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夏日昆蟲館開張! 光蠟樹上的獨角仙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夏日昆蟲館開張! 光蠟樹上的獨角仙

2023年09月11日
文:徐尉傑

「喜歡昆蟲的小朋友請舉手!」這是我向小朋友介紹昆蟲時,一定會互動的問題,通常舉手的人不多,反而是有許多小朋友露出害怕的神情,或許讀者們也有一樣的反應。的確在我們生活中時常遇到的昆蟲不外乎蟑螂、螞蟻及蚊子都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不過也會有小朋友很快的舉手搶答:「獨角仙!」此時的氣氛總會輕鬆許多,害怕的神情就會迅速消失,究竟獨角仙有什麼樣的魅力,讓小朋友如此的喜愛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獨角仙的世界吧!


獨角仙聚集在光臘樹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上幹上滿滿的獨角仙食痕,表示曾經造訪這棵光臘樹的獨角仙不少。攝影:徐尉傑

獨角仙在台灣是甲蟲王者(鞘翅目成員統稱為甲蟲),是鞘翅目中體型最大的,且身為金龜子科的他也有具光澤的鞘翅,頭上碩大的犄角是他明顯的特徵,不過這也僅限於雄性個體,沒有犄角的雌性個體看起來就是比較大隻的金龜子。就我自己的觀察,野外獨角仙個體體型差異極大,從3公分到8公分以上都有,查找相關資料後發現與幼蟲期可獲取的養分有相當大的關係。

想起有句話著麼說「蟲以食為天地」,因此我們從食性來認識,獨角仙成蟲主要以成熟水果的汁液或光臘樹(也稱白雞油)的樹液為食,每年的6至7月為大量發生的時間,會聚集在光臘樹上,數量多時一棵樹上可以聚集上百隻,因此如果要找獨角仙,先找光臘樹準沒錯的,不過也不是每一顆光臘樹都會有獨角仙喔!獨角仙的幼蟲(也稱雞母蟲)以腐植土為食,若附近沒有足夠多的落葉、枯枝形成的腐植質,就看不到獨角仙出沒,因此更準確來說,是要找到在森林裡的光臘樹。


在同一棵光臘樹上的看到兩隻體型差異極大的獨角仙,體型小的獨角仙的犄角也小小的,模樣十分可愛。攝影:徐尉傑

我非常喜歡在夏天的時候走進森林尋找光臘樹,因為有獨角仙在的光臘樹就宛如「夏日昆蟲館」,總是能發現獨角仙以外的昆蟲,常現身的有黑尾虎頭蜂、黑腹虎頭蜂、棕長腳蜂、台灣扁鍬形蟲、蓬萊擬鍬形蟲及各種的螞蟻、蝴蝶等,這些昆蟲都等著獨角仙吸飽樹液後,接著吸食殘留的樹液,原來夏日昆蟲館的階級如此分明,獨角仙用強而堅硬的頭部前端推開樹皮後,讓汁液流出自己必須先吃飽後,才輪的到其他昆蟲吸食,有些不安份的昆蟲想要搶先,就會被犄角頂開。

今年在新竹地區幾個獨角仙熱點觀察時發現,獨角仙數量不如以往,雖然有部分人士指出是今年4至5月的平均溫度較往年低,影響到獨角仙羽化的時程,不過我自己的觀察是因為有更多人走進山林,享受森林帶來的療癒氣息外,也順手帶走了原本屬於森林的獨角仙,或許有些人認為抓取獨角仙回家飼養有助於讓小朋友觀察,提升與自然的關係,但其實已經影響逐漸獨角仙的生態。

這邊要建議如果有想要飼養獨角仙,請購買昆蟲店自行繁殖的飼育品,且人為飼養的獨角仙也不要隨意野放,才不會傷害居住在森林中的獨角仙族群,觀察環境生態也要保護環境喔!

兜蟲家族

兜蟲亞科(Dynastinae)是鞘翅目金龜子科裡的一個亞科,該亞科成員中的雄性個體大多擁有犄角,有長有短且外型帥氣的犄角是許多小朋友的最愛,著名的成員有目前體長最長的赫克力士長戟大兜蟲、重量最重的亞克提恩象兜蟲、外形像牛魔王的南洋大兜蟲屬等,在台灣兜蟲亞科有8屬9種,其中以獨角仙及蘭嶼姬兜較廣為人知,不過近年來因為棲地破壞及商業性捕捉的影響,族群數量逐漸減少中。

獨角仙 檔案


攝影:徐尉傑

中文名:獨角仙
別名:雙叉犀金龜
科名:金龜子科 兜蟲亞科
學名:Trypoxylus dichotomus tsunobosonis
分佈:普遍分布於台灣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森林,在印度、緬甸、中國、韓國、日本等地也有分布。
生態:成蟲5~8月出現,會聚集在光臘樹、九芎及台灣櫸的樹幹上吸食汁液,成蟲具有趨光性。
特徵:

  1. 體長5-8.5公分(含頭上的犄角)。
  2. 雄蟲頭部前方有一個犄角,形如鹿角,前胸背板上也有一個小犄角,雌蟲則沒有犄角。
  3. 體色為黑色或黑褐色的
  4. 有堅硬的前翅(鞘翅)保護飛行用的膜翅(後翅)。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