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10月2日
台積電推供應商碳捕捉計畫 年減碳目標1千公噸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積極帶動半導體供應鏈落實低碳管理,鼓勵供應商針對精餾塔打造碳捕捉設備,將工業級液態二氧化碳(LCO2)精餾過程中的殘氣,再次導入製程內進行二次純化,再製為符合台積公司品質規範的電子級液態二氧化碳,提升綠色供應鏈韌性,截至今年8月,已成功捕捉二氧化碳500公噸,並已完成設備建置並試運轉,預估未來正式上線後,每年可減碳約1千公噸。(自由時報報導)
銅鑼大揚科技工廠大火 粒狀微物飆高11倍 最高可罰500萬
苗栗縣銅鑼鄉中興工業區大揚科技公司2日清晨發生大火,一、二廠堆放製造塑膠大量甲苯、乙酸乙脂等原料火勢猛烈,600坪的鐵皮廠房燒坍。
縣府環保局初步調查,燃燒的甲苯、乙酸乙脂非毒化物,監測到粒狀微物污染一度飆高標準11倍多,並未接獲居民身體不適通報,目前持續監測中。環保局將根據大揚科技火災調查鑑定報告,如果是人為疏失造成,可以依空氣污染防制法處10萬元至500萬元罰鍰。(聯合報報導)
巴氏銀鮈瀕臨絕種 南投林管處跨機關協力保育
巴氏銀鮈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是分布在烏溪流域的淡水魚種,分布核心棲地可能因工程擾動與極端氣候影響逐漸消失,因此,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30日召開工作平台會議,邀集10個公、私單位討論巴氏銀鮈保育合作,包含復育、棲地復原、域內及域外庇護等工作,希望恢復烏溪流域自然生態。
會議由南投林管處長李政賢主持,共同討論棲地復原與管理工作、流域內潛在適合棲地盤點、域內外臨時庇護設施規劃、族群監測等議題,李政賢表示,非常感謝參與單位承擔各項工作,如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第三河川局在烏溪溪尾橋南北岸的棲地復原行動,增加巴氏銀鮈的棲地,是以友善工程恢復魚類棲地重要案例。(中央社報導)
廢棄蚵殼變貝殼磚 北科大獲C2C循環經濟標章
台北科大30日發布新聞稿,台灣每年有10多萬公噸的廢棄蚵殼,建築系副教授邵文政、資源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鄭大偉及助理教授李韋皞共同研發,將蚵殼粉與煉鋼廠的高爐爐石粉混合,再加入鹼液攪拌,放入模型施加壓力,製成世界唯一的「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並以澎湖縣馬公國中為鋪設示範基地。
研究團隊指出,貝殼磚兼具節水、節電、省碳,相較於市面常見的高壓磚,現階段的製造成本雖稍高,但未來若量產,成本可望大幅縮減。且一般製磚使用的水泥不夠環保,窯燒排碳量、耗電量大,貝殼磚更具減碳效益。(中央社報導)
結合丹丹漢堡等12業者30門市 高雄暢飲循環杯啟用
慶祝環保標章30週年,高雄市政府今天邀請淨零綠生活企業及民眾一同宣誓啟動生活轉型,並結合全聯全家便利商店、丹丹漢堡等12家業者30家門市,啟用「淨零綠生活暢飲循環杯」,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邀請民眾採用可重複使用的容器取代一次性容器,並與業者共同設置循環杯租還據點,即日起至今年底,循環杯採「甲地租乙地還」、「免押金」、「自行借還」方式,提供市民朋友未來的綠色消費新選擇。(中央社報導)
北溪1號、2號停止洩漏 3國將聯手調查
繼北溪二號於1日停止外洩後,丹麥能源署於2日指出,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也已停止洩漏,氣壓和水壓已經回復平衡。至於事故發生的原因,仍有賴德國、丹麥、瑞典三國共同進行調查。(工商時報報導)
日本北海道出現逾30℃高溫 創10月最熱觀測紀錄
日本北海道靠近鄂霍次克海側地區今天上午出現逾30℃高溫的「真夏日」,創當地觀測史新高紀錄。日本氣象協會表示,由於堪比盛夏的暖空氣流入北海道上空,加上在鄂霍次克海側地區受南風吹拂出現焚風現象,可能因此出現10月破紀錄高溫。北海道在此之前的10月高溫紀錄,是2021年10月4日在北斗市,及1987年10月5日在佐呂間町所觀測到的28.2℃。(中央社報導)
尋找替代來源 德興建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俄烏戰爭後,莫斯科當局便限制輸往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量。為尋找替代來源,德國政府撥款數10億美元開發威廉港(Wilhelmshaven)等5項專案。《法新社》報導,今年冬天起,這座靠近威廉港的設施將可提供相當於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2成。
透過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冷卻為液體以便運送的天然氣,即可經由海路運輸。而被稱為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SRU)的特殊船隻可儲存液化天然氣,並將其轉化成能立刻使用的天然氣。不像其他歐洲國家,德國至今連1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都沒有,而是仰賴相對低廉的管線自俄國進口。(中央社報導)
歐盟將對能源業課暴利稅
《彭博》報導,歐盟9月30日達成協議,27個成員國的能源部長批准了執委會14日的提案內容,希望能遏制能源價格飆漲。各國提議的措施,包含在供暖季節的用電尖峰時段需減少5%用電量,尖峰時段由各國自行訂定,至少須占今年12月至明年3月所有時段的10%。該方案也鼓勵各國自行設定目標,將每月總用電量減少10%。
各國能源部長也支持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煉油產業的超額獲利,暫時課徵33%的暴利稅,若這些公司在會計年度2022年、2023年的稅前獲利,比2018年起的四年平均值高逾20%,便符合課稅條件。此外,核能、褐煤、原油、泥炭發電業者的營收上限,將設在每千度180歐元,相當於目前市場價格的一半不到。這項規定也適用於以風力、太陽能、地熱、水力(無水庫)、生質能發電的業者。(經濟日報報導)
颶風伊恩肆虐 佛州州長:500年來最慘水患
颶風伊恩(Ian)9月28日登陸美國佛州,造成超過220萬家戶和公司停電,《CNN》報導,目前已有至少19人罹難,且傷亡人數可能持續增加。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描述西南部水患的嚴重程度是500年首見。佛州至少三條河流創下洪水紀錄。拜登宣布佛州發生「重大災難」,讓聯邦政府能夠動用資金用於救濟,並在推特上承諾會在重建路上與佛州民眾相伴。
根據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27日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颶風伊恩因氣候變遷增加10%降水量。根據物理學定律,每增加1℃,大氣層空氣含水量就會提升7%。墨西哥灣本週溫度較平常多了攝氏0.8℃,颶風降雨量理應增加5%,然而科學家將實際尖峰降雨率與超級電腦依照颶風特性製作的2種不同模型化情景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颶風實際上降雨比原先估計的多了10%,原因可能出在溫室效應。(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