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斯的洞穴寓言〉
《困惑的心》是鮑爾斯的第13本小說,出版於新冠疫情肆虐之際的2021年。繼佳評如潮的《樹冠上》後,書迷都在期盼,這位麥克阿瑟天才獎與普立茲獎得主,以及住在大煙山的隱士,會以何種尺度與格局來訴說人與非人之間的交織?
對已讀過《樹冠上》的讀者來說,《困惑的心》讓人意外,但也不會讓人太意外。意外的是,相較於《樹冠上》的紅木巨靈及其連結的人與非人,《困惑的心》的書中主角僅是父子兩人。不太意外的是,透過父子間的互動與情誼,鮑爾斯還是帶出其擅長的主題:人、非人與科技間的相互形塑,從中探問人性的矛盾與幽微,以及人類該如何看見與關懷那些與人類共享這個地球的芸芸眾生。
如鮑爾斯在訪談中點出的,以及在《困惑的心》中也可見到端倪的,在撰寫該書時,他有他的繆思——《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這本由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於1966年出版的的小說,曾獲得雨果獎與星雲獎等大獎,也曾改編為電影與舞台劇。
阿爾吉儂是一隻實驗用的老鼠,受了新藥測試後,智力突飛猛進。主導新藥開發的科學家大為振奮,將新藥用在一位智能不足的少年查理.高登身上。如同阿爾吉儂一般,查理的智商倏地拔高,直臻天才的水準。然而,他開始感到困惑與痛苦。原本他不懂也因此無法在意的隻字片語,乃至於周遭投來既畏懼又欣羨的目光,開始充滿了含義。他滿懷怨懟;以他超越世人的絕高智商,他開始反擊。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新藥的時效有限。當阿爾吉儂開始退化,乃至於步向死亡,查理的智力也回到原先水平。即便如此,他再也回不去原來的樣子了。
凱斯在此用了柏拉圖著名的「洞穴寓言」。囚犯們在洞穴裡看著移動的光影,以為這就是真實,還建構出關於此「真實」的理論。因緣際會之下,有名囚犯受到引領,離開了洞穴,看見洞穴外的事物,也看到那個讓人無法直視的巨大光源——太陽。他返回洞穴,告知同伴,表示眼前的光影其實只是虛像,真實存在洞穴之外,還有個名為太陽的真理之光。可以想像,他的同伴不會全都買單。有的可能會掙脫身上的枷鎖,拋棄既有理論,走出洞外一探究竟,但一定有人斥之為異端學說。就柏拉圖而言,如此離開洞穴而看到光,回到洞穴又回到黑暗,對當事人而言,帶來兩重的困惑。首先,離開洞穴的囚犯,眼睛已經習慣了黑暗,勢必為洞穴外的景致目眩神迷。再者,當他重回黑暗,又得經過一層身體與心理的調整。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是哲學史最著名的比喻之一;只是,當絕大多數的討論集中在洞穴外之理念世界,以及洞穴內之感官世界的對比,乃至於哲學家作為引路人的重要性,凱斯在意的是那位囚犯以及他曾經歷的雙重困惑。
與凱斯一般,鮑爾斯同樣致力於描寫柏拉圖所言的雙重困惑。如果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從「智商」的角度切入,《困惑的心》的重點則是「情商」。故事的主人翁拜恩是個天文生物學者,以太空望遠鏡收得的資料,配合電腦模型,探索外星生物的可能性。他跟一位動物權倡議者與環境運動者艾莉莎相愛,有了一名孩子,名叫羅賓。
羅賓是個極為特殊的孩子;對於蟲魚鳥獸,他有極高的敏感度與同理心,但對於人際關係,卻有相當的障礙。羅賓七歲時,艾莉莎車禍身亡;拜恩強忍心中悲痛,獨力撫養羅賓。失去母親的羅賓,反覆看著在Youtube上的媽媽,一再跟拜恩確認媽媽是愛他的。
