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草鴞飛過】研究與保育
天剛破曉,「砰——」一聲槍響,劃破了南台灣寧靜的早晨。為了維護飛安,防範因為鳥擊而影響飛機起降的安全,空軍屏東基地的飛行管制室,開始以暱稱為「FOLLOW ME」的驅鳥車展開每天例行的巡視作業。
除了檢視跑道,巡查機場內為防止飛鳥闖入而架設的鳥網也是重點工作之一,因過程中有機會發現瀕危的保育類草鴞誤觸鳥網受困,需即刻救援。
草鴞會出現此處,係因野外草生環境日益縮減,而軍方機場周邊相當空曠,且有大片草生地,因而成為草鴞棲地環境之一。
誤中機場鳥網 分秒必爭搶生機
「中網的鳥最怕在太陽下曝曬,脫水而亡。」這是有著豐富野生動物救傷經驗的曾翌碩最為擔心的事,因此,每當他接到飛行管制室人員通知,發現有草鴞中網時,總是立即趕赴現場,以求掌握最佳的黃金救援時間。
「我曾經一天三趟,趕往屏東機場搶救草鴞。」家住台南的曾翌碩說,那天他才剛剛進門,連椅子都還沒來得及坐熱,就接到救援電話,又得馬上趕著出門了,因為他認為,「只有當你自己足夠重視這件事時,軍方才會相對看重即時通報是必要的。」
曾翌碩是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總幹事,十多年來,他與軍方機場合作,配合巡網通報,頻繁機動的投入嘉義以南到屏東地區的草鴞救傷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已是曾翌碩與軍方間所建立起的默契,希望為誤觸鳥網的草鴞,爭取更多重返野地的機會。
從救傷到繫放 投入研究助尋蹤
為了確實掌握掛網草鴞的狀態,以便評估後續的醫療照顧,以及能否有機會進行野放重返棲地,曾翌碩從救傷現場帶回的草鴞會先經由獸醫進行檢查與評估,了解可能遭受的傷害後,再針對個別的狀況進行治療。
在曾翌碩建置的救傷基地裡,除了有設備一應俱全的手術檯之外,還設有一個暫置的空間,既可作為術後的恢復室,也供作草鴞野放前的訓練室,藉以觀察、訓練傷鳥的飛行能力,為重返野地預做準備。
根據多年救傷的經驗,曾翌碩表示,每年4-5月是草鴞雛鳥的離巢期,因為飛行經驗不足,常容易誤觸鳥網受困,也是救傷個案數的高峰期,但若救傷時機掌握得宜,獲救的草鴞仍約有八成機會可重返自然。
具有野生動物專業研究背景的曾翌碩,為了對如謎般難覓蹤影的草鴞有更多的認識,這些年在進行草鴞救傷的同時,仍持續相關研究調查,包括藉由蒐集分析草鴞食繭,從中進行草鴞的食性研究。
草鴞的食性研究成果
從2017年起,曾翌碩也開始在每隻傷癒準備野放的草鴞腳上,繫上藍色的塑膠色環,以作為野放後的追蹤標記,希望解密牠們的行蹤。那一年,曾翌碩總共標記野放了23隻草鴞,其中編號77號的草鴞,是一隻離巢階段的幼鳥,憑藉著標記的腳環,曾翌碩發現牠在短短六個月內,竟然接連四次誤中鳥網,中網的地點分別位於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其中一次,從台南野放後到再次中網,竟是距離台南有36公里遠的屏東,且前後間隔只有十多天。而草鴞會在短時間內,進行長距離飛行跨度的發現,也正是後來促成運用衛星發報器,展開草鴞追蹤研究的一大契機。
曾翌碩一年救援約20多隻傷鳥,其中約有六隻將肩負起研究任務,「綁發報器是很細微的工作,不是綁起來就好啊!」曾翌碩接著說明,「揹上發報器對草鴞來說是額外的負擔,身體重心可能因此偏離,弄不好連飛行都有困難。」因此,需要由經過訓練的專人來負責繫綁,繫完後還要先在室內試飛無誤後才能野放。
飛安前提下 已成功大幅降低機場內的鳥網架設數量
憑藉著對鳥類生態的專業,曾翌碩從參與2001年因應飛安需求,協助軍方以科學方式調查機場周邊鳥相,以防範鳥擊的計畫開始,迄今,在投入機場掛網鳥隻現場救援的同時,他仍年年與軍方合作,持續提供預防鳥擊事件的飛安研習課程。
「飛安零容忍」曾翌碩說,但是他也思考著,在追求安全無虞的同時,能否有更多利於生態維護的可能性。因此在授課中,他除了介紹鳥類的生態習性,以及地域性的留鳥、候鳥的鳥況變化之外,也會提供國際間為驅鳥所發展出的新技術與措施。「我希望在達到飛行安全防護的同時,還能在軍方種下友善生態的種子。」曾翌碩表示,透過更多的認識與理解,將有助於軍方在制定相關措施時,能為飛安與保育的雙贏,尋求更多的可行性。
