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低碳專題
2023-03-28 10:31
全球約10%的高收入人口,製造了近一半的碳排放量,中低收入的人口卻是主要的氣候受災戶。他們的歷史碳排放較少,卻更常因氣候災難失去生計、家園與親人。這樣的「氣候不平等」不只存在國與國之間,也在各國國內體現。
全球不平等研究室...
2023-03-27 10:47
為歐盟2030年減碳55%的目標鋪路,歐洲議會上週(14日)通過兩項重要立法,要求更嚴格減排目標。未納入碳交易市場的部門減碳目標從2030年要較2005年削減30%提高到40%,並要求增加森林、沼澤等吸存二氧化碳的量。兩項法案還要經理事會正...
2023-03-24 09:57
去年(2022)可謂多災多難的一年,不僅俄烏戰爭開打,許多國家還遭受世紀洪災、暴雪及熱浪襲擊,當國際間不斷接收科學家的警告:「這只是一個開始」,究竟各國的努力有沒有讓全球碳排放量下降一點?
國際能源總署今年(2023)釋出...
2023-03-22 10:57
建築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排放的36%,能源消耗的40%。為加快減碳腳步,歐盟執委會提出新一輪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PBD)修正案。草案送到歐洲議會後,議員態度更積極,要求2028年起新建築要達到零碳排(zero-emission),公共...
2023-03-21 17:32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昨(20日)發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總結(AR6 Synthesis Report),強調當前是最後一次控制全球暖化的機會。國內學者今(21日)分析該報告指出,1990年代中後期出生的「Z世代」將...
2023-03-21 10:51
根據聯合國昨(20)日晚間公布的重要科學報告,地球可能會在未來10年內跨過暖化臨界值,各國需要立即徹底擺脫化石燃料,以防地球過熱。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科學家指出,我們仍有可能將全球暖化控制在相對安全的水準,地球還有最後一次...
2023-03-21 10:00
台灣的主要城市已快速跟上國際大城趨勢,首先通過氣候變遷調適法規,再以氣候行動計畫帶入相關措施……但在行動上,仍以傳統由上而下的思維看待氣候變遷議題,並未整合與社區相關的淨零策略。
因應氣候變遷,國際重要城市紛紛設立氣候調適策略,落實「...
2023-03-20 16:53
《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17日發表一項海洋化學研究,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主導,台灣、日本、巴拿馬、波多黎各組成跨國團隊,研究結果指出,過去海洋缺氧多發生在溫帶海域,但現在熱帶海...
2023-03-17 09:46
2022年9月,台灣政府提出第二份「國家自願檢視報告」,報告告訴我們,這5五年期間的SDGs整體指標的達成率為83%。在不少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圖片來源:聯合國
什麼是國家自願檢視...
2023-03-14 10:00
台灣以108課綱為重心的教育體制中,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資訊散落在國小到高中各學年的學科,並沒有以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為軸心,系統性安排與各學科整合,可見尚待時間發展。而在等待的同時,體制外已有一些教學方法或資源,可以支援現場教育。
隨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