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河川找塑 台中烏溪微塑膠污染研究登國際期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都會河川找塑 台中烏溪微塑膠污染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3年04月12日
整理:林郁宸(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淡水河和台中烏溪是台灣第三與第四大的水系。然而據中央研究院、台大、成大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調查證實,這兩條都會中的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污染,推測可能是從雨水下水道流入。此外學者也揭露,微塑膠含量與人口密度和土地使用有顯著相關,人口密度越高處測得的微塑膠含量越高。

中研院跨團隊研究台灣河川中的微塑膠含量,以虹蝠網(manta net)採集河川中的微塑膠。照片提供: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

中研院跨團隊調查台灣河川中的微塑膠含量,團隊以蝠魟網(manta net)作為採集工具。照片來源:研究團隊提供

都會河川受微塑膠污染 學者揭雨水下水道為途徑

為了解台灣河川微塑膠現況,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台灣大學與成功大學學者組成研究團隊。2018年在淡水河運用蝠魟網(manta net)採集680.5立方公尺水樣,發現平均每立方公尺有24.6個微塑膠。2021年,研究團隊擴大採樣點位,於台中烏溪共41處取了1051.4立方公尺的水樣,發現平均每立方公尺有12.6個微塑膠。

研究團隊今(12日)舉辦記者會說明研究成果,並已發表至國際期刊《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孔燕翔指出,調查證實台灣的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污染。

此外,研究團隊也採集了山區河川上游的樣本與都會區外圍採集樣本作比對。團隊說明,山區和河川上游採樣幾乎沒有微塑膠的存在,但台中市區外圍、人口密度開始變高處,微塑膠濃度也隨之增加。其中台中都會區和工業區,雨水下水道周圍的水域微塑膠含量最高,在大里溪口採集到最多微塑膠。孔燕翔指出,調查顯示微塑膠的量與人口密度和土地使用有顯著相關。

研究團隊採集山區及河川上游的樣本與都會區外圍採集樣本作比對。左側為山區採樣,右側為市區採樣。照片提供: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

研究團隊採集山區及河川上游的樣本與都會區外圍採集樣本作比對。左側為山區採樣,右側為市區採樣。照片來源:研究團隊提供

微塑膠指粒徑小於5公釐的塑膠碎片或人造纖維。近來有許多研究發現微塑膠已無所不在,從空氣到土壤,甚至動物和人體內都發現微塑膠。微塑膠污染不僅可能危害水生生物和生態系統,也會對人類健康和食物鏈造成潛在風險。

由於此次調查採集到的微塑膠有七成是小於1公釐,研究團隊推論應來自生活中磨損、破碎或脫落所產生的微塑膠。孔燕翔表示,「雨水下水道很可能是微塑膠進入水體的來源與途徑,這次採樣過程也發現河岸有許多不明水管,很可能將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川。」

研究團隊指出,台灣目前尚未有針對河川微塑膠的長期監測,未來仍需持續相關研究,以了解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風險。

【2023.4.17 更正】文中提及蝠魟網(manta net)的譯名經過修正,以貼近原意。

作者

林郁宸

從細節做起,成為改變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