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一片口罩老化成10億顆塑膠微粒 專家:人體影響尚待證實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研究發現一片口罩老化成10億顆塑膠微粒 專家:人體影響尚待證實

2023年02月1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隨著COVID-19大流行,醫療性一次產品需求與廢棄物皆大幅增加。據統計,全球每月約使用1940億個一次性口罩和手套。近期有研究指出,每片口罩老化後可能釋放出10億顆塑膠微粒,這些塑膠是否增加病毒在環境中附著傳播的能力,引起社會關注。專家表示,人類社會已然居於「塑膠時代」,大量媒體報導也讓塑膠微粒議題浮上檯面,但目前科學進展卻仍無法確認,塑膠微粒是否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危害。

近期有國外研究提出,口罩上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增加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國內專家強調,這項研究目前尚未被完全證實。攝影:廖禹婷

口罩老化可釋出10億顆塑膠微粒? 恐拉長新冠病毒潛伏期

有研究藉由動物實驗推論出,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累積約數千顆塑膠微粒。然而媒體報導卻常見「人類每天會吃下900多塊塑膠碎片」,聳動的標題背後,你也曾因此對塑膠顆粒感到恐懼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10日舉辦「塑膠微粒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證據」線上記者會,邀請專家學者釋疑。

COVID-19疫情讓一次性醫療廢棄物大增,近期有國外研究指出,民眾每天不離身的口罩,材料主要是PP(聚丙烯)及PE(聚乙烯),老化後可能會向環境釋放出10億顆塑膠微粒,甚至有專家推測,口罩上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增加新冠病毒的潛伏期。

中國醫藥大學藥用化妝品學系助理教授李宥萱指出,疫情期間民眾天天必須佩戴口罩,若吸附到病毒的塑膠微粒在人們隨手棄置後又釋出到環境中,「病毒會不會反而有更長時間存活的狀況?」不過他強調,這項研究目前尚未完全證實,下一步仍須確認口罩塑膠微粒是否真的可成為病毒載體,進而提高病毒在大氣中的生存及傳播能力。

李宥萱指出,大量媒體報導雖讓塑膠顆粒的議題浮上檯面,目前卻沒有研究能確認塑膠顆粒對人體的直接危害。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10日召開「塑膠微粒對健康影響的研究證據」線上記者會,說明目前仍缺乏研究可證明塑膠微粒會在一般生活中危害人體健康。圖片來源:擷取自線上記者會

人類邁入塑膠時代 塑膠顆粒對人體危害仍未知

塑膠自1950年代問世,直到2000年後環境中出現大量塑膠微粒,並有越來越多研究在人體器官中發現塑膠微粒。人類文化發展從26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為起點,現在已可說是身處「塑膠時代」。

「塑膠顆粒」(直徑小於5mm)依照尺寸可再分為「塑膠微粒」(直徑100nm~5mm)及「塑膠奈米」(直徑小於100nm)。人體暴露在塑膠微粒最常見的方式包含空氣吸入、皮膚吸收及飲食攝入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於2022年8月發布的「塑膠微粒的吸入或暴露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仍缺乏可用的研究數據,以評估奈米級塑膠微粒對人類的風險。

李宥萱專長為環境毒物、環境微粒與肝腎臟的毒性效應。他指出,目前評估塑膠顆粒毒性的研究以動物為主,很少直接做人體實驗。例如,有研究測試塑膠微粒在小鼠體內的累積與排出速率,藉此推算出人的一生體內可能累積數千顆塑膠微粒。

李宥萱說,雖然研究發現塑膠微粒與動物的消化道發炎、細菌感染或擾亂內分泌等問題有關,但目前學術界還未整合出系統性的完整評估研究,是未來研究需持續發展的方向。

塑膠在1950年開始被使用,直到2000年後環境中開始出現大量塑膠微粒。圖片來源:擷取自記者會簡報

老鼠吸入塑膠顆粒傷肺又傷腎 還可藉母體傳至下一代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邱惠雯則指出,過去很多研究發現,塑膠顆粒會在動物身上產生神經毒性、肺部傷害、影響肝臟代謝、腎臟傷害、腸道傷害等不良影響。一項「聚苯乙烯塑膠奈米實驗」更發現,塑膠奈米會從懷孕大鼠體內移轉到胎盤及胎兒組織,證明塑膠奈米可藉由母體將不利影響移轉給下一代。

動物實驗結果可用來初步評估塑膠顆粒對人體的風險,但毒理學研究可能不符合人類生活的實際情況。邱惠雯解釋,為了確認細胞或組織大量暴露於塑膠顆粒中可能產生的影響,毒理學研究中採用的塑膠顆粒濃度通常較高,「但這是否能代表民眾一般生活中所暴露的濃度,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環境中的塑膠微粒種類繁多,不同形態、粒徑大小、物理化學特性及暴露過程,除了引起不同的危害反應,也會影響進入人體細胞組織的情況。邱惠雯坦言,目前還難以精確評估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類,所處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濃度,這也是塑膠微粒研究現正面臨的重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