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也搬進貨櫃屋 歐美「小屋」風潮有哪些環保優勢?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新生活

馬斯克也搬進貨櫃屋 歐美「小屋」風潮有哪些環保優勢?

2022年07月05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王怡棻(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近來歐美小屋風潮正時興,就連世界首富馬斯克都搬進貨櫃屋。相較於大坪數豪宅,小屋除了更節能減碳之外,入住小房子的住戶更開始過著「買更少」、「吃更永續」的環保極簡生活。
近年歐美小屋風潮正時興。圖片來源:Think Out Loud/Flickr(CC BY-NC 2.0)

近年歐美小屋風潮正時興。圖片來源:Think Out Loud/Flickr(CC BY-NC 2.0)

挖土機轟隆隆的挖掘地基,扛著木板的工人往返穿梭,空氣中瀰漫著木屑與油漆粉刷味。這是一個新家,但不是一個尋常的新家。住在佛羅里達州的傑克與羅琦一家四口,因為想要降低房貸負擔,決定從原本約56坪的中型房子,搬到這僅僅只有25坪,比貨櫃大不了多少的小屋。房屋改造專家維巴斯(John Weisbarth)與吉芬(Zack Giffin)必須發揮創意,讓這一家四口能在這狹小的空間住得舒適又自在⋯⋯。

這是近年熱門的Netflix實境秀《小房子大天地》(Tiny House Nation)的情節。除了《小房子大天地》,HGTV《小房子大生活》(Tiny House, Big Living)、《迷你房屋獵人》(Tiny House Hunters)等節目,都是近年小屋熱潮的展現。Instagram上「小房子」(#tinyhouse)標籤已有275萬次貼文,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搬進貨櫃屋,也讓關於微型屋的討論再次沸騰。

小屋的環保優勢

小屋獲得廣泛矚目,與近年疫情帶來的不景氣密不可分。同時也反映了人們開始反思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氣候變遷的減緩》(AR6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中強調的「豐足」(sufficiency)觀念,以及透過設計階段的改造,達成零能耗與零碳建築的目標。

全球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約有40%來自建築物。相較於大坪數豪宅,小屋在環保上的優勢顯而易見,不僅所需的建材更少,對於供電、供暖和製冷的能源需求也更低。根據統計,一般大小的房屋一年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12.7噸,而面積在2.8到11.2坪的小型房屋,每年只產生0.91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小坪數的房子,每年產生的碳排遠小於一般大小的房屋。圖片來源:DanDavidCook/維基百科(CC BY-SA 4.0)

小坪數的房子,每年產生的碳排遠小於一般大小的房屋。圖片來源:DanDavidCook/維基百科(CC BY-SA 4.0)

根據英國Tiny Housing公司的數據,微型房屋使用的能源只有英國大部分普通住宅的20%到30%,而且易於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讓屋主得以離網生活。

小空間部落格主兼Podcast節目「Live Free Creative」主持人安德森(Miranda Anderson)就深刻體會到箇中差別。他的五口之家日前從70坪的房子,搬到28坪的房子。「我感覺現在的空間恰到好處!」安德森表示,住在大房子時,完全沒有意識到能源會耗費在自己永遠不會去的角落,住小房子無疑能讓能源獲得充分利用。

而且這般節能減碳的行為,還具有感染力。「一個人是否裝太陽能板的一大考量,是附近的人是否裝太陽能板,」俄亥俄州立大學副教授布萊姆(Katra Bryam)不諱言,小屋能產生類似的效果,讓人重新思考自己是否需要這麼大的空間。

入住小屋後86%的行為變得更環保

除了建材與耗能減少這樣顯而易見的優點,更出人意料的是,入住小房子後,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許多方面的影響,而且大部份都對環境有益。

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環境規劃與設計博士薩克斯頓(Maria Saxton)所做的研究。薩克斯頓花了一年的時間,觀察記錄80個從一般尺寸住宅搬到11坪左右小型住宅的家庭,住戶的各種環境行為。

他發現,在住進小房子後,人們不僅買得更少,進行更多回收,減少製造的垃圾量,也採取了更有環保意識的飲食習慣,像是減少吃肉、購買在地生產的農作物、減少購買塑膠包裝的食品,或是甚至自己種植作物吃。此外,他們搭乘飛機出行的次數減少,也駕駛更省油的車。

薩克斯頓的研究發現,入住小房子,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許多方面的影響,而且大部份都對環境有益。圖片來源:Maria Saxton(CC BY-ND 4.0)

薩克斯頓的研究發現,入住小房子,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許多方面的影響,而且大部份都對環境有益。圖片來源:Maria Saxton(CC BY-ND 4.0)

「縮小居住規模對人們的生活型態,產生了有如骨牌效應的影響,」薩克斯頓指出,在他分析的100多種個人行為中,入住小屋的人,有高達86%的行為變得更環保。而個人產生的碳足跡,更大幅下降了45%

「因為房子小,買東西自然就節制,」退休後,決定搬到比以前小一半房子的威廉斯夫婦回憶,以前住豪宅時,看到賣場有商品特價,總是忍不住去購買,但實際上許多物品根本就沒用幾次。現在搬到小房子,有任何需要就會去找家裡已有的替代品。「久而久之,極簡生活變成了一種習慣,」威廉斯夫婦說。

「住在小空間中不意味著你必須犧牲,」專為小空間進行設計的Modern Shed建築師史密斯(Ryan Smith)不諱言,如果作法正確,入住小空間反倒能深刻體驗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作者

王怡棻

旅居美國愛達荷,擁有十餘年主流媒體經驗,採訪足跡遍及歐美甚至中東。負責美國地區採訪,譯作甚豐,近期譯作包括《巨頭的詛咒》等。曾獲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