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科技與金融公司仍在經歷裁員潮。根據數據平台Layoffs.fyi的數據,2022年,全球僅科技公司裁員人數就達到了16.4萬,並在2023年第一季度再次削減了16.6萬個職位。在中國,統計數據顯示青年失業率進一步升高,於今年4月達到了20%。
而「綠色就業」卻迎來了春天。在裁員潮最為洶湧的美國,自去年8月,半年內各公司已經發佈了超過10萬個綠色職位的招聘資訊。 而領英(Linkedin)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綠色人才在全球工作力中的比例從2015年的9.6%,提高到了2021年的13.3%,增長率高達38.5%。
在中國,政府領導的「社會經濟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及「雙碳」政策引發了「綠色就業風潮」,預計到2025年,相關行業的從業者將會達到100萬人。 網路上更是流行起,相關綠色職位月薪可達15萬的傳言。
根據2023年更新的國家《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綠色行業包括了節能降碳、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清潔能源、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綠色服務。這當中不少行業都屬於新興行業,在不斷創造就業。
另一方面,過去十年來,受政策監管影響,企業和投資者紛紛在公司內部增設置綠色部門,如永續發展部門或關注環境(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和治理(Governance)的ESG部門,這些部門也創造了更多的「綠色職位」。這種潮流也在許多學術機構和媒體中創造了專注綠色話題的崗位。
上述兩個維度構成了所謂的「綠色就業」:一是綠色行業的工作機會,二是商業或者行政部門的環境、社會責任相關崗位。
那麼,中國「綠色就業」總體情況如何?
政策推動:打頭陣的「雙碳」就業
綠色職位的走紅主要來自於政策推動。根據領英的統計,儘管2017年至2021年間,中國綠色職位在所有招聘的份額中逐年下降,但在2021年,對綠色技能有要求的職位大幅升高,約佔總招聘數量的50%,遠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這可能和2020年9月中國公開宣佈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有關。在「雙碳」目標發佈後,原本集中於空氣和水污染、野生動物保護等問題的綠色行業開始重視氣候變遷這一問題。
氣候行動青年聯盟(Climate Action Youth Alliance,簡稱CAYA)2022年發佈的《「雙碳」人才洞察報告》指出,雖然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中國的碳行業已經逐漸起步,但始終處於很初級的階段,即使2015年裡程碑式的《巴黎協定》也對中國碳行業的從業人員影響較小。確立碳中和目標和政府頒布的「1+N」政策體系(1個頂層指引+多個分領域分行業雙碳實施方案),才終於帶來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度調整趨勢,也由此擴大了綠色人才缺口。目前,「雙碳」相關從業者已從此前的約1萬人增長到了10萬人左右。2025年預計相關從業人員數量會增長至50~100萬人。
《「雙碳」人才洞察報告》主要作者智涵禎目前任職於一家知名網路公司,主要負責碳中和和ESG管理的工作。2018年以前,她在大學本科攻讀環境經濟專業時,並不清楚未來的就業方向。「碳中和成為熱門話題後,很多學弟學妹來找我諮詢就業問題」,智涵禎告訴中外對話:「這個行業相對還是比較新,我也走過一些彎路才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所以希望能用一篇報告總結一下『雙碳』就業的問題。」
根據該報告的調查結果,「雙碳」就業具體包括碳管理、碳排放核算、碳市場交易、碳中和技術四大業務,並涉及能源、工業、建築、交通、金融等多個行業。其中,從事碳管理諮詢的人最多,其次為碳排放核算。121名受調查者中的大多數在諮詢機構和甲方企業工作。此外,智涵禎也介紹道,一些綜合性的業務也在逐步發展,包括碳中和傳播、碳中和相關培訓等等。