羅賓在學校中的行為開始日益脫節;老師們越來越相信這個沒有媽媽的小孩「有病」,得及早接受接受藥物治療。拜恩無法接受此結論。他吶喊:「他只是個孩子!他的大腦還在發育!」他也自行發展一套理論:「生命不需要我們事事校正。我的兒子是一個我想都不敢想要看透的袖珍宇宙。我們每個人都是個實驗,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受到怎樣的測試。」艾莉莎可能會說,「沒有人是完美的」,拜恩則說:「老天爺啊,我們全都不合格得令人難以置信」。
拜恩帶羅賓至大煙山露營;對著動植物圖鑑,父子兩人試著叫出周遭隻蟲魚鳥獸的名字。羅賓睡前,他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星際探險與外星生命的故事,讓羅賓了解他對天文學的愛。以自嘲的口吻,他描述他的專業與羅賓思維方式的高度相似:
天文學家和孩童其實有許多共通點。兩者都踏上旅程,跨越浩瀚的遠距。兩者都追求超乎他們理解的事實。兩者都做出意想天開的推論,任憑種種可能翻倍加成,沒有極限。兩者都每隔幾星期就銳氣大挫。兩者都可說是憑著愚昧行事。兩者都對時光感到大惑不解。兩者都出發再出發,永不停歇。
父子兩人也聽著《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有聲書。鮑爾斯如此描寫羅賓如何為這本科幻小說著迷:
羅賓前傾,一手搭在儀表板上,甚至忘了凝視窗外。他像查理.高登一樣迅速地擷取資訊──小說中,查理的智商已經晉升到危險的新高──當查理的同事們拒絕接受他,羅賓自始自終皺著眉頭。
當羅賓聽到阿爾吉儂死了,他無法接受。鮑爾斯寫道:「《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已經終結羅賓依然心存的純真,心靈之眼因而面對雙重困惑:如何走出真理之光的幻影,如何步入真理之光」。
在學校師長眼中,拜恩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只有藥物才能讓這位9歲的孩童步上正軌,而不是帶他接近自然或是講述荒誕無稽的外星生命。無計可施之下,拜恩求助神經科學家,決定讓羅賓接受「解碼神經反饋療法」。鮑爾斯對此的說明如下:
(解碼神經療法)類似昔日的生理反饋,但是藉由神經影像提供即時回饋,人工智慧亦從旁協助。第一組受試者──亦即所謂的「指標受試者」──針對特定的外在刺激提供情緒反應。研究人員第一時間利用磁振造影掃描他們腦中的相關區塊。然後研究人員觀測第二組受試者──亦即所謂的「培訓受試者」──即時掃描他們腦中的同樣區塊。人工智慧監測神經活動,同時傳送視覺和視覺線索,引導「培訓受試者」趨向「指標受試者」先前預錄的神經狀態。藉由這種方式,「培訓受試者」可以模擬「指標受試者」的腦波模式,進而體驗相似的模式……
拜恩與艾莉莎曾擔任指標受試者,因而留下了兩人的神經狀態。於是羅賓躺進了fMRI,以培訓受試者的身分,從艾莉莎預錄的神經狀態,學習如何像個「正常人」。
在這個過程中,羅賓認識了7歲的他從未有機會認識的母親,也體會母親為何為那些人以外的生命獻身。如同《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以及帶給該書莫大啟發的洞穴寓言,羅賓彷彿離開了洞穴,看見了光。他的行為開始趨於「正常」,也越來越能「同理」人類的行為,以及溫柔且堅定地提出他的訴求。
然而,越來越了解「世事」的羅賓,感到日益困惑。他不能理解,對於身邊消失的生物及生態系,大人為何會如此漠然?他製作標語,在國會大廈旁舉牌,希望能喚起世人對於氣候災難、生物多樣性喪失與動物權益的重視。
拜恩驚訝於羅賓的轉變;在孩子身上,他也看到他深愛的艾莉莎,以及他們如何感謝羅賓的誕生,讓他們可以通過羅賓的眼,得知自己的不足,以及環繞在四周的空氣、陽光與水,包括活躍於當中的蟲魚鳥獸,是這世上最大的驚奇。
好景不常。解碼神經反饋療法被政府以「違反實驗倫理」為由遭到中止,羅賓也因此無法接受治療。可說是第二次失去母親的羅賓,掙扎著留下關於母親的記憶。他沮喪地跟拜恩說:「爸,我一直在退步。我感覺得到。」他說他覺得自己就「像是那隻老鼠,像是阿爾吉儂」。
