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竣 | 環境資訊中心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

文章列表

2025-06-12 10:21
台灣推動能源轉型,發展氫能被視為重要減碳政策。經濟部能源署9日辦理能源部門首場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針對「去碳燃氫」、「氫能」、「科技儲能」三大項目,向各界說明計畫內容。與會者呼籲,氫能不只應用於發電,可投入難減碳領域。民團則對低碳...
2025-06-12 10:35
[6/12更新:環境部回應] 碳費起跑至今,企業減碳有更積極嗎?台大風險中心昨(11)日發布《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發現自從去年碳費制度定調以來,沒有帶動企業訂定減碳目標或是實施內部碳定價等減碳策略,也因為碳費或用電大戶條...
2025-06-03 18:47
立法院會今(3)日下午表決通過國民黨、民眾黨提出的「2028中火無煤」決議,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在2028年達成燃煤機組歸零。民進黨立委批評提案沒有說明評估依據與配套措施,是「不負責任」。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更直言,必須要有發電量替代中火的14%...
2025-05-30 17:11
台塑石化今(29)日召開股東會,氣候團體在場外高舉「氣候績效死當」標語,指出台塑化碳排佔全台排放量近一成,為全台私人企業碳排榜首,卻未積極提出低碳轉型規劃;也向股東喊話,碳費開徵與氣候轉型風險,將影響台塑化獲利及股東權益,呼籲共同監督公司。...
2025-05-27 18:14
環境部發布最新統計,2023年全國排碳量約278百萬公噸。環團進一步計算工業部門資料,統計前十大排碳企業,分別為台塑石化、中鋼、台積電、中龍鋼鐵、台塑工業、台化、中油、南亞、台泥、亞泥,排放量占全國總量近四成,且多為用煤大戶,如台塑集團全年...
2025-05-26 18:38
立法委員伍麗華等人今(26)日成立「立法院氣候韌性與能源永續發展促進會」,目標是成為與民間的溝通平台,協助政府制訂地熱、自然碳匯等再生能源,以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自然資源使用等相關氣候政策與法規,是立法院目前唯一以氣候與能源為主題的次級團體。...
2025-05-22 19:19
核電歸零後,社會關注火力發電占比提高是否會影響空污與碳排放。環境部長彭啟明今(22)日在行政院會上說明,空污的來源很多,例如PM2.5的移動污染源已經高於電廠等固定污染源,需要社會各領域一起努力才可以降低,「用肺發電」這個詞應該少說。 ...
2025-05-21 18:06
核三廠在5月17日停機除役,台灣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但立法院在野黨上週通過《核管法》,讓已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昨(20)日又進一步於人數優勢下,通過民眾黨團提案的「核三繼續運轉」公投,預計將在8月底投票。民間團體表示,核廢料無處可放、...
2025-05-19 18:37
核三廠17日停機除役,台灣進入非核家園,經濟部規劃今(2025)年度將新增多部新的燃氣發電機組與風、光電等再生能源,被擁核團體批評可能導致碳排增加。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今(19)日召集各式再生能源代表,共同向政府喊話,呼籲接下來大力推動綠能...
2025-05-16 19:14
明(17)日核三廠2號機停機除役,台灣達「非核家園」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個曾使用核電又廢除的國家。反核團體說,像是一輛列車即將駛出隧道,眾人期待著眼前的光明到來,但他們擔憂,國會的修法、公投提案變數,讓列車可能再進入下一個隧道。 ...

頁面