市場大熱:走紅的ESG和綠色金融
政策監管日漸完善,市場的熱度也隨之而來。在企業中,將「雙碳」囊括在內的ESG成為了更加熱門的話題。ESG是環境、社會和治理的縮寫,不僅關注包括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在內的一系列環境問題,還關注企業行為的社會影響,以及公司在機制結構等問題上的治理。隨著監管的加強和公眾環境社會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設立ESG部門,加強日常運營中的環境社會調查、供應鏈管理、相關資訊披露等,以規避風險、維護品牌形象、提升長期收益。因為與商業和金融相關,ESG近年來成為綠色就業中薪資最為可觀的行業之一,也受到許多求職者的青睞。
近期入職聯合國機構的杜博聞告訴中外對話,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幸運地抓住了兩個行業的趨勢」:網路和ESG。學生時代,杜博聞開始關注公益事業,並因此選擇修讀了人道主義援助的碩士學位。2015年畢業後,他先後在兩家大型國際公益組織工作了四年,積攢了在環境保護、減少貧困與饑餓等社會問題方面的經驗。 在此之後,他帶著這些經歷進入了字節跳動,開始負責TikTok市場部跟國際組織合作的工作。「TikTok在大概2020年左右設置了企業社會責任(Co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部門,後來在歐洲和美國也招聘了一些這方面的人才。這背後也存在全球各地對網路平台的監管帶來的動力。」杜博聞表示。
多年以來,除自帶「綠色屬性」的行業(如新能源公司)以外,多數企業中的「綠色職位」如環境社會責任相關專案,往往被視為無利可圖,經常被劃入遵循部門或者品牌部門。但ESG的走紅正在扭轉這一現象。根據《商道縱橫》2021年發佈的一份報告,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1092家發佈了2020年度ESG報告,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25.3%。由於這些披露報告受到監管部門和公眾的關注,編製報告對專業技能和工作量的要求也變得更高,對綠色人才的需求也更大。
企業背後也存在投資者的驅動力。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110餘家投資者簽署了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supported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UN PRI),其中大部分機構於2017年之後簽署。經計算,簽署PRI的的公募基金管理著中國基金市場超過半數的公募資產。這些投資者承諾在投資決策中納入ESG考量,並會通過溝通和投票等方式努力推動被投企業的ESG表現提升。智涵禎在聊起ESG經理這一本職工作時提到:「ESG涉及的議題很多,除碳中和這樣的氣候議題之外,我們還會關注人力資本、公司治理等其他投資人關注的方向。」她介紹道,ESG行業近年來的求職熱度也在持續增加,CAYA也會將下一份綠色人才報告重點轉向ESG。
「我工作這些年的感受是,只靠人們的善意確實很難推動解決環境和社會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讓資本參與進來是很好的動向。」杜博聞提及進入綠色產業的投資和投資者對被投企業的管理,「再加上以前政府監管比較松,動力就更加不足了。現在政策逐步完善,又有投資者的激勵,企業才越來越有幹勁。」
因ESG與綠色金融走紅,網路上一度流傳出「ESG經理月薪高達15萬」的說法,引得熱議。但多名業內人士告訴中外對話,這樣的薪資即使存在也應該屬於極少數情況。一個ESG職位的薪資水準,主要還是看其所在公司的整體薪資水準。如果本來就是金融業公司設置的職位,薪水自然會比較高。但如果本來只是非金融類企業內部的ESG崗位,薪資也不會超出該企業的一般水準。在脫離金融的「光環」之後,根據《「雙碳」人才洞察報告》的調查結果,多數「雙碳」從業者的月薪在人民幣1~2萬元(約新台幣4萬2000~8萬6000元)之間,且在地域上集中在以北京為主的一線城市。
女性成為綠色人才主力?
