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6日
台東捕獲黑色無鱗鎧鯊 專家:國際列易危物種
東部海域最近大型魚類頻頻出現。有漁民在台東外捕魚的時候,意外捕到一種全身黑色沒有魚鱗、頭小身體大的大型怪魚,資深的漁民不知道這是什麼魚。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說,這種魚是在1000公尺左右活動的深海鯊魚,學名叫鎧鯊,又叫黑鮫,這種魚目前國內沒有保育,但在國際間,由於被大量捕捉取用牠的皮和魚肝油,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公視新聞網報導)
保育類動物食蟹獴一家三口現蹤政大 專家:絕無僅有案例
政治大學14日表示,6月中旬社區居民在校園內發現保育類動物食蟹獴三隻,出沒地點接近護岸工程工區,台北市工務局水利處緊急停工,後續在山側圍籬加蓋黑網布,並以人工除草方式,避免食蟹獴誤入。水利工程師楊佳寧透過政大指出,政大後山次生林林相完整,又緊臨溪流,提供食蟹獴需要的棲息環境。能在市區的校園內近距離觀察食蟹獴,是絕無僅有的案例。(中央社報導)
全台首見魚道觀察窗 新店碧潭堰保育「看魚兒洄游」
2015年蘇迪勒颱風重創碧潭橋下方的碧潭堰,新北市水利局於2020年開始動工進行堰體改善及周邊環境營造工程,歷經1002天完成216公尺複合式堰體及升降堤,提供更好的碧潭遊憩區水位高度控制及防洪功能,新的壩體更符合保育功能,於新店溪右岸增設全台獨一無二的新店溪魚道,民眾還可以走近透過玻璃觀察窗看到魚類進魚道梯洄游的精彩畫面。水利局表示,碧潭魚道已於11日通水,未來也將透過直播公開方式,以手機便可目睹即時畫面。(自由時報報導)
台泥代燒花蓮垃圾將試辦 縣府修正回饋金條例
台泥氣化爐去年完工,預計19日點火,22日投料進行3個月代燒花蓮垃圾試營運,花蓮縣府修正現有垃圾掩埋場回饋自治條例送議會審議,議員認為部分條文違反財政紀律法等爭議予以退回。縣府表示,將重新研議,不影響營運期程。(中央社報導)
北市街頭垃圾桶反覆拆裝惹民怨 公園處:地方不贊成設置
台北市議員詹為元指出,近三年有29件民眾盼增加垃圾桶的陳情被檔下,卻無設置的明確標準與規範,且部分公園還時常反覆拆裝垃圾桶,勞民傷財引發民怨。北市公園處回應,過去屢有民眾棄置家庭垃圾導致環境髒亂且不易追查,地方多不贊成設置。(聯合報報導)
德州新法廢除建築工喝水歇息時間 挨轟政策殺人
法新社報導,席捲美國南部許多地區近1個月的毀滅性熱浪,對建築工人而言傷害特別大,因為他們經常暴露在超過41°C的高溫。工人們在市政廳外抗議共和黨籍州長德州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最近簽署的法律,這條新法廢除奧斯汀(Austin)和達拉斯(Dallas)等城市原本強制要求給予建築工人「喝水歇息」時間的法律。這條2127號新法將於9月生效。(中央社報導)
太熱了!中國「最大淡水湖」兩週竟縮水四分之一
中國受高溫天氣持續影響,位在江西九江市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持續降低,短短13天水面面積竟縮小超過四分之一。去年鄱陽湖也曾因乾旱,湖底裸露成「大草原」,更讓藏在水中的千年石島「落星墩」出現。(自由時報報導)
氣候報告:本世紀末地中海地區將每年飆到45°C以上、甚至50°C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一項研究指出,到了2100年,地中海地區氣溫可能每年都會飆到45°C以上,而且將更常見到50°C高溫。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Hadley Centre)的氣候學家發現,到了本世紀中,除了最涼爽的地中海地點(例如西班牙)以外,每年至少一天超過50°C的可能性快速增加。到了2100年,在地中海和中東地區,每10年將出現50°C高溫日子,45°C以上高溫可能每年都會看到。(聯合報報導)
美蜂群去年減少48% 調查指氣候與殺蟲劑等影響
蜜蜂在大自然生物鏈中,對管理生態系統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一項調查顯示,受到氣候變遷、殺蟲劑等各種因素影響,美國去(2022)年一年,有48%的蜂群因此死亡,是繼2020年近半蜂群死亡後的最高紀錄。(公視新聞報導)
美國陶氏化學工廠爆炸 一度發布就地避難警告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Plaquemine)的陶氏化學工廠,於當地時間14日晚間9時30分傳出爆炸聲,接著又至少有六次爆炸,當局一度對附近居民發布就地避難警告,幸好沒有人員傷亡傳出。(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