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指出,雖然成功的保育計畫讓瀕危的山地大猩猩(Gorilla beringei beringei)倖免於滅絕的厄運,但這些復甦的猿類族群卻面臨全新的健康威脅。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表示,透過強力的保育工作,山地大猩猩的族群數量從1989年的620隻增加到超過上千隻。因此,IUCN已於2018年將山地大猩猩的瀕危等級從「極危等級」(Critically Endangered, CR)改為「瀕危等級」(Endangered, EN)。
然而,大猩猩的棲地範圍卻沒有跟著族群數量同步增加。目前大猩猩族群的生活空間僅有位於盧安達、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數個保護區,在人類生活區域的包圍之下,這些大猩猩無法在保護區外擴展棲地,導致區內族群密度上升。
由捷克科學院(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生物學家佩特喬科瓦(Klára J. Petrželková)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隨著族群密度增加,大猩猩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在接獲這些靈長類動物感染腸胃道疾病的通報之後,研究人員檢測了圓線蟲(strongylid)絛蟲(tapeworm)這兩種寄生蟲的盛行率。他們發現感染的模式與大猩猩的年齡、地點及族群大小相關。研究指出,這樣的發現揭露了生態保育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指引未來關於大猩猩的學術研究和保育工作。
研究發現 寄生蟲感染對大猩猩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這篇研究是第一個涵蓋整個山地大猩猩族群的寄生蟲普查。佩特喬科瓦表示:「為了揭露蠕蟲感染大猩猩的驅力和模式,這個研究包含了山地大猩猩的兩大族群,且橫跨不同季節。」
這個跨國研究團隊與盧安達、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政府部門合作,從大猩猩的排遺尋找寄生蟲卵的蹤影,以追蹤圓線蟲和條蟲的感染途徑。研究人員分別在2018年的乾季和雨季,從九個巢窩和可辨識的個體身上採集樣本,分析大猩猩的年齡、性別、族群大小、季節和地點等資料會如何影響傳染情形。他們也特別關注了一個地區的植被型態、亞族群大小和社會結構可能造成的影響。
研究發現,腸胃道疾病通報個案數量較多的地區,大猩猩排遺中的蟲卵量和感染情形也越多,顯示寄生蟲感染確實對大猩猩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危害。
族群快速成長可能為感染之因 保育有成後的新挑戰 為需掌握的全新知識
研究人員也發現,在某些地區,規模較小的大猩猩家族,其排遺中會有較多的條蟲和圓線蟲卵。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小型團體承受較多團體內部的衝突和外來雄性大猩猩攻擊的壓力,讓牠們的健康狀況更形脆弱。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結果間接顯示「過去40年某些地區的亞族群數量快速成長,可能是造成今日圓線蟲感染率高的原因。」
保育有成後可能帶來新的族群生存挑戰,這對保育人士和學術社群來說都是需要掌握的全新知識。如同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環境研究教授暨保育生物學家藍伯特(Joanna Lambert)所言:「成功增加極度瀕危物種的個體數量,是為人樂見和值得慶祝的。但是身為保育學家和野生動物管理者,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該研究資料顯示,瀕危動物實際面臨的遭遇,是一個充滿意外後果且不斷演進的故事。」
有限的研究資料 凸顯知情與整合行動 為未來有效因應保育挑戰的第一步
研究主持人佩特喬科瓦表示,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做出明確的結論。雖然他們的研究顯示高族群密度和寄生蟲感染之間存有關聯性,但目前以明確區域蒐集的族群密度資料仍非常有限,無法進一步確認。
不僅如此,研究者發現最常罹患致死性胃炎的群體——成年雄猩猩,感染寄生蟲的狀況並沒有比雌猩猩嚴重。
儘管如此,設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Kigali)的國際大猩猩保育計畫主任馬索澤拉(Anna Behm Masozera)向記者表示,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已為山地大猩猩族群在其有限棲地內的狀況,提供重要的洞見。
馬索澤拉說:「雖然該研究提出不少有待深入探索的面向,但研究結論也提醒了保護大猩猩僅存棲地的重要性。我們應防止建設開發入侵這些棲地,並降低人類的影響。」
「未來十年山地大猩猩將面臨的保育挑戰,並沒有簡單的解決之道。但是,我們可以從已知有利大猩猩族群復育的情境中找到線索,包括知情與整合的行動、跨界合作和持續監測。這份研究不只提供重要的資訊,也強化了這樣的論點:亦即整合型的大猩猩保育行動是有效合作因應未來諸多挑戰的第一步。」
保育學家藍伯特認為,這篇研究為保育人員、野生動物主管機關指引了一條「清晰且可行的路徑」,並提醒他們必須仔細監測腸胃道寄生蟲的傳染狀況。「好消息是,這種監測的成本相對低廉且不具侵略性,不會對動物造成傷害。不僅如此,偵測到染病的動物之後,可以使用野生動物獸醫所熟知的高效藥物加以治療。」
參考資料
- Mongabay(2021年6月29日),Without room to expand, mountain gorillas' population growth could backfire
※ 本文經授權全文翻譯自報導,如需轉載請來信:infor@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