經由多年來互助與互信的努力,目前全台軍用機場內的鳥網數,在未妨礙飛安的疑慮下,已大幅減少一半以上的架設數量。曾翌碩表示,跑道中間那一段並不需要架設鳥網,因為飛機已經飛上高空了,鳥網只需架設在起降兩端就能防止鳥擊,因此能夠在飛安第一的考量下,也同時兼顧到生態保育。
此外,曾翌碩也認為,當鳥網數減少,更可降低巡網的負擔與疏漏,例如位於較低位置、被草遮擋的掛網草鴞,將更有機會及時被發現。藉由種種的合作與努力,目前已讓機場跑道鳥網的掛鳥事件逐漸下降,間接降低了草鴞的傷亡威脅。
鳥網環繞下 農田裡也存在死亡威脅
草鴞的掛網威脅除了來自機場跑道,還有本意也是為了防鳥而非傷鳥、而在平原、淺山或河灘地的農田中架設的鳥網。例如台南的沙崙農場,就曾遭保育人士舉報多處農田張掛鳥網,讓草鴞陷於高度危機之中。
沙崙農場占地約900多公頃,屬於台糖土地,過去曾種植甘蔗,現在除了種植牧草之外,也分租農民部分土地種植鳳梨、西瓜等作物。目前這裡也是瀕危草鴞活動及棲息之處。
其中種植西瓜的瓜農,為了防止飛鳥啄食嫩瓜,因此會張掛鳥網,希望藉此減少農損,但對於來到田間活動的環頸雉和草鴞來說,猶如死亡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掛網受困。
「多數農民都對草鴞不太認識,有時是因為看見鳥網上是貓頭鷹,也有些覺得是沒看過的怪鳥,所以會打電話來尋求協助。」曾翌碩因協助台南市政府農業局進行野生動物救傷業務,偶爾也會接獲來自民眾的掛網草鴞救傷通報。長期身居救傷現場第一線的曾翌碩表示,當草鴞不慎中網,在試圖掙扎脫困的過程中,翅膀或雙腳的韌帶肌肉可能會因此受傷,甚至導致從此無法復原,連站立、飛翔都有困難。
求解鳥網危機 開啟保育新思維
目前,各地相關管理單位對於鳥網架設的管理規範較為模糊,缺乏統一標準,但為尋求解決農業生產對上生態保育的兩難,台南市農業局從2014年開始,陸續透過與在地的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配合地方、社區的節慶與集會活動,每年辦理20-40場講座、宣傳活動,希望近距離向農民宣導保育觀念。一同參與的曾翌碩表示,農民平日忙於農耕,因此藉由既有的在地活動來與農民互動交流,討論如何降低農損又不會傷及野生動物,以及宣導救傷通報機制,希望農民或民眾若發現有中網的草鴞,能夠及時來電尋求協助。
經過上述活動以及農業局的柔性勸導,農田架網數出現減少跡象。農業局去年的統計數字顯示,草鴞掛網救傷的通報案例較為減少,技士馮擇仁分析其中原因表示,除了可能有部分農友未通報之外,已有不少農友在持續勸導之下,願意減少鳥網的使用。同時農業局也免費提供驅鳥器材——驅鳥球,以降低野鳥對農作的損害,相關成效仍待持續評估與觀察中。
時代改變了,過去盛行的烤野鳥或獵捕販售等違法行為已不復見;目前民間張掛鳥網多為防止農損,而非刻意獵捕,因此透過持續勸導後,除了部分農民願意以驅鳥球替換傳統鳥網外,部分農民也願意自動減低架網次數,以及縮短張網時間,目前多選在收穫期架網,過了採收期就撤網。
因長期投入救傷,而深知鳥網對鳥類殺傷力的曾翌碩,也就作業現場的觀察,提出了希望兼顧生產與保育的鳥網設計新構想。曾翌說補充說,現行鳥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三條固定的主線所組成,當鳥隻高速飛行碰觸到鳥網之後,身體重力拉扯三條主線導致下垂、前翻,鳥身就會被這三條線所形成的袋狀纏繞住而無法脫身。
曾翌碩認為,既然農民架設鳥網意在擋鳥,而非捕鳥,因此鳥網本身的材質,和鳥隻誤觸而受困的狀況,應該可以透過重新設計而改善,以減低目前纏繞傷亡的情形,或許可因此大幅降低草鴞傷亡率。
「保育草鴞不是口號,需要在地長久的行動來翻轉落實」,對參與多年野生動物救援的曾翌碩來說,要守護草鴞,可以是一個轉念、一通電話、一個通報,他仍希望透過更多的機會,讓人們能對草鴞有更多的認識,引發大家的關注,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