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一個充滿驚奇的年!我們在自然谷內記錄到了2種新發現的動物,其一是麝香貓,另一種則是今天要介紹的食蟹獴。
為了記錄下森林中的動物種類及行為,自動相機(camera trap)是一種很方便的工具,生物觀察可以隨時隨地展開,不受天氣、日夜干擾。我們在野生動物可能會通過的地點,例如開闊草地、道路、樹林之下架設自動相機,這幾年累積了相當多的影像資料,透過這些資料逐漸知悉此區域出現的動物可能有哪些。其中。食蟹獴的出現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件,先前曾有人觀察到破碎的溪蟹甲殼,一度懷疑這裡可能有食蟹獴出沒,直到這一次留下影像,過去的猜測轉變成事實。
除了常見的赤腹松鼠,自然谷已知的野生哺乳動物多半在晚上出現於自動相機前。食蟹獴的活動時間日夜皆有,以清晨和黃昏最為頻繁,休息時間會停留在樹洞、岩洞或草堆。這次拍攝到的食蟹獴有兩隻,一前一後經過鏡頭前,其中一隻還察覺到了樹幹上的相機,望向鏡頭一會兒。
食蟹獴在國外也被稱為「crab-eating mongoose」,用以描述牠們的飲食喜好,但是食蟹獴不只吃螃蟹,根據其他文獻資料,食蟹獴在溪流會捕食螺類、魚類、螃蟹,陸地上的昆蟲、軟體動物、小型脊椎動物(蛇、鳥、鼠、蛙)也列在飲食清單上。牠們對於帶硬殼的食物有一套處理流程,小型螺的殼會被咬出小洞再將柔軟的組織拖出來;較大型的蝸牛殼、頭顱,牠們會用後腳站立,前腳抓住食物,從「胯下」向後擲向石塊,再從破裂處取食內容物。
食蟹獴帶有剛硬、蓬鬆的體毛,長長的尾巴配上硬毛,像是會走路的鬃刷,因此也有人稱其為膨尾狸、芒花狸。最常見的別稱則是棕簑貓,同樣來自於牠們的毛髮特色,不只是外觀相似,也幫助牠們在溪流中游泳、潛水。
目前,食蟹獴仍位列台灣的保育物種名錄,為「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Ⅲ)」,在2019年農委會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之前,屬於「珍貴稀有野生動物(Ⅱ)」。保育等級的調降不等於族群生存壓力減少,捕獵、土地開發、環境污染未曾消失,以及更多遊蕩貓狗的侵擾,食蟹獴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存亡,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自然谷內有一條小溪溝沿著山壁向入口延伸,鄰近的鄉道竹26線及周邊區域也有大大小小的溪流,有些已被人造設施「整治」,也有保持原始樣貌者。食蟹獴有固定的棲息區域,並且與溪流區重疊,因此被認為是溪流環境的指標生物。這一次在自然谷見到食蟹獴雖然令人驚喜,但不免讓人反思,牠們是不是因為鄰近區域的土地開發、溪流環境受到破壞,而遷徙到相對安全的自然谷內?希望這些只是觀察資料不足的杞人憂天,是族群擴張的必然。
中文名:食蟹獴
別名:棕簑貓、膨尾狸、芒花狸
科名:獴科
學名:Herpestes urva formosanus (Bechthold, 1936)
分佈:分布於南亞(尼泊爾、不丹、印度北方)、東南亞(泰國、緬甸、越南)、中國南方、台灣等地區。台灣族群為特有亞種。
生態:棲息地內多有溪谷,中低海拔的針葉林、闊葉林、人工林都有可能發現。屬於日行性的哺乳動物,食甲殼類、昆蟲、蝸牛、小型脊椎動物。
特徵:
- 體長36~46公分,尾長17~28公分。
- 頭部細長,吻端突出,身體流線型。
- 體毛蓬鬆質硬,呈灰棕色末端色白,嘴角至臉頰頸部有明顯白色鬃毛。
- 四肢細短各具五趾,趾間略有蹼,有掌墊、蹠墊、腕墊。
※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參考資料
- 台灣物種名錄-食蟹獴
- 【淺山動物】傍水而生的食蟹獴 族群穩定性賴良好溪流生態
- The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100 of the World’s Worst Invasive Alien Species
- 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台灣哺乳動物:野外探險實用大圖鑑。祁偉廉。大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