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林鐵探究人與自然的關係 7座竹構造為低碳世代暖身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沿著林鐵探究人與自然的關係 7座竹構造為低碳世代暖身

2022年12月15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嘉義報導

阿里山鐵路上的梨園寮車站,這座無人車站如此寂靜,每年4、5月火金姑總會來照明,形成一條螢河。鐵道旁的大樹下,下雨的夜晚,彷彿會有戴著蜂斗菜葉的龍貓在此等著搭巴士,可惜未有人見證這個時刻。那麼,為了這個遇見的想像,就用竹子搭起一處候車站,令竹片柔軟的曲線,呈現姑婆芋隨著微風小雨起伏的線條。

延續去(2021)年,農委會林務局與台灣竹會再次合作辦理「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並由七組設計團隊,於林鐵沿線配合地景變化,設置七座竹構建築。此次的作品皆強調功能性,而非無法使用的裝置藝術,希望能探索竹構造的極限,使其得以延伸。


華志聯合設計制作的〈螢河月台〉。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攝影:朱逸文

竹構造探索原生竹子邊界 7座構造與鐵路相容共構

來到梨園寮車站,彷彿拜訪動畫電影《龍貓》的車站,體驗由陳華志、陳昀靖兩位設計師,以「讓停留的人在微風吹拂、落雨聲、溫柔的光影,或等待螢火蟲出沒時,衍伸出親密的空間感受。」為理念打造的〈螢河月台〉,感受龍貓等公車的心情。

除了梨園寮車站,林鐵沿線的竹崎車站、水社寮,一路到終點十字路車站,都有建築師、設計師將無限巧思和想像,以竹子為題材,盡情揮灑成可遮風避雨的藝術構造。第二屆「構築林鐵新銳展」再度打破竹材的限制框架,期許低碳永續的竹構城市成為可能。

而在嘉義車庫園區(北門站),則由「與木製研」的設計師陳建同,推出作品〈北門翼〉,名字取北門站的古名「北門驛」同音字。北門驛最早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車站,阿里山的原木運抵達北門驛,依照木材種類,分別轉運至貯木池或陸上貯木場,為嘉義市製材產業的重要基地。

作品〈北門翼〉外觀有如一雙展翅待飛的鳥兒,既堅定又帶著竹材的柔軟韌性,就等著山的呼喚翱翔林野。另一方面,設計師又以大尺度的懸臂結構,呈現出月台意象,讓人們得以靠近,逐漸延伸的橫梁則帶著出發的動感,引導觀者往阿里山進行竹構之旅,並與現有車箱展示相呼應。


作品〈北門翼〉。攝影:廖靜蕙

要如何令竹片柔軟的特質,強化成為遮風避雨的建材?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的王識源、盛郁庭及盧彥臣三位設計師,即嘗試將竹片加入玻璃纖維材料膠合成竹複合材,再透過電腦演算,一片一片接合起來,構成一座堅固的外殼。作品〈逐雲〉同樣位於嘉義車庫園區,邀請人們進入這座建築,感受竹片之間的縫隙,靜靜享受光線的變化,以及微風的吹拂。


逐雲。攝影:廖靜蕙

森林小火車從嘉義車站出發,第一站來到竹崎車站,此地在牛稠溪之濱,為了跨越溪流,過去曾有木構、混凝土與鋼構等四代鐵道橋。車站並列了兩年來的作品,今年的原型結構工程顧問建築師張家維,以「之」字的竹構美感,創作作品〈竹。之境〉以象徵鐵道橋,呼應著之字形蜿蜒上山的林鐵意象,並與三代鐵橋的時間遙遙相應。


〈竹。之境〉。攝影:廖靜蕙

火車離開竹崎站後,一路往山上漫行。過了梨園寮站,來到水社寮站,這座車站位在海拔1186公尺的篤鼻山、四天王山群峰下,慣常聚集登山健行者稍歇的形影。佇立在這的作品,由丁尺建築師事務所黃卓仁、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黃介二兩位建築師共同創作〈林—鐵—編界〉,以及易新設計鄭博仁及B群鄭乘騏兩位設計師的作品〈無門之門。入山門〉。


〈林—鐵—編界〉。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攝影:朱逸文

〈林—鐵—編界〉將鐵道與原生竹林用來代表人造與自然的線性元素,以竹子編織成一片懸掛於山坡上的構造物,暗示著人造與自然逐漸模糊的邊界與場域。〈無門之門。入山門〉則夾在兩棟房子之間,搭建一座由孟宗竹為骨架,麻竹葉、山豬耳葉(蜘蛛抱蛋)當頂蓋的小平台,似乎召喚路過的山友前來歇歇腿,泡茶聊天,好接續走更遠的路。


