台灣關鍵材料供應鏈
成功大學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核心設備實驗站今天開幕,研發安全且高性能的綠能材料,未來將協助學界分析實驗組裝的鈕扣電池及軟包電池,同時支援業界驗證電池產品場域。(中央社報導)
終結夢魘!彰化330公頃污染農地明年解列 半數復耕
彰化重金屬污染農地今年是解禁大限,大多數農地現地改善工程已完成,還有72公頃未解列,預計明年中可如期解除列管,環保局針對污染源頭持續追蹤,除了汰換老舊監測系統,今年向環保署申請追加三座水質監測系統,擴大布點,攔阻污染源。(聯合報報導)
稀有冬候鳥!五隻小天鵝落腳龜山島 開放觀光20多年來首見
宜蘭縣頭城鎮龜山島今天上午迎來稀有嬌客!賞鯨船凱鯨號解說員李孝表示,龜山島開放20幾年來,首次有冬候鳥小天鵝光臨,非常難得。小天鵝多在北歐、亞洲極北部的池塘、苔原上繁殖,冬季時成群到中國、日本等地過冬。宜蘭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介鵬說,在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灣鳥類名錄,小天鵝造訪台灣的頻率屬於稀有冬候鳥。(自由時報報導)
生煤條例政院函告無效 中市府提訟遭駁回
台中市政府五年前施行《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去年遭行政院以該條例部分條文已牴觸空氣污染防制法、固定污染源空污管理辦法,函告無效。市府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合議庭認為,現行法制下,地方自治團體若對條例遭函告無效有意見,應聲請釋憲,並非提起行政訴訟,8日裁定駁回。(公視新聞報導)
新北三峽都計通檢內政部審議通過 文化資產規劃保存區
新北市政府盤點三峽區歷史資源及未來重大建設,辦理「變更三峽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今天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核定後即可發布實施。針對三峽祖師廟、歷史文物館等文化資產,劃設保存區或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突顯地方人文特色,另配合捷運三鶯線推動,規劃適當道路與人行空間,打造新舊融合的三峽。(自由時報報導)
林口違法資收場再爆內有「價值上億漂流木」 業者出面喊冤
新北市林口區一間違法蓋在住宅區的資源回收場,被爆出遭市府四度開罰並強制拆除仍繼續營業,場內更有價值上億的漂流木,疑並非外界護航的「甘苦人」。市長侯友宜8日強調,9日再不改善將採強勢手段。業者今出面喊冤,該繳的罰單都有繳,他們自知不合法,但生活辛苦只是要再一點時間。(自由時報報導)
台積電落腳中油高煉廠 土地污染整治從17年縮短至二年半
外界歷經兩個多月揣測,一直不願證詞投資高雄消息的台積電,今晚終於證實投資案。台積電9月初傳出可能落腳高雄中油五輕煉油廠舊廠區,五輕舊址2015年關廠,面積238公頃,176公頃土地因油污滲漏污染,委由高市府整治土地,原計17年整治時程縮減成兩年半。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歡迎,並指出,台積電持續深耕台灣,市府團隊將繼續以「緊緊緊」的態度,推動城市轉型,實現南部半導體S廊帶樞紐計畫。(聯合報報導)
超級熱區! 科學家示警:中東、北非未來恐面臨60°C高溫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賽普勒斯氣象與大氣中心科學家齊蒂斯(George Zittis)於《Nature》發表研究分析,中東及北非已是全球最炎熱且乾燥的地區,但以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標準推算,恐讓部分地區無法再住人,氣溫更恐飆破60°C,將導致毀滅性後果。(自由時報報導)
法院認證!風力發電釀「風車症候群」 法居民獲賠300萬
《衛報》報導,生活在法國南部的福卡特夫婦聲稱出現「風車症候群」,距離家裡700公尺處的六座風力渦輪發電設備,引發了他們許多健康問題,包括頭痛、失眠、心律不整、憂鬱及暈眩等症狀超過二年。法國法院審理後判決夫婦倆可獲得賠償,創該國首例。(自由時報報導)
擺脫罵名?澳砸36億設充電站、拚淨零碳排
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澳洲9日宣布,將投入1.78億澳元 (約36.6億台幣),加速電動車充電站的設置,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會採取「澳洲式做法」,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計畫。(自由財經報導)
中資煉鋼廠粉塵覆蓋塞爾維亞小鎮 罹癌率翻四倍
塞爾維亞中部一座中資煉鋼廠數百公尺以外,一處村莊被厚厚的紅色粉塵覆蓋;環保組織Tvrdjava負責人科斯蒂奇(Nikola Krstic)表示,9月的分析報告顯示,紅色粉塵中含有大量重金屬,「每年有120天,這個城鎮的空氣品質遠低於歐盟標準。紅色粉塵含有許多油脂,會黏附在肺部,導致呼吸困難」。不到十年間,當地人罹癌率翻了四倍,居民希望煉鋼廠協助清理環境,或是乾脆關閉。(中央社報導)
拚2050碳中和 韓推動太陽光電及氫鐵計畫
韓國政府10月敲定2050年碳中和路線圖,包括火力電廠除役、推動氫能及電動車等不使用石油的交通工具,為配合政府碳中和目標,韓國鐵道公社(KORAIL)也加緊腳步汰換老舊柴油列車、設置太陽光電基地及開發氫能列車。(中央社報導)
南加乾旱加重 大都會水局宣布採取措施節水
南加州地區的大都會水區主管今日宣布進入乾旱緊急狀態,呼籲當地水供應商實施所有可能的保護措施以減少使用量。大都會水區官員9日指出,Oroville湖作為加州供水的主要水庫,8月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水位。今年7月,紐森呼籲全州居民將用水量比去年減少15%,以幫助緩解乾旱狀況。但州政府數據顯示,到8月,居民的使用量僅減少約5%。(世界新聞網報導)
內蒙古通遼強降雪46小時 已知一死5609受災
中國近期迎來下半年最強寒流,其中內蒙古通遼地區的強降雪持續約46小時,累計降雪量達81.3毫米,積雪深度打破自1951年來的紀錄。據中新網消息,通遼雪災已致5609人受災、一人死亡。(中央社報導)
中國發布「清潔生產」方案 壓減污染物、碳排放
為達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中國持續高舉綠色低碳大旗。據發改委等十部門9日對外發布的「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指出,到2025年,中國工業能效、水效要較2020年大幅提升,另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總量比 2020 年分別下降 8%、8%、10%、10%以上。(聯合報報導)
中國極端氣候成災 專家:未來30年頻率會更高
中國近年飽受極端氣候影響而頻傳自然災害,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孫劭近日接受陸媒訪問時便提出,未來30年中國東部地區遭遇極端高溫、降雨的頻率將持續上升。(中央社報導)
中國擬擴徵環保稅 專家點名這些產業承壓
為達節能減碳目標,中國日前發布關於打「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最新官方意見,擬研究適時將「揮發性有機物」,納入環境保護稅徵收範圍。專家分析,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塗料製造行業等首當其衝,需要加快轉型升級和清潔化改造的腳步。(聯合報報導)
香港電費明年加5.8%-7% 燃料調整費今年率先升最高七成
全球能源價格急升,香港中電及港燈公布明年電費分別加5.8%及7%。近年香港調整發電能源結構,逐漸減少燃煤發電比例,增加天然氣佔比,卻碰上今年國際天然氣價格飆升,雖然兩電今年凍結電費,但燃料調整費已率先上調約三至七成。(香港01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