「我有一個觀察,不確定是否準確。」杜博聞分享說:「ESG行業的女性從業者比例很高。如果你去參加一些ESG的峰會,可能會發現很多企業的ESG負責人都是女性,包括整個亞太區好像都是這樣。」
和他的感受類似,中英雙語播客《環境中國》也提出了「永續圈還是女生多」的觀察,並因此開創了一檔針對從事永續工作的青年人系列節目。這檔節目的嘉賓包括很多傑出的青年女性,比如在使館從事氣候與綠色金融相關工作的官員,消費品公司的女性永續經理人,也包括環保機構的女性創始人等。該播客的製作人、北京能源網路的前負責人袁小丹告訴中外對話:「綠色行業是一個很大的範疇,總體來講我覺得女生佔比不小,而且參與度非常的高。」
這一直觀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驗證。RBC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並發現女性客戶推動ESG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對此,杜博聞表示,可能是因為ESG本身就包含了對性別平等、多元包容的關注,所以女性也可能更容易對此類工作產生興趣。
針對更廣泛綠色行業的大數據分析結果則更為保守。領英(Linkedin)的《綠色技能報告》顯示,2015~2021年間,相比每100名男性,只有62名女性被認為是綠色人才。雖然男性和女性綠色人才在總人才中的比例均有增加,但男性轉入綠色職位的速度比女性更快。不過,該報告也指出,在一半的受訪國家(多數位於歐洲)中,性別差距已有所縮小,女性綠色人才的增長速度快於男性綠色人才。
「綠色行業的定義很廣,可能在一些研究類的、和生活方式相關的有趣行業中,你會看到更多女性的參與,比如氣候變遷智庫和學術研究,ESG雙碳媒體報導,永續餐廳,二手市集,素食行業等。」袁小丹分享到:「但據我觀察,在傳統行業的新興部門中,男性也不少,比如在能源轉型的推動下,傳統汽車行業新生了電動車部門、傳統能源企業設置了再生能源部門等等。」
參差不齊的新興行業
政策和市場驅動下應運而生的「永續熱潮」,也帶來了更混雜的就業環境。
首先是市場上的魚龍混雜。「在2060碳中和的目標提出後,中國掀起了一陣永續的熱潮,尤其是碳減排的熱潮。」OATLY中國辦公室永續發展經理楊一帆在《環境中國播客》中分享道:「但我感受到的一個痛點是,雖然有這個熱潮,但它背後積累的知識和相關的專業人士依然不足,所以會出現一批漂綠的現象,比如市面上突然出現了各種各樣『零碳』的產品。」中外對話2021年曾經對此類現象做過分析。
楊一帆還指出,這讓大家覺得好像實現零碳很容易。「從業者應當先做好專業工作,從而推動消費者明白,自己的選擇會如何影響碳排放、這些碳排放又對地球有哪些影響。」
另外是人才供需不匹配問題。《「雙碳」人才洞察報告》的調查結果還顯示,不少求職者是因為宏觀政策利多而臨時決定進入碳行業,將個人發展「押寶」在行業發展上。相比於個人成長和學習的空間,求職者更在意單位或部門的發展前景。智涵禎告訴中外對話:「這些求職者可能沒有足夠的管道來瞭解工作的實際內容,導致最後實際工作和想像的偏差較大。」
企業苦於應聘者技能與知識水準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中高級別的人才更是難招。求職者則發現難以獲取和理解招聘資訊、崗位不符合預期、工作地點過於集中在一線城市等問題。
教育的缺席可能是這背後的一大原因。根據《洞察報告》,近一半的碳行業求職者畢業於環境相關專業。然而,目前中國高等教育中專門針對氣候變遷和碳相關的專業還很少,培訓體系也不完善。 看似相關的「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專業,主要關注的依然是水和大氣污染物處理,可能很少甚至完全沒有設置碳相關的課程。
兩會期間,「雙碳人才培養」也出現在了政協委員的提案中。提案指出,目前面向雙碳發展的高端科技人才依舊稀缺,應該構建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接觸「雙碳」產業的第一線。
可預見的是,環境、能源甚至是永續消費相關的「綠色」行業,未來的用人需求將會進一步加大。而填補綠色人才缺口只是一個縮影,這背後是中國教育和勞動力轉型的一個重要提示。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在中國,「綠色就業」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