從《困惑的心》的末尾,讀者得知,羅賓確實活得像是阿爾吉儂,而不是《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中查理.高登,也因此在某個程度上免除了第二重的困惑。他死了,得年10歲。
羅賓無從體會的困惑,是鮑爾斯留給讀者的困惑。
鮑爾斯在訪談中自承,他沒有小孩,但有很多帶著孩子認識自然的經驗。他認為,當代的美國孩子與青少年常被診斷出罹患各種精神官能症,且被要求各種藥物介入,但對於病因,以及各種藥物介入的後遺症,專家常莫衷一是。
《困惑的心》便是為這些孩子而寫,或者說為這些小孩的父母而寫。鮑爾斯認為,孩子的「異常」很大程度上是種生態創傷(eco-trauma)。他要說的是,面對生命的消逝,成長中的孩子總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調適;因此,當大人可以相對理性地估計每個物種的消失相當於多少經濟損失,又或者以各種方式彌補或轉嫁這些損失,孩子的體會則相當不同。
他希望,面對這些「異常」的孩子,大人可以做的不是去「校正」他們,至少不是以餵藥的方式為之;孩子的異常是人類生活之生態世界出了問題的徵兆;以藥物治療這些孩子,就如同以攔砂壩來治水一般。
孩子需要的或許只是陪伴;不只是父母、同儕或寵物的陪伴,還有森林、草原、溪流、石虎、穿山甲等非人的陪伴。
困惑的心
作者: 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譯者: 施清真
出版日期:2023年7月4日
出版社:時報出版
ISBN:9786263539990
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發生後,兩年來,一名致力於尋找外太空生命跡象的天文學家席歐.拜恩,必須獨力撫養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羅賓,並設法溝通。
羅賓跟母親一樣,關心地球上瀕臨絕種的生物,他每天會花許多時間細細描繪動物。然而母親過世後,羅賓的情緒變得更加敏感易怒,甚至和同學爆發激烈衝突而面臨退學危機。
由於不希望羅賓過早服用精神藥物,這時席歐瞭解到一種實驗中的神經反饋治療,可能有助於羅賓學習控制情緒。席歐決定放手一試,讓兒子羅賓接受治療,未料情況竟一發不可收拾……
當氣候變遷災害頻傳,為什麼人們不採取行動?我們該如何向孩子描述環境變遷?
美國作家理察.鮑爾斯關注氣候變遷,企圖寫出能夠影響當代讀者的故事。從書名的巧思,到天文學和腦科學的先鋒領域,作者關注生態浩劫同時,也捕捉人的無助、自私、不甘心,和束手無策的孤寂。
當人受困於自己內心的糾結,難免會忘記世界充滿驚奇,而科學的精采就在於想辦法突圍。其實科學家和孩子,有許多共通點,他們總是滿腹疑問,充滿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和創造力,山腳下分家的科學與藝術,終於在山頂上重逢。
作者簡介
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青少年時期曾隨父親到曼谷短暫居住五年,高中回到美國,大學曾修讀物理,後專攻文學。自1980年來陸續出版13本小說,近作包括《The Echo Maker》、《Orfeo》。他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與「美國國家圖書獎」,亦曾四度提名「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19年以《樹冠上》榮獲「普立茲文學獎」,現居大煙山山麓。
※ 本文引自《困惑之心》導讀。轉載請洽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