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基隆河被稱為「黑龍江」的一段產煤歷史,以及傳統能源退場後所發生的事,還有一群末代礦工記得。《猴硐煤鄉漫遊》為五個小短片組成,由台北科技大學20位學生與猴硐礦工文史館合力製作,入選第一屆氣候臨界影展。昨(12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映後座談,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表示,我國安然度過能源危機,是用礦工生命換來的,希望傳承重要史實,將這段歷史放入教科書中。
煤炭業沒落 礦工歷史還在嗎?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猴硐,過去是我國重要的產煤重鎮之一,隨著能源使用逐漸以石油取代煤礦,各大礦坑陸續停產,猴硐也漸漸沒落。首屆氣候變遷主題影展「氣候臨界影展」(Climate Tipping Point Film Festival)上週開跑,「煤電影」單元系列的《猴硐煤鄉漫遊》,是影展唯一一部入選的台灣作品,關注火力發電漸漸退場,隨著煤炭業沒落,傳統能源如何面臨公正轉型。
《猴硐煤鄉漫遊》由五個小短片組成,透過介紹猴硐15個煤鄉舊址地景,記錄猴硐礦工文史館志工解說的身影。
猴硐的運煤橋又稱「瑞三大橋」,解說員毛振飛說,運煤橋歷史長達102年,因為煤礦需要經過水洗處理,基隆河對岸有幾個礦坑都要透過該橋抵達整洗煤廠,當時大型機具也要透過該橋送往對岸的礦坑,運煤橋是當時非常重要的橋樑。
瑞三大橋2010年改建成觀光橋,解說員柯茂琳認為雖然比較美觀,但軌道寬度不正確,失去真實性。毛振飛也說,政府改建運煤橋及整洗煤廠時並沒有詢問當時礦工,導致成品失真,「被我們稱為文創」,甚至可以說是「文化創傷」。
影片中,解說員林政雄回憶,當時住家後門打開就是鐵路,礦車經過時,會拿些煤炭回家煮飯,但有噪音又危險,曾發生小孩被輾過的事件。解說員林正福回憶,有些居民較節儉,不會去外面買木材來蓋房子,所以用基隆河底的石頭,打磨成一塊塊適合的大小及形狀,建成石頭厝。
毛振飛表示,過去基隆河有很多梯田、河道非常寬,但沿岸礦坑的石頭與石渣都往基隆河倒,讓基隆河越來越塞、整個基隆河都是黑的,被稱為「黑龍江」。
由老礦工自發創辦 文史館保存珍貴歷史
《猴硐煤鄉漫遊》由台北科技大學20位學生與猴硐礦工文史館合力製作,北科大學生代表說,在和礦工交流的過程中收穫豐富,很多故事無法在66分鐘片長內完整呈現,希望民眾親自前往猴硐,透過導覽更深刻地感受那段歷史,對猴硐的印象不再只是貓村。
猴硐礦工文史館是由一群老礦工靠自己的力量創辦,映後座談中,創辦人周朝南表示,我國安然度過能源危機、造就經濟起飛,都是用礦工的生命換來的,希望這些心酸血淚不要被遺忘。
周朝南認為,文史館保存著最真實的礦工工作記錄、酸甜苦辣,堪稱是我國最完整的本土勞動史。現階段能做的,是透過文史館的導覽解說,傳承重要史實。
毛振飛坦言,解說員為末代礦工、皆年事已高,再過幾年這些故事就會消失,呼籲大家趁故事還「活生生」存在時,趕快去文史館體驗導覽,「歲月很殘忍,如果沒有被留下,(礦工歷史)就會消失。」
周朝南無奈表示,經費來自微薄的老人年金,解說員都是志工,希望政府能接手,聘請年輕人來記錄,讓老礦工用僅剩的歲月傳承給年輕人,將我國重要的礦工歷史放入教科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