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全球數量再創新高 來台度冬數首次破4000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黑面琵鷺全球數量再創新高 來台度冬數首次破4000隻

2023年04月24日
整理:陳立炘(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2023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近日揭曉成果,全球度冬族群數量達6603隻,再次創下歷史新高。而台灣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度冬地,也在林務局及中華鳥會的努力調查下,今年首次突破4000隻大關,共記錄到4228隻黑面琵鷺,佔全球64%。其中,彰化與雲林交界的濁水溪口紀錄到360隻黑面琵鷺,較去年增加約200多隻,是否成為未來的度冬熱區需持續關注。


在台南棲地觀測到黑面琵鷺群聚。圖片來源:台南鳥會。攝影:郭東輝

濁水溪口成長約200多隻 黑面琵鷺度冬分布更廣泛

「2023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由香港觀鳥會發起,調查範圍涵蓋全球,台灣的調查則在林務局的經費支持下,由中華鳥會統籌協力進行普查工作。

林務局與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中華鳥會)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的黑面琵鷺族群分布主要集中西南沿海,並且超過九成以上分布台南、嘉義、高雄、彰化及雲林等縣市,其中台南數量最多,共記錄到2279隻(53.9%),多數在七股與安南(四草)地區。

中華鳥會今年更在彰化與雲林交界的濁水溪口紀錄到360隻黑面琵鷺,較去年增加約200多隻,是未來需持續關注的度冬熱區。

嘉義記錄到946隻,主要分布於布袋和鰲鼓濕地。高雄有450隻,大多聚集茄萣、永安濕地以及高屏溪口。金門(46隻)、宜蘭(31隻)及屏東(16隻)等地維持穩定的小族群數量。今年也在澎湖、新北、台中、台北、新竹等縣市發現約1到4隻的零星個體。

整體而言,今年與去年都在13個縣市記錄到黑面琵鷺,比過往分布範圍更廣泛。野鳥學會表示,在主要度冬區範圍外目擊黑面琵鷺已是近年常態。

南部乾旱影響出沒範圍 肉毒桿菌中毒案例高於往年平均

野鳥學會表示,全台黑面琵鷺持續增加,顯示棲地承載量還在可承受範圍內。然而有台南在地調查員反應,今年南部地區冬季降雨量太少,鹽田、魚塭等棲地遇乾旱,導致黑面琵鷺不在預期的巡守範圍內出沒,大幅增加搜尋時間及難度。

此外,今年肉毒桿菌中毒或虛弱的黑面琵鷺案例也高於往年平均。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特生中心統計2023年截至今已發現26例(2022年16例),推測可能與環境現況有關,如氣候變遷、棲地縮減等問題,仍需持續關注。


黑面琵鷺,右邊個體已換上繁殖羽。圖片來源:台南鳥會。攝影:郭東輝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補助廣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