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16:26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下簡稱黑潮)自2010年以來,透過個體辨識紀錄累積450隻花蓮海域常見的花紋海豚個體資料,經過分析發現「來」、「X」、「W」三個海豚群體長期結隊出現,有「社交小圈圈」的有趣現象。黑潮更繪製出這三群花紋海豚的社交網絡圖,黑...
2023-03-20 06:20
氣候變遷加劇,減碳意識日益抬頭,當如何減排在檯面上熱烈討論的同時,還有一種最原始的應對方法——種樹。種樹其實是一種「碳吸收」機制,協助我們將碳「種回」樹木或土壤中,進而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究竟為什麼植樹的同時也能種碳?哪一種樹的種碳效率最...
2023-03-17 18:28
中油公司規劃今年底引進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不過有業者提出,國內目前無加氫站設置法規可依循,建議先參考國外方法試運行。而氫能運具初期的高額成本,也需靠政府補助解套,否則生產出來的氫氣將「沒有地方走」。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今(17日)宣布成立「...
2023-03-16 08:51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經濟委員會聯席會議昨(15日)併案審查農業部組織法等案,農委會主管陳吉仲、副主委陳駿季列席報告並備質詢。針對近來的缺蛋問題,農委會表示4月可望紓解。立委除了要求儘速提高雞蛋進口量,也指出我國產蛋率低落,世界各國平均每隻蛋雞...
2023-03-14 18:45
你還在把米其林星當作選餐廳的唯一指標嗎?隨著永續飲食在全球引發熱潮,有綠色版米其林指南之稱、英國永續餐廳協會(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SRA)自2010年推出「Food Made Good」永續...
2023-03-13 17:49
近年來「麻雀變少」成為熱議話題,特生中心今天(13日)召開記者會,透過分析國內100種繁殖鳥十年來的數量變化趨勢,建置「台灣森林鳥類指標」及「台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也讓台灣成為繼印度後,亞洲第二個發布複合物種指標的國家。
...
2023-03-09 18:02
綠色和平今(9日)公布台灣六種漁市常見魚類體長調查,發現有七成是未達成熟體長就撈上岸販賣的小魚。綠色和平呼籲,行政院應在3月底前通過《海洋保育法》(海保法),加速海洋保護區擴大並落實管理,避免過度捕撈導致資源耗竭。行政院代表則承諾海保法將在...
2023-03-09 10:55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昨(8日)宣布,攜手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大獸醫學系組成研發團隊,打造亞洲首個以人工智慧評估農藥產品致敏性的平台,過程完全不需動物實驗,每次試驗可減少30隻小鼠犧牲;測試期程也大幅縮短,過去一次試驗需耗時三至五週,透過平...
2023-03-06 10:29
一生致力於研究台灣生態與稀有植物、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榮譽教授徐國士在2023年2月28日因病辭世,享壽82歲。這位飽受敬仰的台灣自然生態研究先驅,不僅在七星山發現台灣特有植物「台灣水韭」,後續引發學界展開無數研究,更負責籌備太魯閣國家公...
2023-03-06 09:51
如果核二廠發生事故,逸散出與日本311福島核災等量的放射性物質,全台受影響最大的是哪一個縣市?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研究團隊模擬發現,若核二發生意外,台北市平均有七成土地成為永久隔離區;若核三發生意外,高雄市平均有5%土地成為永久隔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