〈無門之門。入山門〉。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攝影:朱逸文


由麻竹葉、山豬耳葉作成的頂蓋。攝影:廖靜蕙

十字路車站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終點站,海拔高度達1534公尺,是阿里山公路最靠近阿里山鐵路之處。站前有小型社區和幾家商店,遊客流連駐足,十分熱絡。由本事空間製作所設計師洪和培、謝欣曄及蔡易庭作品〈CROSS X〉,就希望在這個遊客與居民聚集的十字路口,創造一個人人想歇腳時可以小憩的地方。竹桁架上方包覆一層半透光的膜,在這個亭子裡能遮風避雨,晴天時也能感受到如竹林般的光影變化。


「CROSS X」攝影:廖靜蕙

穿梭山野上班打卡 探索竹子和其他元素接合可能

此次作品強調建築功能性,而非無法使用的裝置藝術。設計師在竹子的特質與林鐵沿線地景之間探索、創作,實屬不易。策展人結構技師陳冠帆指出,各組參展人一方面要面對環境與竹子的狀況,一方面又要思考從設計落實到施工的各種環節,在時間的掌控、交通,以及氣候因素上,都須花費極大心力克服。

建築設計師需穿梭在都市與森林間的鐵路車站之間,且若錯過平日一天一班的森林火車,想要上山就得開車繞山行。此外,建築設計者與竹工藝職人現場施作時,也常遇到早上大晴天,到了下午兩點即起霧,或者山區下雨不能施作的各種突發狀況。通常每天下午四點就是工作時間的極限,此時趁天色未暗,即須收工搭森林鐵路「下班」。


新銳建築師為了探索竹子與場域的接合性,創作期間幾乎搭林鐵上下班了。攝影:廖靜蕙

今年工法的重點是思考接頭、接合的可能性。陳冠帆指出,每一組設計師利用不同的接合方式去認識竹子、接觸竹子,進而使竹子能與其他材質接合,並探索竹構造的極限,使其得以延伸,使竹構造與鐵路場域能產生更多共鳴。

為零碳排世代作準備 善用原生竹發展產業有道理

台灣遍地生長的竹子,生長速度快,固碳效率佳,是全球淨零排碳趨勢下,深具產業潛能的綠色資材。「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10月初已由行政院拍板核定,鎖定桂竹、孟宗竹、莿竹、長枝竹、綠竹和麻竹六大經濟竹種;主要工作項目之首即為「建築」,其中便包括竹構設施、竹建築推廣與獎勵。

「竹子有其桀驁不馴的一面,有待建築師們善解其脾氣,如千里馬遇到伯樂。」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以「寶劍配英雄」來形容竹子和建築師的可能。

他受訪時表示,構築林鐵是發展竹產業的一環,除了裝置成品,更深層的意涵是讓國內優秀的新銳建築師認識竹子,了解竹子的韌性、可延展性,並導入在建築專業上,無論是竹構或裝修。另外,透過不同主題研究工法,也將成為未來應用在建築上的重要參考。例如,今年便研發出各種與竹子接合的可能,若能將這些成果標準化,將來就有機會量產應用。

這些實驗性質的作法,是為未來做準備。雖然竹構造剛起步,成本相對於一般的水泥鋼構建築昂貴,但也相對能減輕環境的負擔與成本。當全球都在尋找永續解方,將淨零碳排成為永續的王道時,諸如以竹、木為材料的建築構造,就會演替上來,那時候台灣的木、竹構技術也就能準備好了。

竹之數字

依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和國際竹藤聯盟(INBAR)調查,全球竹林面積估計超過 3,000 萬公頃,總計有超過 1,600 種竹子,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其中大約有85%之竹林分布在亞洲,且多數為發展中國家,部分國家已持續透過國際合作計畫,利用竹類資源優勢,逐步改善生計,進而消除貧窮,營造具有安全、韌性及永續性的生活環境。
台灣地區竹林面積約18萬3千餘公頃,占森林覆蓋面積8%,推估竹材的蘊藏量約有15.8億支。各縣市中,以嘉義縣25,971公頃(14.2%)最多,南投縣23,952公頃(13.1%)次之,其他依次為高雄市23,584公頃、台南市 23,307公頃。(第4次森林資源調查結果)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