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溪,是台灣西部最後一條沒有水庫的主要河川,擁有獨特的淡水魚生態,但隨著人工湖、伏流水工程等水利設施陸續興建,生活在烏溪(大肚溪)的魚類,也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3月一個週末,幾個穿著潛水衣的人,翻過堤岸、穿越溪畔草叢,來到烏溪河床上的一彎淺水。領頭的是台灣淡水魚圖鑑的作者周銘泰,他已經累積了超過20年的溪流觀察經驗,對魚類生態如數家珍:「台灣十種保育類淡水魚中,就有四種分布在烏溪,包括台灣白魚、巴氏銀鮈、台灣鮰和埔里中華爬岩鰍。」
即使斷斷續續下著小雨,大家還是迫不及待地下水觀察。不久就有人幸運地目睹一級保育類巴氏銀鮈,和被《淡水魚紅皮書》列為瀕危等級的陳氏鰍鮀。陳氏鰍鮀體表顏色跟砂礫很接近,受到驚擾會鑽進沙中躲藏,也會把卵產在沙裡。因為喜歡沙質環境,只分布在濁水溪與烏溪這兩條輸沙量大的溪流。
周銘泰從水底撈起一把沙,說明:「這種細砂礫的底質,就是陳氏鰍鮀喜歡的棲息環境,要形成這種環境,就必須要有徐緩的水流,能防止更細的泥沉積,又不至於大到把沙都沖走。」
像烏溪這樣的大型河川,溪水會在溪床上蜿蜒擺盪,形成許多小支流,從空中俯瞰,宛如散開的髮辮,有人因此把這些小支流,稱為辮狀支流或辮狀流。它們因為不是主流,在例行河川情勢調查時常被忽略,事實上卻是生態愛好者的秘境,周銘泰等人就在其中一條辮狀流做觀察。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自2018年起受林務局委託,調查巴氏銀鮈在烏溪的分布,也發現烏溪中游的辮狀流,是牠們的重要棲地。
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研究組組長林文隆說明,部分辮狀流因水源來自地下水或伏流水,在冬季枯水期不易乾涸,周圍茂密的植物,可以提供魚類食物及躲藏的地方,有時一條小小的辮狀流中,就能看到烏溪80%到90%的魚種。烏溪溪尾橋上下游500公尺的辮狀流,更是巴氏銀鮈的棲地熱點。
令林文隆憂心的是,過去水利單位不了解辮狀流的重要性,導致有些辮狀流因為疏浚或工程需求被填平。而烏溪魚類的另一個隱憂,是正在興建的鳥嘴潭人工湖,總蓄水量1450萬噸,相當於半座湖山水庫。它由六個湖區組成,目前已有三個湖區開始蓄水。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主任工程司李俊霖說,彰化地區水源主要來自地下水,每天都要抽取30萬噸,鳥嘴潭人工湖正式營運後,每天可供應彰化21萬噸、南投草屯4萬噸水源,可望減緩地層下陷情況。
然而,人要用水,魚也需要水,人工湖正式營運後,水真的夠用嗎?
李俊霖說明,根據估算,在自然情況下,烏溪一年有95%以上時間,流量都會高於8.18cms(立方公尺/秒),他們將這個數字設定為人工湖的生態基流量。「假設枯水期上游流量只剩5cms,小於生態基流量,我們就會把水全都放到下游去。未來營運階段也會進行監測,確認這樣的基流量,會不會對魚類造成影響?」
周銘泰擔憂,即使保留生態基流量,水量也勢必會變小,對數量已經銳減的陳氏鰍鮀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他比對自己的觀察紀錄,在同一地點,2014年還能看到數千條陳氏鰍鮀,2021年只剩零星幾十條。
陳氏鰍鮀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是原生於台灣東部、南部的何氏棘鲃,被人為放流到中部河川,牠們習慣在河床底部覓食,會吃掉陳氏鰍鮀產在沙裡的卵。周銘泰指出:「一旦人工湖讓水量變少、流速變緩,泥就容易沉積,讓陳氏鰍鮀的棲地減少,這可能迫使牠們必須集中在某些地方產卵,更難分散卵被何氏棘鲃吃掉的風險。」
令人擔憂的是,鳥嘴潭人工湖下游約20公里處,也設置了伏流水集水井,一旦旱象發生,將抽取伏流水應急,但伏流水又是辮狀流庇護所的重要水源。林文隆建議:「在極端氣候下,我們跟大地最缺水的時間,很可能會重疊,如果基流量不夠,地表水和伏流水的取用,能不能做取捨?萬一真的兩邊都要取水,能不能做暫時性保種,等豐水期時再把魚放回原地?」
2021年,台灣遭遇嚴重旱災,中部地區災情特別慘重,烏溪有許多辮狀流都完全乾涸,部分巴氏銀鮈,被緊急送到位於鹿港的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收容,經過一段時間,已經繁殖出幾批小魚苗。
這些被收容的魚,最終還是要回到原棲地,中水局已承諾,後續工程會避開魚類重要棲地,並重新開挖部分被填平的辮狀流,希望讓未來野放的巴氏銀鮈,能有更多生存空間。
能夠被暫時收容保種的魚,畢竟只是少數,如果棲地持續消失,可能還有更多魚會變得稀有。在氣候變遷越趨極端的未來,如何兼顧用水需求與溪流生態,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烏溪魚類的未來】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