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馬斯達爾CSR總監 永續城市如何務實走向下一個15年? | 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國際新聞

專訪馬斯達爾CSR總監 永續城市如何務實走向下一個15年?

重新認識阿聯

2023年11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 阿布達比報導

15年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目標在沙漠中打造一座「馬斯達爾城」(Masdar city)低碳永續城市。馬斯達爾之名來自阿拉伯文「起源」,於2008年2月動工建設,後接連遇上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2020年COVID-19大流行影響,至今仍沒有一個完工日期。

《環境資訊中心》前往當地體驗「一日市民」,看馬斯達爾城在追求永續的全球浪潮下,如何向世界揭示未來城市的樣貌。

採訪當天是平日,街道上的行人並不多,時不時看到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匆匆走過。圖片來源:許震唐 攝

採訪當天是平日,街道上的行人並不多,時不時看到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匆匆走過。攝影:許震唐 

上千創新企業總部在這裡

一棟棟充滿未來感的建築,夾著乾淨的街道,來到距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市區,車程約半小時的馬斯達爾城,像是來到一座科幻主題樂園。

馬斯達爾城內有國際再生能源機構(IRENA)、西門子能源、漢威聯合(Honeywell)等大公司,也有非常小的2人新創公司,這裡也有穆罕默德本扎耶德AI大學跟住宅區。馬斯達爾城永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副總監溫志倫(Chris Wan)自豪向我們表示,馬斯達爾城已經成為一個匯聚的軸心點,因為投入的所作所為,讓創新、氣候、科技公司匯集於此。

「有一些公司只是註冊在這裡,因為沒有空間, 我們已滿了。」溫志倫說,這裡的入住率接近 99%,進駐企業已經超過1000家。

在馬斯達爾,從西門子這樣的跨國企業,到只有兩人的新創公司,超過一千家企業註冊於此。圖中建築為西門子辦公大樓。圖片來源:許震堂 攝

在馬斯達爾,從西門子這樣的跨國企業,到只有兩人的新創公司,超過一千家企業註冊於此。圖中建築為西門子辦公大樓。攝影:許震唐 

報章裡「綠色鬼城」的真相

翻開2016年的媒體報導,「綠色鬼城」(green ghost town)、「從智慧城市到無人鬼城」斗大的標題在在形容這裡的失落與失敗,只是石油富國展示永續作為的樣板故事。對比2023年,幾處正在趕工的工地,這裡究竟是空城,還是未來之都?我們帶著疑惑找上溫志倫。

「我是2008年5月11日到達的,那一週他們開始施工。 我記得很清楚。」2008年溫志倫加入馬斯達爾城計畫時是一名建築師,從第一棟建築開始,15年來見證馬斯達爾的轉變,猶如看著孩子成長邁入青春期,令他感觸良多。在擔任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副總監之前,溫志倫有長達14年時間帶領建築和設計團隊,無疑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

溫志倫說,人們談論淨零、談論綠色建築,企圖套用某些理論來建設城市,但理論是一回事,最大的未知數是人們如何使用這些建築物。他丟給我們一個問題,「一間辦公室要有幾個可開啟的對外窗?」大家都想要對外窗,但窗戶會破壞節能設計,而且實際上根本沒人會去打開它。觀察人們的使用方式後,建築團隊決定減少對外窗的數量。

「我們沒有什麼神奇的魔法,只需要觀察,看週遭發生了什麼事。  」溫志倫說,效果好的事情,我們會再做一次。效果不太好的事情,就停止吧,我們有這樣一個學習過程,這就是馬斯達爾城的價值。

馬斯達爾城永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副總監溫志倫說,馬斯達爾城的目標是成為永續城市的樣本,帶領世界各地的人共同思考永續城市的可能性。圖片來源:許震唐 攝

馬斯達爾城永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副總監溫志倫。攝影:許震唐 

不只是環境,三大支柱撐起永續

馬斯達爾城每天約有1~1.5萬人次進出,居民約有6000人。採訪當天是平日,街道上的行人並不多,時不時看到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匆匆走過。走進大樓一探究竟,多數人都待在建築內辦公,辦公室的繁忙與街道的冷清形成強烈對比。

溫志倫指出,馬斯達爾城的目標是建立一座永續城市的樣本,提供人們更多想像。他認為,馬斯達爾城的永續理念分成三大支柱(pillars),包含環境、財務與社會的永續性。環境永續包含能源、用水效率、廢棄物、低碳設計等,這是支柱之一。

而發展永續城市,需要足夠的金錢支持。溫志倫指出,「馬斯達爾城財務是自給自足的」,任何實體都要維持自己的生存,「你要替員工支薪,好讓他們能繳信用卡費」。經濟上的永續性,更是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務實考量。

第三則是社會永續。馬斯達爾城內建有住宅大樓,甚至有公園、商場、運動中心,提供給在此生活與工作的人們。馬斯達爾城臨近阿布達比機場,不少阿提哈德航空的員工就居住於此,自成一個社區。溫志倫表示,三個支柱如同一張三腳凳,「如果其中一根壞了,你就會從椅子上掉下來。」

一切仍在持續建設中,溫志倫認為,瑪斯達爾城的成功取決於盡可能多的人遵循我們選擇的道路。圖片來源:許震堂 攝

一切仍在持續建設中,溫志倫認為,馬斯達爾城的成功取決於盡可能多的人遵循我們選擇的道路。攝影:許震唐 

賽場上唯一的競爭者是氣候

鄰國的沙烏地阿拉伯,傳出要砸重金興建「新未來城」(Neom),打造包含太空太陽能在內的城市建設計畫、穆罕默德王儲形容為「全球追夢者之地」。溫志倫說,人們常常問我, 你是否擔心某個地方正在建造另一個東西,而它可能會超越你? 我說不。 

他說,我們的成功取決於盡可能多的人遵循我們選擇的道路。「還有第二點,沒有比賽。因為目前正在進行的唯一競賽是與氣候的競賽。」

看專題:沙漠之城 石油之外: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看文章:【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 編註:本次專題報導內容由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贊助行程旅費,但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

許震唐

影像工作者與社區再生能源推動者。主要創作的攝影作品皆與溪流、海洋、環境有關,透過環境影像書寫表達當代世人與生活環境的關係,探討經濟發展下關於環境及其本身對於人的影響,以及從地域生態地景中找出最適切生存環境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