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原住民狩獵文化 展現永續的智慧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原住民狩獵文化 展現永續的智慧

2021年12月27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摸背鰭

凱文·科斯納的電影《與狼共舞》,描述19世紀前歐洲殖民者未進入北美中西部荒野時,當地印地安原住民仰賴土地上的自然資源,以狩獵採集集體生活的樣貌。電影中百萬頭野牛在草原上遷徙,壯闊的場景令人震撼而感動。

為了準備族人過冬食物,印地安蘇族展開一年一度的野牛獵捕。獵人們騎上馬匹、手持弓箭和長矛,追逐獵捕草原上快速奔馳的野牛。而在獵捕行動結束後,族人便在營火前歡慶,成功捕獲野牛的年輕獵人也會獲得讚賞。

蘇族獵捕野牛的行動說明,千百年來原住民與美洲野牛在草原上共存共生,在生態上保持平衡的關係。然而當歐洲人到來,他們為了牛皮的商業需求,大量獵殺美洲野牛,使其幾乎瀕臨滅絕。

原本超過3000萬頭美洲野牛,到了1880年代,數量只剩下數百頭。而印地安各族的傳統領域和生存環境也一再流失,他們被迫遷徙,傳統文化慢慢消失。

直到今天,全球原住民族在他們的土地上,都遭遇相似的處境。

近年國際社會逐漸重視原住民的傳統生態知識,在全球生態資源遭破壞、環境持續惡化下,原住民族的傳統知識不僅讓現代社會反思,也示範了人類要如何重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達到資源的永續利用。

1992年巴西地球高峰會,提出了《地球憲章》;2008年聯合國公布《原住民族權利宣言》,都明確指出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對於地球的永續發展有重要價值,且原住民族在其傳統領域上擁有自主自治的權利。

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官大偉指出,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的永續使用,必須建立在尊重其生存權與使用權的前提上。近年林務局也積極推動與原住民族共管山林資源的政策,透過認同原住民在其傳統領域的狩獵權,復振傳統狩獵文化,期待藉此守護台灣的山林資源,能達到永續利用。

狩獵,在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文化中有其重要價值和行動意涵。在其傳統領域狩獵,在地部落更能掌握和保護山林中的資源。

部落的狩獵須依據傳統文化規範和禁忌,這些規制透露出原住民族與自然共生、永續利用的智慧。

例如布農族禁止在春季獵捕雌鹿,以免誤殺懷孕或撫育幼獸的母鹿;而瀕危保育類黑熊也是布農族的朋友,不可獵捕。擅長以陷阱獵捕的排灣族獵人,上山狩獵是為了照顧部落族人,在喜慶喪事等祭儀中分享獵物。屏東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總幹事陳文山說,「共享是排灣族狩獵文化最重要的價值,部落也重拾『報戰功』傳統,藉此復振狩獵文化與精神,也能更有效掌握山林裡的生態資源。』

「感謝祖靈,獵人此去狩獵順利,帶回豐盛的獵物,山林中的動物往後也能源源不絕……」排灣族的靈媒在祈福儀式中,與祖靈、自然對話,表達對動物的感謝。唯有尊重自然、遵循傳統文化智慧,山林的資源才能永續不止,為我們所用。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